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艷
摘要:高中物理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實驗,實驗教學并不是讓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進行實驗講解,而是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實驗。學生在實驗中感受創設這個實驗的物理學家的思想,也會因為實驗中的動手動腦,感覺到極其有趣,提高學生積極性的同時,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得到一定的提升。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動腦思考得到的東西肯定要比通過教師的講解,接收的知識點要更加容易記憶和理解,甚至在使用的時候,學生也能像自己的東西一般,輕松愜意的使用。
關鍵詞: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學習積極性;加深理解;教學壓力
高中物理對學生來說,是一門比較難的學科,對教師來說,講解容易,但想要讓學生理解,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板書、多媒體只是學生看到知識點,雖然可以使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但這對教師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壓力。且因為物理實驗的特殊性,許多細節學生并不容易記住,這種情況下,實驗教學就能很好的發揮出他的作用。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驗,細節沒辦法處理的話,實驗也會失敗。也正是因為失敗,學生能夠對知識點有一個全面的理解。
一、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學生在對待喜歡的東西和不喜歡的東西時,態度是不一樣,甚至完全相反的。而枯燥的傳統教學顯然沒辦法讓學生感受到快樂,更別提喜歡了。學生不喜歡學習,甚至會對學習產生一定的厭煩情緒,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學習起來就像是在做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堅持下來都是問題,更別提集中注意力了。而借助物理學科的特殊性,將其放置在實驗中,學生在不斷的出錯,不斷的重復的過程中,完美的掌握這一知識點。學生在實驗的時候不會感覺到枯燥,積極性自然也會得到提升。
例如,我在講解“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這一課程的時候,雖然這一課程并不是很難,甚至不需要實驗,學生也能進行理解,但考慮到學生的知識儲備量不同,我還是給學生設定了一個實驗。“三個學生一組,一個跑四百米,一個跑二百米,一個跑一百米,因為起點不同,只有跑四百米的學生二百米或者一百米的起跑線時,另外兩名同學才能起跑,這種情況下,二百米的同學先到達終點,四百米第二,一百米第三,問,這三名同學中,誰的速度最快?”,其中涉及到許多因素,學生進行思考的時候很容易被迷惑,但是學生親自進行運動的,只要稍微進行一個思考,就能找到思考的方向。而我也可以趁機開啟這一節課的講解,在這種情況下,學生還沉浸在問題中,學習興趣得到充分激發,對學習的積極性也能得到一定的提高。
二、加深學生的理解
傳統教學中,學生在面對教師講解完成的條理清楚的知識點時,因為并不是自己理解的,在使用或者記憶的時候,學生很可能感覺到吃力。而引導學生自主進行一個實驗,因為實驗中需要注意許多細節,學生很容易失敗。但有句諺語,失敗乃成功之母。學生在不斷的失敗中,不斷的改進自己的實驗方式,在細節的處理上也會越來越得心應手。也是因為細節,學生在失敗的時候,需要進行一個思考,找出問題。獨立思考的能力是學生必須要具備的,在實驗的過程中,這種能力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且學生在動手動腦中,理解也會更加同通透。
例如,我在講解“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這一課程的時候,即便是這一課程并沒有涉及到實驗,但我可以自己創造一個實驗,將學生放置在其中,輔助學生理解。“將學生帶到操場上,找一個身體強壯的學生小明,再找一個相對來說比較瘦小的學生小劉。讓身體強壯的學生站在三百米的起跑線上,弱小的學生站在二百米的起跑線上,并且要求小劉只有在看到小明跑過自己之后,才能起跑,讓學生猜測兩人的平均加速度誰更快一點。”從理論上來說,肯定是小劉的快一點,但因為身體的原因,這種情況并不是一定的,當學生們進行思考甚至爭論的時候,我就可以趁機拋出我的觀點,并且告訴學生,答案就在我接下來的課程中,以此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三、改變教學方式,減輕教學壓力
學生不聽講、上課走神、課堂氣氛很差這些都有可能增加教師的教學壓力。但這些都是有一定的聯系的。教師在教學中總是采取一種教學方式,學生容易產生厭煩,進而導致學生上課容易走神,甚至就根本不想聽講。但物理不同于其他學科,物理基本上就是用實驗組成的,教師可以將學生放置在實驗中,讓實驗將學生的大腦甚至身體占據,防止其走神。也是因為如此,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不會感覺到枯燥,甚至還會覺得是一個快樂的事情。當學生愿意去學,主動去學,教師的壓力自然會減輕許多。
例如,我在講解“實驗: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這一課程的時候,就會針對不同班級的學生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就像是這個班級,班級的學生大都比較靦腆,在面對我的提問時,并不會表現出太過積極的情緒。這個時候,我就根據他們的情況,帶領其走進實驗室,讓其在實驗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也是因為這個班級的學生靦腆的性格,他們在細節的處理上,往往要比大大咧咧的學生要好很多,且讓他們親自動手,學習效率更高,我的壓力也會得到一定的減輕。
總而言之,物理這門學科不像其他學科,其中包含著大量的實驗,這是一種天然的優勢,教師必須善于利用。用學生能夠親自動手的實驗教學將原本枯燥的傳統教學取代,學生在實驗中能夠發現更多的細節,在面對問題的時候,不會被他的表象所迷糊。教師在講解完實驗操作的時候,也可以讓學生自主進行實驗。實驗往往需要好多步驟,學生可以記個大概,但肯定沒辦精確的操作,而在不斷的失敗中,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斷加深,也很容易養成不懼失敗的良好品質。
參考文獻:
[1]王宇辰. 新課程標準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現狀的調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2]劉嬋玉. 新課改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模式的探索與評價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
吉林省通化縣綜合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