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興
摘要:在道路橋梁工程中,過渡段易出現沉降、裂縫等質量通病,引發“跳車”問題,降低使用安全性。基于此,文章從道路橋梁過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入手,結合工程實踐,總結過渡段路基路面施工要點,規范施工單位的各項施工操作,切實落實各道施工工序,提高路基路面施工質量,保障行車安全。
關鍵詞:道路;路基路面;施工技術
引言
如今,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的公路工程技術也達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為了進一步提高工程的質量和安全,必須要對路基路面的施工工藝進行深入的研究,保證路基質量。
1道路橋梁路基路面出現沉降現象會造成的危害
最近的幾年中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道路橋梁施工質量和施工要求面臨著更大的困難和挑戰,經過實際的調查研究發現,我國道路橋梁施工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對人們的出行安全有著直接的影響,尤其是其中的路面沉降問題,會降低駕駛員的駕駛舒適度,影響汽車的使用壽命,威脅著人們的出行安全。同時道路橋梁路面沉降也會造成汽車行駛中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對道路橋梁自身結構質量生產影響。
2沉降段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項目施工和道橋使用過程中都存在沉降段質量下降問題,需要通過積極的管理措施加以解決,有效平衡大橋項目的安全性和建設成本。基坑和路面的沉降現象會對道路橋梁的使用壽命、養護投入、行車安全等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要采用有效的工程技術和管理對策,在施工過程中處理好沉降段建設質量問題,對路基路面易發生沉降的區域進行高頻率養護和檢測,減少工程項目在后期交付驗收時出現返工的概率,改善交通,提高居民幸福度。
3道路路基路面工程存在的問題
3.1設計不合理
公路路面出現滲漏現象的主要原因與設計方案有關系,設計人員在對公路設計的時候,通常將防水這一因素忽略了。這也導致施工期間采用的材料,與防水毫無關系,不利于后期對路基的維護。導致出現滲漏現象時,只能通過其他方法進行處理,但是處理效果非常不好,無法解決問題,還會加重滲漏的程度,嚴重的時候會造成地基下沉。公路在日常使用的過程中,也會因為超載造成路面出現裂縫,阻礙交通運輸的開展。
3.2路面不平整
路面不平整是整個交通路基工程最常見的問題,影響的因素較多,按照特點可以分為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客觀因素是自然環境中的不可抗力影響。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大多在戶外,因此會出現很多無法預料的地質災害如洪水、泥石流、地震等,這些自然災害屬于不可抗力,會直接導致路基不平整、下降、裂隙等,施工單位有且僅有加強工程管理,采用科學嚴格的工程施工手段,最終才能保證該工程質量。主觀因素包括人為設計、施工管理、材料選擇和技術管理等幾個方面。施工設計時候,若設計人員選取的施工地段不恰當,如在軟土層施工,可能會直接導致路基路面不平衡,針對此,施工人員要嚴格遵行施工管理措施和方法,通過科學的措施做好選線工作;施工會直接影響工程的整體性和耐久性,施工人員若沒有選用科學的施工材料,做好混凝土配比處理、路基路面施工處理不當就會直接導致施工標準降低,誘發大量的施工隱患;施工現場管理會對工程建設造成側面影響,若人員的安排、調度、管理制度落實不完善,施工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不高,會直接增加工程施工難度。
3.3橋臺背路堤壓實度問題
橋臺背在道路橋梁的施工建設中主要采取的就是背填土的處理方式,該種技術在施工過程中操作難度比較大,對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比較高,但是能夠解決橋臺背路提壓實問題,如果橋臺背路堤壓實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解決,就會增加路面沉降的幾率,對道路橋梁的使用壽命有著很大的影響。
4公路工程建設中路基路面的施工技術要點
4.1前期施工測量
在路基施工中,測量是重要前提,是保證挖填順利進行的關鍵,因此要做好測量準備工作,具體要點如下:審核工程圖紙,對測量定位基準點進行交接和復核;對所有測量施工中使用的儀器設備,按照規范標準的要求進行檢定和校核,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對測量方案進行編制,并準備好與測量有關的數據;對設計圖紙的平面位置進行檢查核對,看高程有無矛盾沖突。
4.2路基挖方施工的注意事項
路基挖方施工是公路工程的重要基礎,在土方施工期間必須要嚴格遵循以下要求:①嚴格根據設計圖紙的要求進行土方的開挖,開挖深度應與設計圖紙保持一致;②開挖方式應采用全斷面、一次成型的縱向挖掘方式;③在開挖的過程中,要做好排水工作,對于不符合要求的橫坡和排水溝及時進行修整;④對于開挖出來的土方應按照施工部署的要求進行土方的調配,將多余不需使用的土方運送至指定的棄土場。
4.3路基填方
(1)在對路基進行填方前,應做好如下準備工作:對路床進行碾壓檢驗,并按照規范標準的規定要求,以分層的方法對土方進行回填,并分層壓實。(2)正式填土前,應先進行試填筑,要求試驗段的長度不少于100m,以此來對相關的施工參數進行確定,包括松鋪厚度、壓實遍數等。
4.4填土
(1)以路基的橫斷面全寬為依據,按縱向分層的方法對土方進行填筑,采用試驗的方法,結合機械設備的性能和填料,對填土的分層厚度進行確定。每一層的最大厚度應控制在30cm以內,路基邊坡應按照1.5的系數進行填筑,以此來確保壓實度達標。(2)在填土過程中,壓路機碾壓時,測量人員應隨時對壓實度進行監測,按底層標高,對頂面標高進行控制。要保證虛鋪厚度適當。分層填筑時,應對橫坡進行控制,從而為面層排水創造有利條件。(3)填筑過程中要對填土的含水量進行經常測定,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以內。若是填土過干,可進行灑水潤濕,但要控制灑水量,不宜過濕。如果填土含水量過大,則應進行晾曬。(4)分層填筑后,應及時進行壓實,按照試驗段確定的壓實遍數進行碾壓,避免漏壓。碾壓完畢應對密實度進行測定,看是否達標,若是不達標,則應進行重新碾壓[1]。
4.5增強道路路基路面施工規范
想要保障公路防水施工質量,需要按照相關的施工步驟進行施工。在路面上混凝土初步進行固化的時候,通過拉毛處理,增強路基表面的毛躁程度。這樣操作后的路面,可以有效提升路面與防水層之間的黏合度,提升公路的防水性能。在運輸防水材料到施工現場的時候,應該提前規劃好運輸路徑,減少車輛對路面造成的碾壓;路面進行防水施工時,路面平整度是必要條件,對于不平整的地方做相對應的處理;將防水涂料稀釋后,噴涂在公路路面上,提升路面的防水效果。為了保證質量,可以進行多次噴涂;防水層處理好后,需要對混凝土層面進行保護。通常在混凝土路面固化后,再進行施工,降低防水路面受到破壞[2]。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道路橋梁過渡段路基路面施工中,施工工序包括施工準備、開挖施工、填筑施工、壓實施工,各道工序均涉及諸多注意事項。通過本文的分析,施工單位應規范施工操作,合理搭建搭板,做好排水處理,加強施工防護,實現規范化、標準化路基路面施工,規避各類質量問題[3]。
參考文獻:
[1]李曉飛.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要點研究[J].散裝水泥,2021(03):65-67+73.
[2]王磊.道路路基路面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的關鍵技術探討[J].居舍,2021(16):73-74.
[3]李紅鋒.公路路基路面防水施工技術研究[J].黑龍江交通科技,2021,44(05):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