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蘭英 葉元莉
摘要:現代建筑大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混凝土裂縫問題會對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安全性產生威脅。為了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裂縫問題,相關工作人員要明確混凝土裂縫的成因,加強施工過程的管控,提高混凝土原材料質量,優化施工技術,做好養護工作,全面提升混凝土結構質量,保證建筑使用壽命,為居民創造安全、舒適的居住和工作場所。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縫;成因;對策
1建筑工程中裂縫的原因
1.1混凝土與水的配比出現偏差
混凝土是一種重要的主體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基石,建筑工程中裂縫的產生與混凝土密切相關。一般情況下,建筑工人會利用水和固體的混凝土混合形成一種液態混凝土,在配置液態混凝土時,如果不注意水與固態的混凝土的配比,將會導致混凝土相關材料混合不均勻,最終使混凝土在凝固過程中出現裂縫。
1.2構件的超重負荷
除了作為主體材料的混凝土,建筑工程中還會使用鋼筋以及樓板等其他材料。每一所建筑的建造方向都是從下往上的,有些鋼筋或者樓板在建造過程中出現了質量問題,在建造時由于無法承受巨大的壓力,會出現變形的現象,進而會導致裂縫的產生。
1.3外界環境的影響
施工過程中,原材料液態混凝土的形成需要進行化學反應,并且容易受外界環境濕度以及溫度的影響。同時,在施工的澆筑過程中,外界環境溫度也會影響澆筑溫度,外界溫度越高,澆筑的溫度也就越高,外界溫度越低,澆筑的溫度也就越低,但是澆筑的溫度始終高于外界環境溫度,這就導致混凝土的內外溫差較大,會形成裂縫。
1.4建筑中的混凝土體積收縮現象
建筑過程中墻板內外部溫度差會導致混凝土體積收縮,進而產生裂縫。液態混凝土的形成會產生復雜的化學反應,釋放出大量的熱量,此時它的內部溫度比較高,與外界的溫度相差較大,由于外部溫度與內部溫度不一致,造成外部混凝土體積因溫度低而收縮,內部混凝土體積因溫度高而膨脹,混凝土整體體積的收縮和膨脹最終會造成混凝土出現裂縫。對于一些間距較小的鋼筋或者樓板,因為在收縮之后無法自由伸展,所以會受到一定的擠壓,從而導致裂縫的產生。
2.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治理對策
2.1完善施工設計
在建筑工程施工工作開展之前,施工設計人員就要側重混凝土裂縫的產生,作出預防措施制定。從而最大程度上預防混凝土結構和表面不會出現裂縫問題。混凝土在進行澆筑工作開展之前,設計工作人員就要全面考慮到混凝土澆筑全過程的預防措施。尤其是一些小型施工工程,該種工程不具備混凝土攪拌能力,通常需要外部購買。這就需要混凝土在運輸的過程中,混凝土車不斷對罐內混凝土充分攪。以免混凝土在運輸的過程中凝結。另外,混凝土運輸路線,要保持暢通,縮短運輸時間。混凝土在進行預埋結構件澆筑之前要對預埋件進行正確組裝和正確預埋位置確定,并將所有工序全部完成,避免混凝土結構件,澆鑄完成之后,再進行組裝的問題,從而保障混凝土澆灌工作順利開展。
2.2保證混凝土原料的可靠
為了保障混凝土質量結實耐用可靠,需要選擇相應質量上乘的原材料進行混凝土攪拌。選擇優質可靠的水泥,良好的水泥質量不但保障了混凝土的自身質量,是整個建筑的穩定性的基礎。在進行混凝土攪拌的過程中,要選擇相應熱量較低的水泥進行混凝土配比,這類溫度偏低的水泥,在遇水攪拌的過程中會減少自身熱量的釋放,降低和水反應的速度從而有效避免混凝土攪拌過程中出現內外溫差大的情況,溫差平衡的混凝土便不會因為熱脹冷縮的效果出現裂縫或縫隙問題。做好對混凝土當中骨料的材料選擇,并針對骨料的配比進行周密計算。骨料放置過多或過少都對混凝土整體結構造成重大影響。在選擇粗骨料的過程中,盡量選擇等級高顆粒直徑較大的石頭,優質的骨料可有效避免混凝土出現收縮問題[3]。
2.3混凝土澆筑和振搗施工
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的過程中,施工人員通常會采用由模具底部沿著長邊同一端向反一端進行澆筑作業。一般情況下施工人員會選擇分層澆筑的模式對其進行澆筑作業,并保證每層厚度精準控制在半米。在這過程中,由于混凝土泵所在位置較低并朝向相反方向進行平行澆筑作業。當下層混凝土出現凝固狀態時便可對上層進行混凝土澆筑作業,這種澆筑方式有利于減少出現裂縫問題,從而保障混凝土澆筑質量較好。另外,在進行混凝土振搗施工的過程中,應采用自上而下的振搗作業方式。盡最大可能保障插入和拔出的速度一致,再根據插拔速度和位置來明確插拔區間。通常情況下,采用并列插入方式和交錯插入方式,施工人員可根據具體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插入方式。這類方式有助于降低混凝土當中出現氣泡保障混凝土質量。施工人員在施工設計階段就要分析出混凝土澆筑和振搗施工的需求量。根據需求量的大小對使用泵設備進行合理配置,從而保障混凝土施工質量全面提升。為了保障混凝土在出料的過程中振搗施工起到相應作用,提升振搗密實度,便可在每個混凝土出料口位置相應設計4個振搗棒。
2.4控制溫度
在建筑工程中溫度控制不好,會改變混凝土內外溫度差,造成混凝土收縮變形,配制水泥時發生的化學反應也會造成變形,由此可見控溫的重要性。可采取的措施如下:在配制混凝土時,控制外界環境以及結構內外的溫度,從而避免裂縫的產生。也可以添加一些緩凝物質,減緩凝結的速度,使熱量可以有效地釋放,提高建筑工程的穩定性,減少裂縫的生成。對于無法控制的溫度問題,雖然無可避免,但是仍然可以通過相應的措施,如冷卻水、減緩劑的使用等,以減小熱量造成的壓力。無論是施工者還是建筑者,都要不斷提高技術水平,提高個人工作能力。最后對于建筑工程的保養,相關人員也要時刻審查,及時發現漏洞,避免事故的發生。
2.5提高建筑工人的技術水平
建筑工程施工作業離不開高水平,高素質的施工人員。所以,要不斷對施工工人進行專業技術水平培訓,增強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能和自身素質。制定完整的施工過程指揮體系,讓施工人員根據指導進行作業,從而最大程度上降低施工過程中出現問題。另外,定期對施工技術人員進行考核,保障施工人員的能力和技術達到相應標準。明確施工人員的施工責任,要求工人在施工過程中細心積極的開展工作。最后,對施工材料要進行嚴格管控,做好倉儲防護等工作,從而保障施工工作的順利進行。
2.6優化養護工作
為了保障混凝土澆筑工作的質量,就要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及時進行混凝土養護工作,從而最大程度上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現裂縫。尤其是在混凝土初步澆筑完成并沒有完全凝固的階段,要對混凝土周圍的氣溫進行有效控制,保障混凝土內外部溫度一致,避免因熱脹冷縮應力的作用出現混凝土裂縫情況的產生[5]。
3.結束語
我們想要有效保證現場混凝土工程的觀感和質量,勢必要對現場的施工工藝更高的技術要求。只有嚴格按照國家相關的混凝土施工技術管理規范和程序對混凝土工程進行施工和養護,才能有效降低混凝土裂縫的產生,避免對結構造成不利影響。
參考文獻:
[1]程媛.試析混凝土結構工程裂縫的控制與治理[J].散裝水泥,2020(4):27~28+30.
[2]張杰.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縫的施工處理技術分析[J].建材與裝飾,2020(8):16~17.
[3]龐玲玲.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分析[J]四川水泥,2019(10):13.
[4]肖振東.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裂縫的控制分析[J].中華建設,2019(9):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