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從引力紅移入手,借助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和愛因斯坦光子說,定量研究了宇宙學紅移和關聯的引力波波長,糾正了光子引力場方程。
關鍵詞:引力紅移;宇宙學紅移;引力波波長;光子引力場方程
1引力紅移
假設一個光子的動質量為m(r),它從距離恒星球心r處沿著徑向遠離dr的過程中萬有引力對其做負功導致其動質量的減小量為dm(r),則有微分方程:
相對誤差為,若r →∞,則,會導致波長增大,這意味著宇宙大爆炸論是極端錯誤的。
而引力藍移則是光子靠近巨大星球所致,分析略。相對誤差為。
2光子引力場方程
基于百度文庫中北京黃鵬輝教授撰寫發表的《克萊因-戈登方程和狄拉克方程》一文中光子在力場中的相對論波動近似方程為,我們做如下的改寫得出光子引力場方程:
標準的光子引力場方程為:
以上成果出自《百科論壇》(教育科研2021年第6期第170-171頁《基礎物理論》,作者左茂雄)
3宇宙學紅移
設定恒星的質量為M,半徑為R,光子在恒星表面處發光的動質量為m0,設定泡洞結構的宇宙均勻,其平均密度為,假設一個光子的動質量為m(r),它從距離恒星球心r處沿著徑向遠離dr的過程中萬有引力對其做負功導致其動質量的減小量為dm(r),則有微分方程:
而可以推出
這里的和是指恒星表面半徑為R處的初始發光頻率和波長。
4引力波和宇宙大爆炸論
4.1引力波
基于以上學說,宇宙暗物質可以設定為光子在傳播過程中因為受到宇宙物質萬有引力作用而損失的光子動質量dm(r),因為我們的可視宇宙半徑為465億光年,而真實的宇宙半徑r約為10.465萬億光年,而在這個區域的宇宙平均密度為1.640125284×10-32kg/m3。見《探索科學》(2020年第2期第179-180頁)《構建我們的宇宙》一文。即,有,則有質量為M、半徑為R的恒星表面發光到達宇宙邊緣的對應電磁波的波長。可以由以上公式驗證引力波波長v或宇宙半徑r。
4.2宇宙大爆炸論
著名的哈勃定律支撐了宇宙大爆炸理論,甚至于出現了宇宙誕生于138億年前的一個荒誕的所謂奇點的怪論,這個理論就是宇宙大爆炸論。
事實上,基于前述理論,因為存在暗物質及宇宙學紅移
或,所以宇宙是穩定的,宇宙大爆炸論和廣義相對論已經被歷史無情塵封。
5光子引力場新方程
標準的光子引力場方程為:
而,為電子半徑,R為發光的恒星的半徑。
中國重慶市長壽第一中學校 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