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澍
[摘要]美是生命的表現,與生命、生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審美意識對現代人們的生活有多重含義。本文從美學原理角度,闡述了美學對現代生活的啟示和對生命價值的追求;探索美在現實中的超越與回歸,明確審美在現實世界中的地位與意義。審美活動突出了隱藏在審美作品中的完整而清晰的人類個人氣質和審美哲學。
[關鍵詞]美學感悟 美學之于現代生活啟示? 電影《我們倆》的美學意義鑒賞
關于審美,不同的人總有著不一樣的標準,不同的觀點。正如沈從文先生曾言 “凡是美的都沒有家,流星,落花,螢火,最會鳴叫的藍頭紅嘴綠翅膀的王母鳥,也都是沒有家的。誰見過人畜養鳳凰呢?誰能束縛月光呢?一顆流星自有它來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處。”如果說美麗總是易逝的,那么審美就是捕捉美的記錄儀,將瞬時芳華的絢爛轉換為永恒的記憶,在當今這個物欲縱流的年代,可以說是是救贖我們心靈的良方。
其實美學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種特殊形式。指人與自然、社會之間的一種特殊的情感關系。美學是客觀存在的對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情感世界和智力世界的感知,包括對世界的理解、認識和判斷。所謂審美,它必須有“審”和“美”。在這個短語中,“審”作為一個動詞,表示必須有一個審美主體,有主體介入其中;同時,還必須有主體可以考察的“美”,即審美客體的存在。因此,審美現象是以人與世界的情感關系為基礎的,是審美關系中表征關系的表現。美是生命的表現,與生命、生命有著天然的聯系。審美意識對我們的現代生活具有多重啟示意義。
在審美過程中,我們心中的愉悅心情和審美狀態是升華我們的情感和豐富我們生活體驗的過程。在體驗審美活動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可以獲得視覺上的滿足,還可以獲得精神上的豐富,甚至獲得某種情感上的聯系,從而獲得足夠的力量來改變我們的生活。因此,審美在現代生活中具有重要意義。
王淼的《當溫暖相逢孤獨》中提到,面對現實世界里的繁雜瑣碎以及生活意義的缺失,越來越多的人類逐漸開始認識到美學對于生活的意義,正如《哲學隨筆》中指出的“詩是逃脫了時間追捕的一片陌生的居留地”。學者熊培云亦稱自己正在逃向文學,回歸詩歌,在那里搭建美學意義的世界。當生活在城市叢林中的人們被具有目的性和技術性的城市文明所包裹時,人們開始希望一些媒介能夠照亮自己深處的生命萌芽。審美作品就是這樣一種媒介。審美藝術的最初創造,使審美作品更接近真實。審美活動與生活建立了整體聯系,給現代生活帶來啟示。
例如,那部讓無數人感動落淚的《我們倆》,從這部影片中,我們能看出那種淳樸的審美,以及審美帶給人們的人生意義。
電影《我們倆》,沒有什么大起大落,甚至整個舞臺的故事都很輕松,用一種不失溫暖的語調,講述了一個由瑣碎生活組成的普通故事,導演通過藝術手法,講述了一個獨自生活在一個將近九十歲的女人與一個二十歲的女孩之間,從爭吵到互相依賴的過程,兩個陌生人在溫暖的房間里互相溫暖,互相救贖的情感故事。
電影中廣泛運用蒙太奇手法,通過段落、場景和鏡頭的分割和組合來呈現每個故事。每一個情節都是通過幾個鏡頭來表現事物的來龍去脈以及它們的發展變化。整部電影的情感連貫是通過幾個小時間段的組合來實現的,表現了情感的發展和關系的變化。老人和年輕人的感情在微妙的變化中一次又一次地進步,并在一次支付電話費的誤解中從根本上改變。影片巧妙地刻畫了主人公的心理變化過程和內心世界活動,很好地展現了人物性格和關系,最大限度地表達了影片內涵的情感成分。
影片運用簡單卻通俗的技巧進行拍攝,通過友情由陌生變為親近的兩個敘事,以簡單而平凡的情節引起了觀眾的共鳴,引發了人們對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思考,引起了人們對社會老齡化的關注,也引起了我們對留守老人生活和心理的關注和關懷。
影片情節雖然簡單,故事雖然平凡,但聯結起來結構十分的完整,故事通過蒙太奇的手法在時間與空間上取得了極大的自由,短短的88分鐘,收放自如地表現了一年的四季,從一老一少二人冬的相識,到講述二人春的故事、鋪墊了她們夏的溫情、轉折至令人哽咽的秋的分別。其中的情感既簡單也復雜,那種盡在不言中的感情以及不知該如何訴說的心中滋味,十分的耐人尋味。像這些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平凡故事,或是我們的親身經歷,或是由我們親眼所見,它們或許不起眼、不經意,也許不會在我們的記憶中刻下多么深刻的印象,或許不會令我們久久難以釋懷,但是通過影片的藝術呈現,當溫暖相逢孤獨時,卻真真切切觸動了我們靈魂深處最為柔軟的地方。通過對蒙太奇手法的生動運用,用散碎的片段將一年時間的兩人情感變化表達得連貫、順暢、自然,實現了電影對故事極其生動的敘述描寫,具有極大程度的豐富的感染力。
影視作品更多展現出的是它的人文關懷、對人性的關注、對情感的表達。于現實生活中,現代年輕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壓力越來越大,社會個中情感逐漸缺失,那么對于影視作品的審美活動就引導著我們去思考人們應該如何更好地處理和對待社會成員彼此之間的關系。
現實生活中,人類總被各式各樣的審美活動所環繞,審美對象蘊含的意義總是潛移默化的擊中人類的靈魂深處,或許以荒誕或丑惡的刺激,或對崇高與空靈的稱頌,喚起人們對真,善,美的向往。審美為人類創造了一個純粹,美好的精神港灣,將復雜的人性帶領進一個善與美的理想國度。
參考文獻
王淼《當溫暖相逢孤獨》收錄于《采寫編》2016年05期
百度文庫關于審美的定義
萌萌著、張志揚編:《萌萌文集》,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7年第65頁
熊培云著《留住了的似青山還在》收錄于《讀書》2015年02期
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南京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