周佳
摘要:全球一體化發展趨勢已成必然,在激烈的全球經濟競爭環境下,我國許多企業及產品并不具備競爭優勢,無論是質量上以及技術水平上都與發達國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而這背后根本原因往往與企業管理有著直接關聯,經濟全球化為我國企業發展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和壓力,產品質量以及國際競爭力將成為我國企業必須要面對的重要課題,企業必須通過有效的管理才能夠更好地提高產品質量,進而提高國際競爭實力,實現更好的發展。本文結合市場經濟特色,對企業標準化管理進行討論分析,意在能夠為我國現代化企業帶來一些經驗參考,共同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企業;標準化管理;工作;研究與啟示
引言
伴隨著我國社會的持續發展,對國有企業的管理也需要不斷進行完善與創新,管理創新已經成為國有企業的主要問題,針對國有企業管理中所面臨的嚴峻問題,管理創新是其主要任務。因此,要把國有企業的管理創新作為機制改革的主要內容來進行。國企改革對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近年來,與國際上先進企業相比,我國國有企業的競爭環境日趨復雜。
1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模式的建立的意義
在企業的生產和發展過程中,建立起有效的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模式,可以極大地推動企業的穩定高效發展,其具體的建立意義和發揮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通過建立起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模式,企業能夠更好的開展安全操作規程的控制,減少產品生產過程中違規操作出現的可能性。通過運用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模式,可以對各種違規生產行為進行規范,使得各種行為都能夠按照既定的流程和工序來展開,極大的降低了生產操作過程中意外情況的產生,對于企業的安全生產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此外,通過制定系統的安全標準,企業能夠對自身的生產狀況進行評估,及時發現企業生產運營過程中的風險,并且根據各項風險制定出有效的解決措施,通過風險的及時發現和解決措施的有效制定,能夠幫助企業快速建立危險防范體系,不斷地優化自身的生產和發展環境,同時還能夠培養起良好的企業文化觀,培養員工們的安全生產意識,保證他們在今后的操作過程中更好地執行安全操作規程,減少事故和意外情況發生的可能性。除此之外,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模式的制定,還能夠推動企業各項安全管理理念的快速準確落實,通過良好的標準化體系支撐,企業各部門的職工管理、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以及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等都能夠更加快速有效地開展,依托于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模式,實現各項體系的高效落實,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監督和檢驗的標準。除此之外,在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模式的支撐之下,企業的科技創新行為和生產制造行為能夠更好的貼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促進企業生產標準化、科學化的發展,為企業今后長久穩定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企業標準化管理工作的研究與啟示
2.1全面進行對標管理
對標管理這一管理方法最早是在國外施樂公司實施的,在該公司實施之后,各界都將對標管理方法作為現代化企業管理活動不可缺少的工具,對于企業不斷改進以及提高自身競爭優勢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對標管理最主要的內容之一,就是企業在進行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需要以行業內部以及行業外部的一流企業作為標桿來進行工作的改革,以各個方面為基礎和標桿企業進行對比及分析,然后對標桿企業的先進經驗進行吸收以及借鑒,從而實現自身的改善與改革。對于我國現如今大多數的企業管理工作來講,并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對標,很多時候只是進行表面上的對標,并未進行深層次的研究,可以在進行管理方式改革與效果提升的過程中,將行業先進企業和行業外先進企業作為標桿,對自身管理工作所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
2.2建立標準體系
現代化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作為一項復雜而煩瑣的系統,各個工作環節之間都會有著密切的聯系,相互促進也會相互制約,所以為了更好地發揮出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個環節的功能作用,企業在開展管理標準化建設過程中必須堅持宏觀角度對每一個工作環節和標準進行有效的建立,要完善工作分工和合作內容,使一切工作環節都能夠按照企業管理標準化的要求來進行開展。與此同時,企業也需要加大科學技術的研發力度,將全新的生產技術和生產設備運用到企業實際生產經營之中,既要保障產品科技含量,也要使企業獲得先進的市場競爭實力,企業需要在原有管理標準基礎上結合市場環境變化以及企業發展戰略規劃對各個崗位、各個工作環節進行標準化的不斷完善,建立起針對不同生產領域的管理標準化體系,進而促進企業管理可持續發展。
2.3企業要積極優化組織結構
在新形勢背景下,企業針對管理工作進行創新的過程中,要不斷完善內部組織結構,積極引進各種新穎先進的管理模式。首先,運用柔性管理模式。如果企業想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競爭力,那么就要按照市場形勢的變化情況,科學挑選管理模式,管理工作者要按照企業的所處環境以及實際發展情況不斷進行改變,按照企業的具體情況開展柔性管理,保證管理工作者可以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使管理工作向著多樣化發展。其次,企業要積極簡化自身的組織結構。在開展管理工作中,管理部門要不斷細化組織結構,降低日常經營的風險,但是會對工作效率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影響企業的快速穩定發展。如果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那么企業要透徹分析發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細化內部組織結構,給予組織結構相應的權利,確保各個部門之間相互制約,為企業經營提供保障。最后,豐富信息反饋渠道。企業在開展管理工作時,管理部門要全面了解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將經營情況當作標準制定管理方法,不斷降低企業經營中遇到各種風險的可能性。所以,企業要構建多樣化的信息反饋渠道,借助信息技術加強工作者與管理者之間的溝通,在不知不覺中對管理工作者進行監督。
2.4建立科學的安全生產標準
安全生產標準是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模式建立的基礎,企業想要建立起更符合自身發展的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模式,就必須要制定出詳細科學的安全標準。在安全標準的制定過程中,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發展形勢和生產特點結合實際的企業運營制度,更好地判斷各部門和各環節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以此為基礎制定出更符合企業自身的安全生產標準,進而推動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模式的建立。此外,企業在管理模式制定和優化過程中,還需要與國家的相關規定相結合,依據國家的法律法規制定出既符合國家安全規定,又能滿足自身安全發展的管理模式,更好地推動企業與社會環境的融合發展。
2.5企業要完善和創新管理模式
如果想要推動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那么就需要意識到管理模式的重要性,管理部門需要建立完善良好的管理模式,確保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在新形勢下,企業發展中缺少完善的管理模式,會發生企業發展無法滿足市場經濟需求的情況,進而直接為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帶來不利影響。所以,如果想要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推動其自身未來的發展,管理部門要積極構建完善合理的管理模式,同時注意以下四項內容:第一點需要摒棄以往管理模式,落實先進新穎的管理模式,為企業創造大量的經濟效益;第二點需要收集和企業經濟管理有關系的資料,把管理模式創新工作當作促進企業發展的關鍵內容之一,提高企業管理工作的質量;第三點,構建數據信息管理部門,該部門負責收集和整理相應的管理信息等資料;第四點,全面發揮出信息技術的價值,完善管理模式,全面透徹分析企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實際問題采取相應的解決方案。
2.6改革考核工作體系
在現代化的企業管理體系建設過程中,最主要的一個區別就是相較于傳統企業來講,現代化的企業績效考核工作,主要目的是對員工在企業內部工作所體現的貢獻進行衡量,而這種工作模式以及工作理念受到了現如今現代化企業的廣泛支持與認可,在各種經濟性質的企業管理工作當中進行大范圍應用,獲得了企業員工以及管理層的一致認可。對于我國部分企業來講,因為自身企業的規模比較大,而且員工也非常多,所以,績效考核體系的完善是非常重要的,不僅能夠通過績效考核體系對員工的日常工作行為進行規范并予以評價,同時還能夠通過完善的績效考核體系,激發員工日常工作的工作熱情以及工作積極性,這對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也是企業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動力。
結語
總而言之,為促進企業實現更穩定的健康發展,企業必須準確把握管理標準化建設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要實現企業管理標準的健全性和先進性,需要對企業職工生產行為、生產流程進行全方位清楚、明確的標準化管理,才能夠真正發揮出企業的潛力,促進企業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陳永志.企業標準化管理現狀及應對策略[J].中國標準化,2017(08):76.
[2]李致鴻,侯瀟怡.金融業標準化箭在弦上五部委聯手瞄準國際標準制定[N].21世紀經濟報道,2017-06-09(09).
[3]張斐斐.新形勢下企業實施經濟管理創新的策略思考[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345(4):59-60.
[4]李飛虎.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策略研究[J].現代商業,2019,551(34):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