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孝聽


插畫師的世界是這樣的
文字可以把我們帶入一個美麗的世界,畫面也可以;文字會有段落,畫面也講究節奏感,考慮疏密結合;文字會有起承轉合,畫面也會去通過構圖、透視、色彩來完成畫面的層層遞進。美,向來是可以想象的,希望通過問答、采訪、自述三種方式,我們可以一起探索插畫師的世界。
插畫創作,需要多加留意生活
人物:魷魚
身份:蘇州畫你愛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插畫師
Q:怎么會成為一名插畫師的?講講你學習插畫的經歷。
A:從小喜歡亂畫,所以高中之后系統地學習了美術知識與技能,大學也就順理成章選擇了喜歡的動畫制作系,只不過在學校期間也慢慢在學習插畫相關的技能,之后感覺比起動畫制作,可能插畫更加適合我,所以畢業后就開始了此類創作。
Q:你的插畫風格是什么?
A:最開始喜歡畫日系的賽璐璐,后來喜歡研究厚涂類的畫風,現在的話算是把二者做了一個結合,可能更偏向于大家所說的韓系厚涂吧。
Q:平均每天會花多少時間在畫畫上?
A:白天工作的時候無法確認,一般要看工作內容和具體項目情況,不過一般晚上不管多晚到家,都還是習慣性在家里電腦前坐上一兩個小時來畫點東西。
Q:是否可以用一種具象的感受來形容插畫帶給你的樂趣?
A:繪畫的過程應該比較像細品一杯好喝的飲料,享受其中,完成的時候也會有一飲而盡的爽快感。
Q:過去是否想過把畫畫當作謀生手藝?
A:有的,從最開始學的時候就有想過,只不過最早的時候是夢想畫故事漫畫,雖然有偏差但是還是做到了以繪畫為生。
Q:文字可以通過巧妙的組合傳達各種意思,你覺得插畫如何能做到“看圖說話”?
A:這就要考慮很多方面了,就像文字會有段落,畫面也講究節奏感,考慮疏密結合;文字會有起承轉合,畫面也會去通過構圖、透視、色彩來完成畫面的層層遞進。
Q:你喜歡什么時間創作?創作靈感往往來源于哪里?
A:半夜,雖然都知道熬夜傷身,但是我半夜的集中力往往比白天要強,所以經常半夜開始。靈感來源就很多了,有可能是一部電影、動畫,網上看到的繪畫、攝影作品,甚至身邊一個不起眼的瞬間、角落,都有可能激起一陣創作欲,畢竟做創作就要學會比大眾更留意觀察生活。
Q:越來越多的品牌選擇和插畫師合作,可能一件很簡單的物品,比如面包、咖啡、餐具器皿等被賦予插畫形象后,吸引力一下提升了,怎么通過插畫去賦予這些東西生命和活力呢?
A:大家身邊都會有這些日常用品,但是用的時候也只是把他們當日常用品來用,因為普通的設計也只是為了達到這種程度。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懂美術技術,但人都是會去追求美感的,所以通過不同的藝術創作來改善產品外觀,可以讓人們感受到這不僅僅是一件“日常用品”。
Q:去年,畫你和一些政府合作,設計制作了城市虛擬人物IP,以及一些建筑,包括園林IP,是否可以分享一下創作過程?你覺得諸如此類的創作有什么意義?
A:首先確定客戶需求、產品用途等大方向的內容,然后我們會根據已有的信息來收集資料,通過內容與資料來進行創意討論,之后根據得出的結論來進行數次嘗試以及調整來完成創作;意義的話其實有很多,就比如一個形象可以賦予很多能夠代表一片區域甚至一座城市的特征,ta可以代表這片區域或者城市來進行對外的宣傳輸出,更加直觀快速地令人感受到這個地方的特色。
Q:當自己的創作與客戶觀點發生沖突時,通常你會怎么做?
A:通常還是要先弄明白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是客戶需求沒有梳理清楚,還是產品受眾沒有做好調查,亦或者設計過程中方向走偏。反復審查這些過程之后才能做出對應的措施。
Q:近年來,時尚與插畫師的合作有無數種可能,比如某些國際奢侈品牌和一些動漫聯名,你怎么看待插畫師的前景?
A:人們的生活逐漸富裕,對于美的、個性的追求也會逐漸增加,所以這種聯名的增加是很正常的趨勢,而且這個趨勢還會繼續增加。而插畫師也需要不斷提升自我,精進原有技能的同時還需要拓展技能面,因為當現有的藝術表達形式慢慢成熟之后,市場還是會追求更加多元化的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