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壽蘭

摘要:目的:實驗將針對永久性結腸造口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健康教育法,分析應用成果。方法:實驗選取永久性結腸造口患者作為本次調研的對象,在時間上調取的范圍是2020年6月~2021年4月于本院進行治療的90例患者,應用隨機數字法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法,觀察組則為臨床護理路徑聯合健康教育法,對比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情況。結果:從護理質量上看,觀察組在自我護理能力評分中為(85.4±3.7)分,對照組為(71.9±3.8)分,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此同時,在造口周圍皮膚炎癥的調查上,觀察組患者的發生率為4.4%,低于對照組的11.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采用臨床護理路徑聯合健康教育法的方式,能夠規范化對永久性結腸造口患者的管理,幫助患者認識疾病,緩解不良情緒,提升自我護理能力,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健康教育法;永久性結腸造口;教育效果
永久性結腸造口術是治療地位直腸癌的主要方案,但是如果護理措施不到位,則會引起造口周圍皮膚炎癥,從而導致皮膚疼痛、皮疹、潰瘍等【1】,這就會導致造口袋固定效果差,有排泄物滲出,加重皮膚破潰,不僅導致治療效果不佳,還加重了患者的心理壓力。故而,我們也要采取有效地護理管理措施。本實驗選取永久性結腸造口患者作為本次調研的對象,在時間段調取的范圍是2020年6月~2021年4月于本院進行相應治療的90例患者,應用隨機數字法分為兩組。現對結果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實驗選取永久性結腸造口患者作為本次調研的對象,在時間段上,我們調取的范圍是2020年6月~2021年4月于本院進行相應治療的90例患者,應用隨機數字法分為兩組。此外,在回顧患者基線資料中,觀察組有男性23人,女性22人。患者的年齡介于45-76歲之間,平均年齡(66.7±5.5)歲,對照組中,則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的年齡介于46-77歲,平均年齡(64.4±5.3)歲。本次實驗均在患者以及家屬知情且同意情況下進行,所有患者的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最后,實驗須得到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2 實驗方法
對照組采用健康教育法,主要是基礎護理結合健康教育,對造口進行清潔、管理,并注意指導患者學會造口袋的更換,防止滲漏。在造口護理上,如果造口狹窄,則需要手法擴張造口,如果發現周圍皮膚炎癥則需要及時就診。在健康教育上,則是對疾病的介紹以及康復期患者如何自我照顧,自我管理,并由此建立治療信心,加強生活中注意事項指導。
觀察組則為臨床護理路徑聯合健康教育法,對護理人員加強培訓,能夠利用造口周圍皮膚DET評估工具提及AIM造口周圍皮膚護理指南,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規范化評估與管理。在術后第一天,教會患者造口袋的使用。在術后第三天,觀察造口情況,并對操作要點進行強調。在術后一周,指導家屬、患者進行造口袋的更換,可采取文圖、視頻的方式進行講解。在出院前,要熟練掌握造口袋更換,對造口周圍并發癥進行說明,告知患者相應的技巧,擴造口的方式【2】。在術后一個月進行電話隨訪,了解患者的生活情況。
1.3 評價標準
本次實驗對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進行評估,包括自我護理、協助護理和依賴護理。最后,對炎癥類并發癥發生率進行統計。
1.4統計方法
對永久性結腸造口患者的治療結果進行討論,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處理數據,正態計量數據用“Mean±SD”表示,計數資料采用例數或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樣本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從護理質量上看,觀察組在自我護理能力評分中為(85.4±3.7)分,對照組為(71.9±3.8)分,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與此同時,在造口周圍皮膚炎癥的調查上,觀察組患者的發生率為4.4%,低于對照組的11.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如表1所示。
3 討論
臨床護理路徑是常見的護理形式,能夠從患者入院、治療、用藥、檢查、康復指導、出院指導等多個方面,調整、制定護理計劃,在不同階段,給予不同的護理支持,是結合了循證醫學、整體護理、持續質量改進等多種護理模式下的,規范的、科學的護理策略【3】。針對永久性結腸造口術的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聯合健康教育法,有助于提升護理的連續性,動態性,加強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并建立對生活的信心,從而達到了良好的康復護理成果。
綜上所述,采用臨床護理路徑聯合健康教育法的方式,能夠規范化對永久性結腸造口患者的管理,幫助患者認識疾病,緩解不良情緒,提升自我護理能力,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胡慶霞,周愛蓮,潘銀河等.臨床護理路徑在永久性結腸造口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5,(20):8-9,10.DOI:10.3969/j.issn.1006-7256.2015.20.004.
[2]譚翠蓮,劉瀲,喻姣花等.全程連續性護理對永久性結腸造口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3,28(12):25-26.DOI:10.3870/hlxzz.2013.12.025.
[3]鄭秀紅,劉偉燕,張少容等.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對永久性結腸造口自我護理實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評價[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17):121-122.DOI:10.3969/j.issn.1006-7256.2010.17.094.
(廣西省柳州市柳鐵中心醫院 廣西柳州 54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