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松濤 彭義強
摘要: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突出綠色高質量發展,推進村級集體經濟深入發展。本文以胡張莊村集體經濟組織建設調研為視角,探求發展路徑和經驗。
關鍵詞:綠色 高質量 農村 集體經濟
前言
鄉村振興戰略是國家“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涉及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等全面振興。在鄉村振興戰略大背景下,必須著力突出綠色高質量發展,推進村級集體經濟深入發展。胡張莊村充分把握中央和天津市關于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大勢和政策紅利,推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設,滿足全村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一、基本情況
胡張莊村位于天津市東麗區東北部,處在天津市綠色生態屏障建設區和東麗區鄉村振興示范區,緊鄰東麗湖旅游度假區,津漢公路和京津高速二線貫穿其中,距濱海國際機場15公里、中心城區30公里,地理位置優越。全村500多戶1000多人,具有一定量的土地資源,很多農戶都以種植玫瑰香葡萄為主要收入。
按照2005年天津市農村城鎮化綜合配套改革部署要求,胡張莊村推進“三改一化”改革,即農改非、村改居、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革,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2007年遷入華明示范鎮居住;2011年完成人員資格界定;2012年完成“三改”工作;2019年全面完成綜合改革任務。
2009年,東麗區推進“三區聯動”,即“農業產業化、居住社區化、工業園區化”的工作思路,華明街道初步構建居住社區、工業園區、農業產業園區三個區聯動發展的新格局,而胡張莊村部分農戶依然從事傳統農業生產。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傳統農業發展遭遇瓶頸期,胡張莊村處在了轉型發展的矛盾凸顯期。面對多元的利益訴求和強烈的增收需求,發展仍存在不適應和群眾不滿意的地方。如何回應群眾的新期待,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成為當前要思考的重要課題。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1、走集體經濟組織改革之路。2019年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后,胡張莊村正式轉制成胡張莊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村里的資源、資產、資金都轉化成股份,每位具有資格的村民都成了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股東,享受每年的分紅;股份經濟合作社是更符合農村發展實際,有別于傳統的農業專業合作組織,可以依法取得特別法人資格,承擔集體資產保值增值、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保障股民根本利益的重要職能。這次改革,充分尊重了農民意愿,農民成為直接參與者和受益者。胡張莊村抓住葡萄這個優勢產業大力發展“一村一品”,建設農業生產用房、倉儲庫房和儲藏冷庫,與釀酒企業建立營銷網絡,形成上下游產業鏈,延長了葡萄的銷售期;推進電商銷售平臺建設,以“互聯網+”模式擴大宣傳影響力,拓寬銷售渠道。胡張莊村葡萄種植園被天津市文旅局評為“第二批2A級鄉村旅游點”。
2、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生態發展可以轉化為生產力,實現特色農業發展。胡張莊村雖然偏僻,但勝在風光宜人、位置優越,有2000余畝葡萄地、3000畝魚池水面,產業發展資源豐富;有320余畝農用工具房,是少有的農業體驗設施;基礎設施配套完善,環境整潔、鄉風文明;更與東麗湖旅游度假區隔河相望。胡張莊村農業要取得長足發展,必須牢牢把握鄉村振興戰略這個總抓手,必須走綠色生態、創新發展的道路。積極利用零散集體建設用地資源,計劃以實現農業轉型和產業融合為目標,融入區域規劃和發展形勢,高標準打造集農業雙創、文化體驗、養老休閑等功能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項目已經被納入全市雙城生態屏障區旅游發展工程重點建設項目和市政府2020年重點儲備項目。與此同時,對胡張莊村全域土地進行綜合利用,對村域環境進行全面治理,共修建景觀橋4座和閘涵20多個,硬化村莊道路3萬平米,清理老村臺垃圾,申請“胡張莊”品牌商標,努力打造自己的農業拳頭品牌。
3、走群眾共享發展成果之路。發展依靠人民,胡張莊村股份合作社實現人的集合和資本的集合,村民擁有股份是股東,可以說是“老板”,同時又是勞動者,這樣就把村民和股份合作社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依靠大家的智慧和力量來共同創業。發展成果更要惠及于民,在落實福利待遇方面投入最大精力。2006年,胡張莊村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2020年村民人均收入接近3萬元。2020年村集體收入突破800萬元,其中很大比例反哺于民,完善福利保障措施。給予大學生適當獎勵,給予老人享受養老補貼,適齡人口全部納入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體系,村民全部納入城鄉居民醫療保險,60周歲以上老人生日免費獲得生日蛋糕;逝去老人一次性得到喪葬補助;重大節日的慰問。村民們都嘗到了改革發展的甜頭,感到日子會越來越好,相信走的是共同富裕之路。
三、經驗和啟示
胡張莊村的發展歷程,是天津市鄉村振興的縮影。經過多年發展,現在的胡張莊人過上了城里人才有的生活。其經驗做法,對于打牢基層基礎、活躍農村農業,深化農村集體經濟改革,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一是堅持黨的堅強領導。村黨支書記以身作則,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貫徹“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民主集中制原則;凡是村民普遍關心的重大問題、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項,嚴格按照規范程序進行。在落實工作任務時,專門召開村班子會進行研究討論,動員黨員和黨小組長,深入群眾溝通交流;在集體經濟發展遇到困難時,總是黨員干部挺身而出,上下奔走,破解難題,保障村民的權益。同時特別重要的是,胡張莊村集體經濟發展,得到中央、市區許多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關懷幫助,實現跨越式發展。
二是堅持改革創新。根據中央、市區委的有關政策,結合本村發展的實際,適應市場化發展的需要,推進了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改制成股份經濟合作社。發展農產品加工,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將集體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相融合,拓寬了發展空間,順應了鄉村振興戰略要求。
三是堅持共建共享。推進村集體經濟是為了村民過上好日子,得到村民的擁護和廣泛參與,因為共同的努力奮斗,獲得更多的收益,因為收益讓每個人都堅定信心,這是一條幸福之路。同時把思路拓寬,爭取與其他社會組織、企業共同合作,共同發展,拓寬發展空間,實現雙贏。
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在綠色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指引下,隨著集體經濟組織逐漸市場化、規范化運營,胡張莊村更會著眼長遠,引入人才和現代經營理念,提升產品質量,延伸產業鏈,拓寬銷售渠道;更會破除資金與資源雙重約束、打造全域農創文旅產業的發展思路;更會繼續保障民生,共享發展成果,走向更高質量的現代化。
課題名稱:綠色高質量發展引領下的新型村級集體經濟研究 課題編號:DXXTJZ21-5。
作者簡介:第一作者:孫松濤,男,(1977—),東麗區委黨校,講師
第二作者:彭義強,男,(1964—),東麗區委黨校,高級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