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福勝
摘要:中學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學生能從數學的角度如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體會總結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體驗解決問題的策略。這就要求教師會用“導學式”教學方法,使學生遠離被動學習環境,走向自主學習之路,學生可以在學習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發展自己的數學素養。本文簡要介紹了“導學式”教學法在中學數學教學法中的應用。
關鍵詞:中學數學;“導學式”教學法;應用
引言
“導學式”教學法是一種教學方法,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教師應根據學生現有掌握的知識和經驗選擇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活動,通過學生掌握的知識和經驗去擴展新的知識,整合學生新舊知識,推動學生成長。為了將“導學式”教學法運用到中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從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和經驗背景出發,設計合理的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發展學生的數學素養。
一、通過“導學式”方法提出問題,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探索知識的直接動力。因此,如果中學數學教師使用“導學式”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應該在上課前幾分鐘重視對學生的引導,并設計適當情景的方式提出問題,以激發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并快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例如教師在教學三角函數圖像時,教師可以利用故事或多媒體技術通過設置問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師提出問題時,應從兩個角度出發:教師授課知識和學生目前的興趣愛好,看看設置問題是否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競爭力,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探索應學知識的內容。由于使用問題來激發學生對“指導學習”教學方法的實際應用的興趣應該基于教師對學生現有學情的充分了解,因此有必要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和諧的關系。增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相互信任,使學生愿意從心底接受教師的教學和指導。同時,教師必須理解并信任學生。在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基礎上實施“導學式”教學,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通過“導學式”突破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中學數學的每一章都有重點和難點的內容,學習這些重點和難點的困難在于數學知識較強的抽象性,由于所學數學知識與學生當前的思維能力不匹配,對學生的學習造成了困難。教師在利用“導學式”教學方法時,必須將學生的形象思維與數學知識的抽象本質相結合,突出教學內容中的重點,破解難點進行教學。具體來說,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使用豐富的感知材料作為“導學”的起點,確定打破關鍵和困難的教學內容,并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和分析來理解知識。此外,為了增強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或形象化抽象知識,老師可以將生活現象作為“導學”,以加深學生對重要知識和困難知識的理解,有效結合“導學式”教學法和生活化導向教育,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教學函數的周期時,可先通過日常生活中周而復始的實例,感受周期性,加深對函數的周期的理解,突出函數的周期教學重點。又例如教師在教學復數幾何意義時,教師通過學生學過的實數與數軸上的點對應關系遷移到復數與復平面上的點對應關系,從而突破學習復數幾何意義難點。
三、通過“導學式”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數學教學活動不僅應讓學生學習知識,還應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刻意和主動的方式引導學生,以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解知識,并引導學生發展各種知識學習方法,以便學生可以從“學會”過渡到“會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數學能力。學生通過“導學式”的學習方法掌握各種知識的正確學習方法,從而提高自己的學習技能;教師應注意學習方法的提示,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經歷不同,因此他對學習方法的理解程度也不同,老師必須使用一種易于理解的方法,引導學生去理解和掌握數學學習方法,善于思考,理解概念、把握本質。例如學習向量運算及復數運算時,教師通過學生熟悉多項式乘法及實數運算遷移過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數學運算技能并最終提升“導學式”教學方法在數學教學中的價值。
四、通過“導學式”發現教學內容中的規律,培養學生的抽象素養與運算能力
與中學數學教育有關的公式、概念、法則和規則是抽象知識泛化的結果。直觀和具體的表達方式可以用公式加以總結,這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難點之一。因此,教師可以使用“導學式”教學法來實施“導學”,并指導學生總結數學定理。具體來說,包括兩個方面:首先,在概括數學概念時,老師可以通過從多個元素中提取可以反映該概念的性質和性質的元素,來指導學生進行總結,例如函數概念及立體幾何中平面定義的學習。其次,關于計算,老師可以指導總結計算的步驟和過程。每個知識點都有不同的總結方法,例如教師通過總結三角函數中兩角和、差公式的正面應用、反向應用及數列通項的各種求法等,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抽象素養和運算能力,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五、通過“導學式”發展思維能力,以便學生進行數學知識融合
在應用“導學式”教學時,教師應注意擴大學生的思維范圍,并幫助學生融合所學知識。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題目中條件是比較齊全的,答案非常明確。在正常情況下學生對習題的第一反應就是尋找正確的答案。在這種背景下,學生形成了心理環境。就是說,只要能獲得正確的答案,就不會進行深入的練習。為了打破學生思維的局限性,教師可以在“導學式”設計開放式練習,以幫助學生擴展思想,學習不同的解題方法,并正確地使用這些方法來解決數學問題,并實現知識的有效整合和知識的靈活運用,有利于開拓學生視野。例如學習正、余弦定理應用及立體幾何中有關平行與垂直問題,教師可設計開放式練習。從平面解析幾何的學習,讓學生加深坐標法下幾何與代數統一性的認識;在運用代數方法研究幾何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形結合思想,拓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視野。
結語
“導學式”的教學方法是一種符合現代中學生數學學習教學需求的教學方法。可以說,在提高學生對中學數學學習的興趣與能力方面等起著重要作用,同時,也使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能有效實現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小璐.初中數學教學中“導學式”教學法的應用探究[J].數學教學通訊,2020(11):9.
[2]吳曉娟.關于“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探討[J].中國農村教育,2019(32):50.
[3]賀前斌.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研究——論導學式教學法的運用[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6(8):16.
(福建省仙游縣第二中學 福建仙游 3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