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ACHI

人生中的“小確幸”之一,就是在一次爭吵中大獲全勝。把對方懟到啞口無言的那一刻,欣賞著他氣急敗壞的樣子,你依舊面無表情。但在場的各位都知道,你在狂笑。
而相對地,一場吵架中氣焰逐漸熄滅的一方,會在結束后的某個時間、某個地點,不止一次地深刻反省:為什么我沒發揮好?
“吵架沒發揮好”的確算得上生活中的眾多遺憾之一。它像一根刺,看起來微不足道,卻總是莫名地讓你想起,那天那些本應說出口卻沒想到的話。
吵架沒發揮好,讓人輾轉反側、夜不能寐,到底“氣”在哪?
如果是在人數超過兩個人的場合,總覺得輸掉的不是一場唇舌交鋒,而是自己脆弱的尊嚴。
人類天生就愛圍觀,尤其體現在喜歡圍觀沖突事件。兩方一開始吵,周圍人的看熱鬧雷達迅速啟動。大家看著眼前的情況議論紛紛,場面都給準備好了,結果你輸了,那多丟人。
不管有理沒理,只要最后啞口無言的是你,就默認為你沒道理,你剛才所作所為的合理性就這樣被對方抹殺。這誰能不氣?
從某種程度上說,吵架也算是兩方1V1 battle,是包含了詞匯量、知識儲備、語言表達能力、臨場反應能力的綜合考驗。
如果沒吵過對方,那不就相當于說自己學識不如對方淵博、反應沒有對方快?
即使一場普通又日常的爭吵遠沒有達到比拼智商的程度,但回想起現場自己憋紅了臉張口結舌的狀態,總歸是不怎么優雅大方,與自己心目中三分涼薄三分譏誚四分漫不經心的淡定大神段位,差得不是一點半點。
比起吵架當場被噎得啞口無言或者只能“是是是,你說得對”,吵完之后的當天夜晚,一個人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突然想到一條完美擊潰對方的妙計,才是真正地殺人誅心。失敗的號角已經吹響,而你才剛剛為戰斗囤好軍糧。
大多數人在經歷過一次不甚滿意的吵架場面之后,都會萌生一個想法:這次沒贏,下次一定。
傳聞人生有三大錯覺:手機振動、我能反殺、ta喜歡我。
在吵架界,“這次沒發揮好,下次一定贏”就是三大錯覺之一“我能反殺”的變種。
實際上,吵架雖然有隨機性,但也反映了一個人的性格、風度和此前的積累,這次沒贏,即便過后想出了縝密的反擊體系,下次極大概率還會是一樣的結局。
吵架消耗時間和精力,吵完了,贏的人圖一時口快,輸的人心里賭氣。但吵架恰恰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環節,和家人、朋友、戀人甚至是陌生人,不管感情有多深,或者僅僅一面之緣,當違背自己的意志、侵害自己權益的事情發生,程度越深,越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當遇到人身攻擊的低級爭辯,自己又說不出和對方身份相符的話時,是再怎么糾結都發揮不好的。最好的做法,就是轉頭不理,盡早止損。
當然,也有的吵架,本質上是為了解決問題。房子裝修、孩子上學、家長里短……這樣的吵架,雖然雙方都經歷激烈的意見碰撞,但最終引導的,是對某件事情的關注和反思。或是對一段關系和相處模式的重新審視。
而且,面對突如其來的吵架,自己的應變能力、交流能力也能得到不小的提升。正所謂熟能生巧,吵架小白起初每次面臨的面紅耳赤、張口結舌狀況,經歷過幾次歷練和事后反思學習,通常會有顯著進步。
所以不必擔心這次沒發揮好,這次不行,總有下次,下次不行,還有下下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