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沛珍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對于慢性腎炎病人給予循證護理干預模式,分析其作用。方法:本次60例研究者,均是來自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治療的慢性腎炎病人,將所有的研究者以字母劃分方式可以細化為相同人數的兩組,研究組(常規護理)與參照組(循證護理干預模式),比較兩組病人的護理效果。結果:在采取不同護理后,參照組病人的生活質量優勢顯著;另外參照組病人護理干預后焦慮及抑郁量表評分也比研究組病人偏低其護理滿意度較高,表明組間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根據以上表述,將循證護理干預模式應用于慢性腎炎病人治療中,能夠提高病人生活質量、改善病人的焦慮、抑郁癥狀、緩解疼痛,值得廣泛應用。
關鍵詞:慢性腎炎;循證護理;護理作用
【中圖分類號】R47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05-090-01
慢性腎炎是臨床常見的疾病之一。臨床主要表現:血尿、蛋白尿、浮腫、高血壓、腎功能不全[1]。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飲食習慣的不規律,慢性腎炎疾病發生概率呈不斷上升的趨勢。由于人們對此類疾病了解得少,而慢性腎炎疾病治療的時間較長且易發諸多并發癥,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與生命安全,因此采用加以循證護理干預模式極為重要,本次60例研究者,均是來自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治療的慢性腎炎病人,將所有的研究者以字母劃分方式可以細化為相同人數的兩組,研究組(常規護理)與參照組(給予綜合護理),分析慢性腎炎病人采用循證護理干預模式護理的作用,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60例研究者,均是來自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治療的慢性腎炎病人。研究組資料中性別占比分別為:男32/60、女28/60,年齡區間34-78歲(56.31±2.35)歲;參照組資料中性別占比分別為:男34/60、女26/60,年齡區間32-78歲(55.26±2.04)歲。統計學對資料中數據分析后顯示P>0.05,故具備分組條件。
1.2方法
研究組病人采用常規護理內容:護理人員對病人生命體征進行監測,遵醫囑服用藥物,飲食指導等。參照組病人采用循證護理干預模式內容為:①心理疏導,由于此類疾病易反復發作因此護理人員要掌握病人的心態,講解成功的案例與疾病知識及治療方法,消除病人的心理障礙與緊張情緒,增加病人對治療的信心。②藥物使用:按照醫生的囑咐服用,注意飯前飯后的服用方法及用量[2]。③飲食護理,不能喝酒、吸煙,注意鹽的攝入,不要吃太咸的食物,比如咸鴨蛋、酸菜,麻辣燙,多進食新鮮蔬菜水果,例如芹菜、黃花菜、西藍花等、蘋果等,有利于保持大便的通暢[3]。④出院指導:護理人員要指導其家屬對病人加強看護,注意充足的睡眠及個人衛生、戒煙酒定期進行復查。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病人生活質量改善情況與護理滿意度內容包括:生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精神狀況。
1.4統計學方法
計數(n%)代表率,X2 檢驗;計量(),t檢驗。文中所生成的數據均借用SPSS21.0數據包處理,P<0.05 顯現檢驗結果有意義。
2 ?結果
由表1、表2顯示,研究組與參照組研究數據對比,研究組干預前在生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精神狀況與參照組無太大差異,所以統計學P值顯示>0.05;干預后兩組病人生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精神狀況組間研究數據存在較大差異,并且以參照組顯優勢,所以統計學P值顯示<0.05。其護理滿意度參照組為92.50%顯高于研究組6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循證護理干預模式通過心理、飲食、藥物護理、出院指導、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等多方面進行干預,促進病人身體的恢復,從而減少負面情緒的影響,提高護理滿意度與臨床治療效果。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對比兩組病人生活質量改善情況與護理滿意度:參照組病人明顯優勢顯著,P<0.05,組間可見差異,存在對比性。
根據以上表述,對于慢性腎炎病人給予循證護理干預模式,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促進病人的康復,值得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廖巧珍.循證護理干預模式在慢性腎炎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34):273-274.
[2]岳蓓蓓.循證護理干預模式在慢性腎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11):136.
[3]趙貴梅.慢性腎炎護理中應用循證護理干預對心理狀態的影響[J].心理月刊.2020,15(1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