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峰





摘要:本試驗主要驗證不同葉齡時期施肥對水稻產量的影響,為其推廣提供依據。試驗結果證明施用尿素14kg/畝,在4葉后半葉施用尿素4.1kg/畝+8kg/畝硅肥,在倒4.7葉施用尿素3.5kg/畝的處理畝產比其他施肥的處理高12.8-31.1kg。
關鍵詞:水稻;葉齡;產量
1 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供試水稻品種:龍粳31。
1.2 試驗地基本情況
試驗田所在地點為八五六農場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試驗田類型為多年老稻田,土壤類型為草甸白漿土。
1.3試驗材料
生物硅肥:SiO2含量≥8%,尿素N-46.4%,磷酸二銨 N-18%、P2O5-46%,硫酸鉀K2O-50%。
1.4試驗設計
采用大區對比,不設重復,試驗共五個處理,秧苗3.1-3.5 葉齡移栽,機械插秧,每個處理面積為447m2,處理1為空白對照。
各處理施肥量如下: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育動態調查分析
由于插秧后氣溫較低,返青時間長,從表2可以看出,到6月19日分蘗逐漸增多,處理3和處理5的分蘗增加較多,到9月6日,處理3和處理5的分蘗最多,平均每穴分別為19.3株和19.2株,比處理2的每穴分蘗平均多2.2株和2.1株,比處理4的每穴分蘗平均多1.2和1.1株。
從表3可以看出,在各個時期,處理3的株高都高于其他處理,成熟期測量,比處理2、處理4、處理5分別高1.4cm、1.5cm和2.2cm。
2.2產量及產量構成調查分析
從表4可以看出,處理2、處理3、處理4、處理5相比,處理2的千粒重最高,比其他三個處理高0.2-0.6g,處理3的有效穗數、穗粒數和產量都高于其他處理,每平方米有效穗數比其他處理高17-33個,每株穗粒數多0.9-4個,畝產比其他處理高12.8-31.1kg。
2.3產量效益分析
從表5可以看出,處理3的肥料成本最高,但是收益也最高,相比于其他施肥的處理每畝收益高13.8-68元。
3 結論
3.1 在葉齡進程和分蘗方面,各處理在葉齡進程上沒有明顯差異,施用尿素14kg/畝,磷酸二銨8.8kg/畝,50%硫酸鉀12.14kg/畝,生物硅肥8kg/畝和施用尿素11.4kg/畝,磷酸二銨8.8kg/畝,50%硫酸鉀12.14kg/畝,生物硅肥8kg/畝的兩個處理分蘗比其他處理多,到成熟期,平均每穴分別為19.3株和19.2株。
3.2 在產量性狀方面,無肥區的千粒重和結實率最高,分別為27.1g和93.5%,但產量最低,在施肥的四個處理中,施用尿素14kg/畝,磷酸二銨8.8kg/畝,50%硫酸鉀12.14kg/畝,生物硅肥8kg/畝的處理有效穗數、穗粒數、結實率和產量都高于其他三個處理,每平方米有效穗數比其他處理高17-33個,每株穗粒數多0.9-4個,畝產比其他處理高12.8-31.1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