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航空發展近年來成長迅速,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民航運輸國。隨著航班量的持續增長,對流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盡管目前我國流量管理水平已有顯著提高,但仍處于起步階段,有待探索。民航局空管局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并構建了空管系統三級流量管理體系,同時組建專家組,制定相應的流量管理規則和程序,并投入大量資源,建成了流量管理系統工具,但空管系統仍在積極研究探討我國流量管理工作中的局限性和不足,完善交通管理體系,制定相應的策略,提升航班運行效率。
關鍵詞: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流量控制
1引言
隨著國內航班的快速增加,航班延誤已成為公眾日益關注的民生問題之一。面對日益增多的航班,有必要用強而有效的手段來解決交通擁擠的局面[1]。因此,對于空中交通管制員來說,發展空中交通管制的意義在于適時進行必要的流量管制,以確保飛行安全。目前我國大部分空域仍由空軍控制,開展流量控制對有效保障飛行安全、合理安排航班時刻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我國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現狀
雖然我國的空中管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與先進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2.1空間自由度小
目前,空中交通流的有效控制主要是對空中交通流進行管理,空域的自由與飛行流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當空域自由度越大,空域內的流量就會越寬松,開展相應的空中交通流量控制工作就會越高效。同時,現在國內城市對間的飛行基本只有一條固定航路,航空公司選擇航路自由度較低,遇有空中擁堵時只能選擇地面等待,這也影響著航班運行效率。
2.2流量管理認識不一致
目前,空管系統各級單位都成立了流量管理部門,但每個單位對流量管理認識不盡一致。同時,在平衡“安全”與“效率”的關系上,各單位的要求也不一樣。受長期以來的慣性思維,目前流量管理仍以“離場”視角運行,各單位發布的流量管理措施還是以剛性限制為主,這直接影響著各單位的流量管理水平。
2.3流量管理各參與方水平參差不齊
現階段,影響航班運行的主要是天氣和其他空域用戶活動,流量管理決策的制定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氣象預報的準確度和其他空域用戶活動的范圍、時長等。當氣象預報準確性越高,其他空域用戶活動提前量足夠多,流量管理策略的制定就會更準確。
3提高空中交通流量管制對策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空域和航路資源,使民航飛機在同一時間、同一空域進行最優部署,使民用航空用戶的需求和空域容量相匹配,平衡供需,實現空域的最優利用,最大限度地實現空域利用民航用戶的經濟利益,符合公平、公開的原則。民航空中交通流量管理通常需要根據以下影響因素對空中交通流量進行統一管理,通常應包括空域的可用性和組成,以及民航空域的可用資源,包括航路、航路之間的交叉口,機場分布、飛行氣象資料、航空情報信息和飛行計劃預判。綜合考慮以上因素,可以做出相應的最優空中交通流管理決策[2]。
3.1數據采集和信息共享
通過大數據技術,獲取可用空域數據、計劃飛行時間數據、管制雷達航班實時動態數據、異常情況下動態飛行時間更新數據、各管制區流量管理數據甚至機場保障能力數據、航空公司執行機組數據,氣象部門以往的實時預報數據等,成為流量管理和數據挖掘在線分析處理的基礎。流量管理部門可以依托大數據系統,將最新的航班數據及時有效地反饋給管制部門、航空公司、機場安檢部門甚至所有旅客的智能移動設備。這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僅可以降低飛行安全風險,提高航班正點率,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旅客滿意度。
3.2改進空域使用
目前中國大陸只有15%左右的空域開放民航,空域開放程度嚴重不足,與發達國家90%左右的民用空域形成鮮明對比。一方面空域資源基本閑置,另一方面民航活動缺乏足夠的活動空間。由于缺乏機動空間,在沖突處理中無法靈活選擇航路和高度,整個空中交通管理系統的能力受到極大限制。在有效保密的前提下,與軍方實現可用空域數據的精確模塊化,將極大地促進雙方的發展。
3.3雷達實時動態實時更新
目前,民航管制部門(除少數使用賴斯系統的部門外)均采用國外進口的雷達系統,其核心數據來源不對外開放,導致飛行實時動態數據因指揮引導無法及時輸出,飛行中出現繞道天氣或異常返航、備降航班,無法通過交通管理協同發布獲取數據,后續航班發布的交通預測不準確。所以,通過大數據技術,可以與各控制部門的實時動態雷達協同發布數據。
3.4完善飛行計劃
在正常情況下,流量管理部門會根據天氣預報和空域使用情況的安排,對次日或當日的航班進行戰略規劃和戰術安排。然后,經過一定時期的流量管理大數據積累,經過數據挖掘算法,對長期飛行計劃進行進一步修訂,減少航班延誤或提高航班正點率。同時,流量管理部門在預測分析后可以生成第二天或隔天的動態飛行計劃,并利用大數據系統將該動態飛行計劃數據及時傳輸到各航空公司和乘客的移動設備上。既保證了正常飛行,又提高了乘客的滿意度,一舉兩得。
3.5增加備選航路
通過提前劃設城市對間的備份航路,當某機場、某航路、某區域受到復雜天氣或其他空域用戶活動,造成相關機場出現大面積航班延誤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航空公司運行機動性,提高航班運行效率,從而提高航班正常性。當然,受目前我國國情的影響,備份航路是不允許自由飛行的,必須經由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實施。
4總結
通過研究和分析中國空中交通管制的實際情況,發現與國外先進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統相比,中國的空中交通管制體系建設有待提高,規章制度有待完善,資源配置需更加合理。為了建立一個先進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統,有必要解決上述問題。同時,要加強航空管理模式,持續推進改革和創新,推動新技術應用,以不斷提高我國空中交通管制水平和流量管理水平,促進航空運輸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任鵬昌,王旭.淺談空中交通流量管制的現狀和對策[J].數字化用戶,2017,23(34).
[2]馬靜.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方法初探[J].智能處理與應用,2015.
作者簡介:杜一澤;男;1988年5月;漢族;籍貫:北京;學歷:研究生;職稱:工程師;研究方向:空中交通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