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甜甜 王麗熒
摘要:我國市政道路橋梁工程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而不斷提高,國民出行的概率不斷加大,同時對道路橋梁等交通基礎設施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但是當前我國很多公路橋梁工程建設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甚至出現橋頭跳車,對行車的質量安全產生嚴重影響。此外,如果路面平整度不達標那么會增加行車的不確定性,進而導致交通事故發生的概率增加。同時,橋頭跳車還會對橋梁自身結構產生一定的損害,進而進一步加劇橋頭處連接縫隙和路面的損傷程度。為了降低發生路基路面沉降等不良問題,將道路橋梁結構的耐久性提高,需要加強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的高效應用,提升工程整體質量。
關鍵詞:道橋工程;沉降路面;施工技術
1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中的問題
1.1路基路面凹凸
在施工企業建設市政道路橋梁之前都會事先對路基路面開展平整度檢測工作,并且還會對沉降段的路基路面進行夯實處理。但是,因為沉降段路基路面的土質都比較疏松,因此,路基的密實度可能達不到預期的需求。這使得其在經過車輛長時間的碾壓之后,就極易出現路面凹凸不平的問題,嚴重的甚至還會造成車輛的磨損。此外,建設材料在沉降段路面的建設過程中也是具有不可或缺作用的關鍵組成部分之一,因此,建設企業一定要對建設材料抱有高度的重視和關注,假如施工企業采購的建設材料不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就非常有可能會導致路面出現過度膨脹和收縮的問題,嚴重的甚至還會導致路面出現大面積的凹凸問題。
1.2連接縫隙
在道路橋梁的建設過程中,建設企業為了高效管控橋面的伸縮程度,通常會在橋頭利用橋梁伸縮縫的連接手段。但是,如果后期路基路面出現了沉降問題,就非常容易導致橋梁兩端和橋頭路基之間產生連接縫隙。而再由于車輛長時間的行駛,道路橋梁的壓力就會急劇提升,并且連接縫隙問題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橋梁的正常通行。例如:2003年,長江二橋的兩端橋面就出現了縫隙,而有關部門為了開展修復和完善工作,只能關閉通行,這使得長江大橋出現了非常嚴重的交通擁堵問題。綜合而言,假如建設企業不能及時對連接縫隙問題開展修復和完善工作,不僅僅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道路橋梁的承載限度,而且還會降低橋梁的使用時間。當前我國幾乎50%的沉降路段都會在橋梁連接處產生跳車問題,其最為普遍的修補手段就是向出現跳車問題的附近路段填充材料。
1.3路基塌陷
沉降段的路基路面極易產生塌陷問題。因為沉降路段的土質都非常疏松,所以,這就極易導致路面結構受力不均勻而出現剪切力過大的問題,這樣一來,不僅僅會使得道路橋梁的承載限度急劇降低,而且還可能會造成道路橋梁出現斷裂垮塌的情況。此外,在建設企業對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沉降路段開展建設工作時,其建設難度可以說是非常大的。比如:某一沉降路段因為長時間的降雨,就會出現大面積積水的問題,再加上土質較為松軟,其在長時間浸泡之后施工難度就會更大。
2解決路基路面沉降問題的幾種關鍵施工技術
2.1保證搭板設置的匹配性與準確性
能否確保搭板匹配度與實際施工要求相符是解決橋頭跳車問題的關鍵因素,因此保證搭板的設置正確性極為重要。在進行搭板設置時應確保所使用的搭板與路基路面頂面互相保持平行,這樣才能確保橋面層底標高與搭板頂面之間達成一致,且應確保道路路基路面的高度與搭板頂面始終保持水平狀態。另外為保證后續施工推進的順利性,需要對市政道橋工程結構進行二次加固,若有距離測量需要應選擇橡膠材質支座,其也是確保市政道橋使用壽命與預期施工方案相符的重要基礎。應用的支座所放置的位置應固定在搭板周邊的一定范圍內,此時牛腿與橋臺之間的形態為倒立,為市政道橋穩定性的進一步提升提供了基礎條件。路基頂面、牛腿與搭板之間的位置示意圖,如圖1所示。只有保證不同結構之間位置設置的準確性才能確保橋梁與路基之間的過渡完美性,繼而幫助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發生風險。另外在執行搭板施工任務時需要特別注意是否存在大雨浸泡現象,可以選擇優質防水材料填補橋頭與搭板之間的縫隙,以避免出現雨水倒灌現象,進而確保市政道橋工程建設效果與最終質量不受到雨水侵襲困擾,從而實現延長道橋工程使用壽命的目標。
2.2道橋沉降段結構形式的進一步完善
由于現階段國家對于道橋沉降路段的結構形式并沒有一個統一的度量標準,所沿用的衡量制度系統性與統一性仍然處于嚴重缺乏狀態。這就需要工程施工人員應在日常工作過程中以自身所累積的工作經驗分析項目的實際施工情況,聯系周邊的實際環境條件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解決道橋沉降問題的結構形式方案。方案制定的過程中應融入先進設計手段以幫助進一步提升市政道橋工程路基路面穩定性與使用的安全性,其也是從多個角度將市政道橋工程整體施工質量提升的前提條件,為延長道橋使用壽命奠定基礎。聯合過往施工經驗對路橋沉降段結構形式進行深入分析,避免出現土層側向移動與路基填土位移等現象,應對橋頭路堤結構或有橋頭沉降現象出現的結構形式進行持續性優化。
2.3保證軟土地基沉降監測實時性
一直以來市政道橋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軟土地基均是施工處理的難點內容,軟土地基本身具有較強的特殊性,整個施工過程較為復雜因此將增大沉降路段路基路面不均勻沉降現象的發生風險。為保證該類型工程的施工進程推進順利性,需要保證針對軟土地基的沉降監控的實時性。首先應在有監測需要的軟土地基位置正確埋設監測儀器,包括孔隙水壓探頭、分層沉降磁環、土壓力和以及溫度探頭等;其次是需要根據軟土地基的實際情況選擇對應的沉降監測方法,經常應用的幾種方法主要有規范法與拐點法。規范法的應用關鍵在于需要確定控制地面沉降速率與側向位移速率的標準,一般為路堤中心線地面沉降速率應控制在10mm/d以下,且坡面水平位移速率應控制在5mm/d以內。而拐點法又分為荷載與沉降速率曲線拐點分析法、荷載與側向位移速率曲線拐點分析法,是判斷監測位置附近土體是否出現塑性破壞與地基是否處于穩定狀態的關鍵指標。
2.4確保沉降段路基路面排水工作效果
路基穩定性以及其實際的承載能力與降水同樣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系,因此想要保證沉降路基路面的均勻性,就必須提高對路基路面排水工作的重視。從現階段的路橋工程的實際建設情況來看,為滿足其實際的使用需求所建設的排水基礎設施主要包括邊溝、截水溝、急流槽以及地表排水管等,為排水工作的順利推進提供了基礎條件,也是保證排水作業效果的重要基礎。而通過漿砌石片對溝渠結構進行二次加固的形式,能夠對路基路面起到一定程度的保護作用,從而避免出現積水對路基路面造成巨大影響的現象,從根本上降低了路基路面不均勻沉降現象的發生風險。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經濟的快速提升為市政道橋工程注入了新的發展活力,該類型工程的建設也為人們日常的生產與生活帶來了諸多的便利。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現階段我國市政道橋工程建設獲得了長久性的發展條件,但現階段依然存在著諸多影響道橋工程建設效果的問題,要求施工人員與技術人員提高對此類工程建設過程的重視,以保證所制定解決方案的落實有效性與及時性。
參考文獻:
[1]江練新.市政道橋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術探究[J].企業科技與發展,2020(3):84-85.
[2]王文.市政道路橋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術[J].四川水泥,2020(3):39.
[3]鄭志峰.市政道橋工程中沉降段路基面的施工技術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20(9):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