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0月“國電資本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國家能源集團資本控股有限公司”。國能資本的此次更名承載著國家能源集團公司的厚望。
背靠國家能源集團這一全球最大的煤炭生產公司、火力發電公司、風力發電公司和煤制油煤化工公司,國能資本起點頗高。作為集團的金融產業投資與管理平臺,國能資本肩負著以產興融、以融促產、產融結合、融融協同的職責使命。
在“十四五”時期,集團公司全面啟動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將推動能源行業的低碳轉型發展,加大可再生能源開發力度。
面對深化改革的新形勢和創新發展的新機遇,國能資本以“二次創業”精神再次出發,堅持用創新闖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那更名后的國能資本如何定位?如何發揮資本平臺的專業能力為集團創造價值?
為此,國能資本董事長陳景東接受《英才》記者的專訪。
陳景東表示,國能資本必須為集團公司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能源集團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撐。
在現代金融體系中,產業金融扮演著服務實體經濟和產業發展的重要角色。
而國能資本的“一個目標”即為建成一流產業金融公司。在國家能源集團一體化發展中,各產業間相互關聯、環環相扣,背后穩定的金融支持,是產業鏈協同發展的重要保障。
國能資本致力于推動產業金融向綜合能源金融方向發展,國能資本履行集團黨組賦予的融資租賃、商業保理、保險經紀、產權經紀、保險業務、投資投行、產業基金、期貨、資產管理、商業銀行、金融科技、海外投融資等職責。重點圍繞實體產業,聚焦產業發展前瞻性布局、產業運營成長和風險管理需求,聚焦科技成果孵化。
而同時發揮這些金融板塊之間的協同效應,從管理上來看,資本公司推行“小總部、大基層”的模式。板塊單位各自作為利潤主體和市場開發主體,以市場化的方式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推動產業單元創新發展、創造價值。與此同時,各業務單元在對宏觀經濟、行業趨勢、市場運行、客戶信息、項目管理等方面實現信息共享,挖掘數據資源價值;加強不同業務間的橫向或縱向聯動,例如“能源+ 金融”、“股權+ 債權”、“保險+ 期貨”、“電商+ 保理”等,形成國能獨有的金融生態體系。
陳景東在接受《英才》記者專訪時表示:“必須要堅定不移推動創新?!?/p>
金融是市場經濟的血液,是最富創造力、最活躍的領域,也是最需要創新的領域。為此,國能資本科學謀劃了“十四五”期間“二次創業”的發展路徑,有序推進涉及五大板塊十多個項目的開展,全面貫通于集團一體化產業體系。
國能資本公司成立不到三個月,產業布局已經實現了突破,創新發展初見成效。例如,近期國能商業保理公司正式成立,借助煤化物資采購、電力物資采購、裝備制造、倉儲運輸等產業鏈上的核心企業,沿供應鏈開展正向保理、反向保理業務;同時,資產評估審核中心也實現成功落地。
具體到業務上,國能資本也在不斷創新。比如,在保險經紀業務方面,國能資本量身定制保險服務,為海外項目提供創新“保險+醫療”服務模式,成功開拓海外業務,為集團駐外員工定制專業保險保障服務方案,入選2020年服貿會服務示范案例。在融資租賃業務方面,國能資本助力新能源產業發展,積極參與集團新能源“500萬+”行動計劃,在風電開發與高端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中深入挖掘商機,成為集團氫能發展戰略的配套資金合作伙伴,已經向6家新能源單位提供低成本資金12.27億元,每年節省財務費用4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