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友
摘要:供水系統是一個系統完整、結構復雜的工程項目,關乎人們的日常生活。在實施管控其自來水管網漏損率時,既要在管網設計、施工與維修、表務操作等方面實施管控,也要在用戶數據控制、閥門管理、消防栓管理等方面實施管控。在操作過程中,應將這些環節緊密聯系起來,確保供水管網漏損率維持在可控范圍,保證企業供水正常。
關鍵詞:管網漏損率;管網改造;控制措施;信號處理
隨著技術不斷地更新換代,供水企業不僅深入研究供水管網改造工程相關策略,也深入研究降低管網漏損率相關策略。從近年來的有關數據來看,供水企業將供水管網產銷差率控制在可控范圍,國內供水管網產銷差率從2014年的23.97%下降至當前的15.7%,并力爭降低至10%以下的國際先進水平,既取得節約資源的社會效益,也取得節約成本的經濟效益。因此,為了有效降低管網漏損率,應先熟悉降低管網漏損的基本方法,然后再采取有效策略,從而解決管網漏損率問題。
1 降低管網漏損的基本方法
1.1降低管道及其輔助設備的漏損量
通常情況下,管道使用年限過長,容易出現滲漏現象,應定期檢修,才能有效降低滲漏現象。因此,為了解決供水管道、閘井、表井等滲漏問題,同時,也解決消防栓、中間加壓設備等滲漏問題,降低這些管道及其輔助設備的漏損量,將為供水企業挽回不必要的損失,將很大程度降低供水企業的管網漏損率。
1.2降低損失水量
一般情況下,如果管控到位,居民也不好擅自亂接亂用自來水,但是部分人就是愿意鋌而走險,加之自來水公司沒有管理到位,造成出現偷水的現象,為了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必須加大管網監管力度。因此,為了解決私自使用消火栓以及供水設備、私自接通管道不計成本等行為造成損失水量問題,必須制定防范措施,降低損失水量,防止不法行為繼續擴張,才能降低供水企業的管網漏損率。
1.3提升爆管搶修效率
在供水過程中,為了避免爆管這種突發現象,那么,應思考如何提升爆管搶修效率。首先,加強管網監管力度,遇到安全隱患,應第一時間上報或者保持與外界密切交流,做好防范工作,將隱患防患于未然,將被動搶修方式轉化為主動搶修方法;組織高效的搶修團隊和客服系統,對外公布客服電話,并做到24小時有人接聽,發揮社會力量,拓寬漏點信息來源,并且有24小時待命的搶修團隊及時到達現場處理漏點。其次,針對使用時間過于久遠的自應力水泥管、鑄鐵管等,如果在地段路面修理過程中發生爆管現象,那么,應事先修護該段管網;另外,應及時調整出廠水的供水壓力,比如在午夜到凌晨階段,可以將供水壓力調整為0.2KG以下,不僅可以加強管網安全性、可靠性,也可以減少漏損水量。同時,合理選擇材料,保障施工質量,將管網漏損率盡可能降至最低。一般情況下,工作人員得知漏水信息后,應在半小時內火速趕到現場,迅速找到漏點,并關閉閥門,再制定整改措施,確保出事地點快速恢復通水、減少搶修時長、提升搶修效率等。
2 降低管網漏損率的有效策略
2.1調整設計、施工以及管理能力
通常情況下,改造施工各個區塊前,供水企業相關部門可以組織人員實地考察各個區塊的實際情況,再整體規劃各個區塊的改造工作,與此同時,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審核圖紙。專業技術人員應根據實地勘察的結果檢查圖紙是否做好整體規定,對于沒有設計到位的地方,應及時要求改正過來;對于設計不夠合理的地方,也應第一時間如實反饋給設計人員,要求設計人員根據實際情況設計圖紙,將管網的整體布局、閥門布置、管徑選取等規劃齊全,幫助企業順利實施管網維修管理工作。在改造施工過程中,專業技術人員應對質量監管工作負責。這樣一來,施工既要根據設計圖紙的規劃要求,也要符合國家安裝技術規定,還要落實施工要求,直至完成管道試壓、沖洗消毒、驗收隱蔽工程的過程等工作。特別是改造老舊的管網后,不管可以有效提升供水能力,還能有效確保供水質量,將供水管網漏損率降低下來。
2.2提升水表管控能力
在提升水表管控能力方面,采取這幾種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管網漏損率。首先,提升抄表頻率,比如原本三個月才去居民家中抄表,現在為了方便管理,改成一個月前往居民家中抄表,那么,自然可以提升水表抄見率。其次,針對無法抄表的情況,應將水表移動在合理位置。如果發生水表被壓壞、遮掩時,可以將水表移到合理的位置,方便抄表人員查看水表。再次,改造不符合標準的大用戶水表,既要確保水表位置直線管道上方,還能降低水波對水表的影響。另外,供水企業采用新型計量表,對夜間凈流和滴流有效計量,采用無線遠傳技術將實時表數回傳數據中心,部分水表功能已經趨近智能化,甚至帶有自檢功能的“智能”水表可以將水表狀態回傳數據中心,并且通過數據中心的大數據對比篩選,找出疑似問題點,也是判斷漏損的有效途徑。
2.3動態監管管網
多數供水企業還在以舊的管理方式管理管線設備,還停留在利用人工繪圖等方式制作管線資料。這樣一來,根本無法完全反映管線數據,又因為管理人員經常離職,管線資料容易丟失。這樣長期以外,供水企業根本無法完全掌握管線資料,對管線漏損現象更是無從查起,自然無法降低管網漏損率,不僅給企業造成損失,也浪費自然資源。為了避免發生類似情況,可以對管網實施動態管理,促使供水企業隨時隨地掌握管網的各種情況,有效解決管網漏損現象。因此,隨著供水事業、現代化水行業管理要求不斷提升,以往的管理方式不再適合企業的實際需求,為了避免企業無法正常運轉,應借助信息技術提升管網控制能力,對管網實施動態管理。
2.4定期更換城區主干管網
因為使用年限太長的管道容易老化,又因為管線和閥門設計不夠科學、管網竣工數據不夠完整等因素的影響,提升了管網的維護、監管力度,還可能導致擴大停水面積,對檢修排水工作極其不利。比如因為使用年限過長,某些街道的老管道突出爆破,自來水嘩嘩地流出來,不僅影響居民出行,也給供水企業造成損失,還造成資源浪費,簡直后患無窮。為了防止這樣的情況發生,供水企業技術人員應定期排查所管轄的區域內各種老舊管網,將其更新和改造,才能確保類似事件再次發生。但由于舊有管網已經隨道路的鋪設一起存在于現有道路下,想要更新就要隨道路一起更新并且還要保障該地用水戶正常用水,所以管網的更新受很多因素制約,這就需要供水企業及科研單位共同努力開發新式管道更新方法,或者在現有管道可利用的前提下進行加固補強,使其更長時間的服役。因此,更換改造城區主干管網,可以降低管網的維護、管理難度,縮小停水范圍,促使供水企業正常運轉。
2.5信號處理在減少管網漏損中的應用
城市管網鋪設之初往往伴隨道路的重新鋪設或路網的延伸,但隨著道路的使用,路下的管道也因承壓過重或壓力過大等因素而爆管,爆管后漏點的準確探知就成了搶修的第一環節也是極其重要的縮短搶修周期減少工期的環節。漏點的有效探知是管網維護部門非常關心的節點,目前已經比較成熟的漏點探知技術有:管道定位+管道聽筒結合的方法、大數據管網流量壓力監測綜合比對的方法、伴管信號線監測的方法等,其中遠程在線信號的處理應用越來越廣泛,遠程在線儀表的使用也越來越普及,搭上5G建設的快車道,信號的采集及處理會越來越融入到管網漏損的測定和維修中來,也為管網數字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本文主要討論如何降低管網漏損率,事先了解降低管網漏損的基本方法,并提出相應的有效策略。從設計、施工以及管理方面,提出相應舉措,提升供水管網的安全性、可靠性,竭盡所能降低管網漏損率,提升有關部門的管理能力和權責意識,才能促使供水企業正常運轉。因此,為了降低管網漏損率,應掌握降低管網漏損的基本方法,以此在設計、施工以及管理方面采取有效策略,對企業管網實施先進的設計、施工以及管理,確保其可以降低漏損現象,為供水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不僅可以節約社會資源,也可以促進國內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光明.淺談降低與控制管網漏損率的主要措施[J].工程技術,2016(02).
[2]劉孝玲,王玲.降低與控制供水管網漏損率的措施[J].浙江建筑,2011,28(04):53-54.
[3]周超.城市供水管網漏損控制及漏損點分析定位研究[D].安徽建筑大學,2016.
[4]李美蓮.探討供水企業降低管網漏損率的對策[J].城鎮供水,2010(05):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