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紅梅
漫畫家朱德庸說:“有一種人,他穿時尚的衣服是為了讓別人看,他開的車也是為了讓別人看,他家里的裝修也是為了讓別人看。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別人看自己的品位或成績或格調,所思所想都以他人眼光為唯一標準,這種人我稱之為‘櫥窗人’。”
朱德庸用“櫥窗人”諷刺了為別人而活的人。其實,仔細想想,我們哪個人不是“櫥窗人”?只是程度有輕有重罷了。
人活在這個世界,獲得別人的肯定是一種本能,也是我們活得更精彩的動力。所以,很多人為了別人的眼光而活。我們都想成為別人眼中有品位、有成績、有格調的人,所以極力展現自己的優勢,努力贏得別人的認可。
很少有人做到李白那樣灑脫,完全不顧及別人的看法,不過,如此狂放不羈的李白,他的瀟灑有時候也是故意做出來的,不然他怎么會感慨“與爾同銷萬古愁”呢?如果心是灑脫自由的,愁不過是青煙一縷罷了,早就散了。

遙遠寧靜的古代,人們的心尚且不容易靜下來,更何況是現代人。在如此喧囂熱鬧的現代生活中,誰能拋開別人的議論和眼光,只為自己而活?沒有人能在孤島上生活,我們都要生活在別人的眼光中。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所以很難免俗。櫥窗人,或許真的是我們慣常的生活姿態。
但是,一個人如果完全不在乎別人的眼光,也是自私和可怕的。為所欲為,隨心所欲,別人的看法對他來說毫無分量,他只為自己活得舒服。這樣說來,做個“櫥窗人”,展現自己的亮點,吸引別人的視線,贏得別人的羨慕和肯定,未嘗不可。既然這樣,那就盡最大努力,成為最好的“櫥窗人”。
你我都是“櫥窗人”,只要不像《皇帝的新裝》里那個皇帝一樣病態,時時刻刻想著在別人面前“展覽”自己,做個有度有節的“櫥窗人”,也是一種健康的生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