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忠耀
摘要:加強園林綠化建設對城市的規劃與發展起到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城市發展進程的加快,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各地都應重視園林的綠化管理工作,優化園林綠化環境。目前城市園林綠化管理存在制度不健全、機械化程度低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城市園林綠化管理水平的提升。為此,對城市園林綠化管理措施進行了深入研究。
關鍵詞:園林綠化;園林病蟲害;防治
引言
園林建設可以增加城市的自然元素,公園里的花草樹木,水流山川等,都充滿著大自然的氣息。然而,園林建設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隨意種植花草,不嚴格篩選種類,可能會破壞生物的多樣性。因此,在草木種植中,一定要科學挑選出合適的品種,合理種植,使多種植物完美結合,和諧共生,從而使植物的多樣性受到保護。植物的后期養護工作也很重要,要利用現代科技,數據信息監測,適時灌溉,從而保證植物茁壯成長。
1園林綠化的重要性
一方面,空氣質量得到了改善,環境也得到了改善。從城市整體發展的角度來看,園林景觀是這個過程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時,城市環境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創造有利于休閑和娛樂的環境,消除人們生活中以及工作中的壓力。此外,綠色植物作為園區景觀建設的重要因素,可以提高綠色植物覆蓋率,改善城市環境,提高城市空氣的整體質量。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城市的噪音。現在生活質量不斷改善,人們對生活質量和環境的要求也逐漸升高。隨著城市大規模建筑數量的增加,城市環境的逐步惡化,無形增大了人們的壓力。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實現園林綠化項目的目標,需要擴大種植面積,有效減少汽車噪音,創建安靜、舒適、綠色的生態環境和工作環境,保證生活水平全面增長,保障人們的工作質量和人民福利。
2園林綠化要點
2.1完善設計圖紙及技術交底工作
一方面,降低了在之后的工程中突然變更設計圖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有計劃地建設庭園,節省了施工時間。另外,在工程開始之前,相關人員必須進行技術性的準備。為了在工程中不發生技術問題,確保施工計劃的可行性。此外,參加工程的人在工程過程中不能簡單地改變施工設計,需要定期檢查設計圖,及時進行科學檢查。為了確保施工的穩定性,要正確調整實際工程和圖紙。
2.2綠植的選擇及配置
植物選擇和配置,在園林建設中意義重大。合理的選擇植物種類和有效的配置,有利于提高園林的整體生態環境,有效的改善城市環境。目前園林綠化工程中植物多以草坪、花卉為主,不同的植被生長特點和生長習性不同,因此要根據當地的土壤和氣候條件選擇合適額植被,使綠植可以盡快適應新環境,因此建議優先考慮本地植物。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還需要根據施工設計,進行綠植配置,確保較好的配置效果。
2.3號召全民參與城市園林綠化管理
為了推進城市園林綠化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不僅要求園林綠化管理人員提升工作效率,同時也需要獲得廣大人民群眾的理解與支持。第一,城市園林綠化職能部門應該加強宣傳,積極開展園林綠化相關法律的普法活動,讓廣大人民群眾了解砍伐、遷移樹木的審批過程,引導熱心群眾舉報非法砍伐園林綠化植物、破壞綠地等行為。第二,組織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城市園林綠化職能部門可以在每年的義務植樹月進行宣講,為市民提供義務植樹的場所,讓市民了解在城市內種植綠色植物的重要意義,鼓勵市民親自參與植樹活動。第三,植樹活動耗費大量的資金,城市園林綠化職能部門也可以鼓勵市民進行綠化植物認養工作。在城市園林中有很多植物,可以號召廣大人民群眾就近認養樹木。人們可以在園林綠化養護管理人員的幫助下為認養的植物進行養護管理,這樣能改變人們的看法,讓人們產生愛護園林的意識,杜絕踩踏、砍伐園林植物等不文明行為的發生。
3園林病蟲害防治措施
3.1病蟲害預警系統
林木的病蟲害防治,需要建立預警系統,針對林業病蟲害防治規劃以及分析,并充分利用監測系統,其中包含地理信息系統、RS遙感、GPS全球定位系統等,完善病蟲害預測預報系統,這對病蟲害的動態管理與控制效果提升方面有積極作用。在進行預測監測與分析的過程中,則需要考慮林業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等方面的綜合需求,并確定防治及防治手段等,在生態管理與控制的前提下,實現防治效果的進一步提升。建立預警系統,則需要從不同病蟲害、不同時期產生的差異化影響等角度進行分析,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對林木病蟲害進行具體的規劃與設計,從而達到病蟲害實時監控、及早預防的目的。林木的病蟲害預防需要從源頭避免病蟲害現象的擴大,將損失降到最低,從而保證林業建設的綜合效益。在林業種植、林木等相關日常維護管理中,則需要通過科學技術手段,保證林木的基本成活率,在此基礎上,強化林木的抗病蟲能力,緩解病蟲害防治的工作壓力。
3.2回歸自然,實現生態化的林業病蟲害防治
根據生態系統的自然情況,采用綠色無污染的方式展開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工作人員需要根據自然的聯系性,制定出最佳的科學護林方案,達到理想的病蟲害防治效果。病蟲害防治工作人員需要借助自然的力量,應用生態化的防治手段,做好植物保護工作。首先,需要選擇抗病蟲害能力較強的樹種,為后期抵抗病蟲害侵襲奠定扎實基礎。其次,利用甘肅省當地樹種的天敵進行病蟲害防治,在森林生態系統中投入一定數量的鳥類、寄生蜂、蠅等物種,維護當地的生態平衡。最后,切忌使用化學農藥,避免樹木生長受到負面影響。在進行林業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需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通過做好相應的預防工作,緩解后期病蟲害治理工作的壓力。
3.3地理信息系統輔助防治措施
科學技術普及應用為林業病蟲害防治提供了新的契機,當前規模較大的林業中都開始運用地理信息系統,通過該系統可以保證數據信息的全面性和準確性,為病蟲害防治工作開展提供必要參考。在這一技術應用下,可以直觀展示出林區實際情況,并將各時期林區的規劃信息進行記錄和保存,可以對隱藏的安全風險進行預防和發現,減少人力投入,提高林業管理效率。例如,在林區內出現大規模病蟲害時,借助地理信息系統可以準確制定防治方案,合理區分病蟲害范圍和數量,并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除此之外,在該系統支持下,還可以智能分析林相圖,提高林業采伐工作的科學性,實現林業資源的高效化保護。
3.4對林區樹木種植結構進行合理調整
調整林區樹木種植結構也是當前青海省林區病蟲害防治的一種措施,通過結構優化來提高林區整體抗病蟲害性,也可以將一些蟲害進行徹底杜絕。從技術層面來講,單一化的樹木種植結構穩定性較差,所形成的森林生態系統也不完善,很難抵擋病蟲害大規模侵襲,造成病蟲害不斷擴散,通過對林木結構進行優化調整,增加林木種植的多樣性,可以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林業防護系統,在保證生態穩定性的同時降低病蟲害發生幾率,為林區樹木生長提供有利條件。
結束語
總的來說,綠化園林建設的實用性和運營效率高,在實際建設過程中,相關人員不僅需要理論知識,還需要豐富的實踐經歷。園林的綠化對于城市生態文化的建設十分重要,所以,園林工作人員應積極參與現代綠色城市的建設。加強質量管理和監督,通過適當的保障措施,完善園林綠化技術,保證園林綠化工程的質量。
參考文獻:
[1]胡永華.園林綠化施工技術要點及保障措施[J].農技服務,2021(09):110.
[2]王利.淺談園林綠化與園林病蟲害防治[J].農經要點,2021(12):94+96.
[3]姬園園.園林綠化與園林病蟲害防治淺述[J].工程技術,2021(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