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克柱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內容的多元化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學生進行全面發展的培養。因此在現今初中教學內容的設計過程中,物理學科所占的比重越來越突出。但是出于物理學的本質而言,初中的物理對于學生來說往往過于的抽象和復雜。所以,這也就使得許多初中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效率并不明顯。基于此,在順應新教育要求的背景之下,為了從根本上激發初中生對于物理的學習熱情,自制教具的創新教育手段被逐步孕育而生。
關鍵字:自制教具;初中物理;實踐研究
時代在改變,人們的觀念和想法也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在目前新教育思想的影響下,眾多教學者開始逐漸意識到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僅要掌握書本上的固有知識,更為重要的是要學會理論結合實際的進行實踐應用。而自制教具的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的教育當中,不僅可以引導學生自己主動思考和發現問題,還可以幫助初中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樹立完整的知識邏輯體系。
(一)在當前初中的物理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老師過于支配學生的想法,學生學習缺少獨立性
在過去的傳統教學模式中,我國的教學事業一直堅持以老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而學生只能一味的聽從和順從老師的各項教學命令以及教學安排。長此以往也就使得絕大多數的初中物理教師也已經習慣于在課堂選擇性的忽視學生的獨立性,從而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不斷的支配學生進行物理知識的學習。而對于初中生來說,在這種學習模式之下,只會使得他們的物理學習越來越缺少自主性,進而變成一個學習的“機器”只知道去不斷的依附于老師。
2、自制教具的教學環境不夠創新,難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性質在本質來講本身就不同與數學,語文類的學科。這主要就是因為物理是一門十分要求學習者動手能力的科目之一。因此,在對初中生進行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從根本上提高初中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就顯得十分有必要性。但是,縱觀大部分的初中物理教育課堂而言,許多教師還是會不由自主的為學生營造一種過于“應試化”的學習氛圍,從而導致初中物理課堂中缺少一定的創新性,繼而使得很多初中生對于初中物理的學習興趣都比較低下,遇到學習中的困難都會第一時間選擇“放棄”。
(二)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1、通過自制教具設計物理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
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不斷發現新知識并把新知識轉化為自己所擁有的一個過程。因此,在學習的階段里,就需要學生具備不斷發現和探索未知事物的能力。所以,在初中的物理教學過程中,就更加需要教師以新型的自制教具的教學方法來為學生擴充視野,激發他們對于物理問題的探究意識。
例如,當老師在教授學生有關“物體浮力”的相關知識時,老師可以在正式講課之前先準備一些細線,氣球,塑料瓶和小木塊等常見物品,接著以這些物品為學生進行自制教具的實驗操作。首先用一只手扶住瓶子,用另一只手壓住氣球,此時學生很容易便會發現氣球出現上浮的情況。這時老師在及時的對學生進行問題的補充“如果把氣球換成小木塊,會出現類似的情況嗎?”并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際操作,從而以此激發初中生的探究欲望,使其帶著問題更好的投入接下來的物理課堂學習當中。
2、在自主自制道具的基礎上,給予學生自由施展想法的空間
在當前的教學觀念中,學生才是課堂真正主體的地位已經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廣泛認可和重視。因此,在現今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正在積極主動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而通過自制道具的教學手段不僅可以給予學生充足的發揮空間,還可以幫助他們實現理論結合實際的有效運用。
例如,當老師帶領學生進行“摩擦生電”這部分知識的學習時,因為大家都知道的是知識來源于生活中的點滴,繼而老師可以用一些引導性的話語幫助和啟發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從而使得學生發現生活中關于“摩擦起電”的生活實例。以頭發為例,許多學生應該都會有同樣的感悟,在冬天許多人的頭發都會出現所謂的“炸毛”現象,而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電”。這時,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己發揮想象進行教具的自制,如通過尺子和頭發進行摩擦,進而使得尺子可以吸引起紙屑等等。在這種教學方式之下,既可以增加初中生對于知識的實際掌握能力,又可以培養學生對于知識的運用和思維的開拓。
3、初中物理是一門實驗性非常強的學科,很多物理現象只有通過實驗操作才能夠展現出來,但是很多初中物理實驗內容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復雜性,在課堂操作過程中可能會影響教師與學生的生命安全,或者過于復雜浪費大量的課堂時間,
比如,在“通過做功增大內能”的物理實驗中,教師需要在后玻璃中放入一團含有乙醚的棉花,然后用活塞把瓶子封住,這時候瓶子里的棉花就會出現燃燒現象,但是在做這個實驗的時候,很難成功,如果教師拍活塞時用力過猛或者速度比較快,瓶子很有可能出現爆炸的現象,很多教師與學生對這個實驗有著很大的畏懼感,往往都是通過口述的形式來讓學生明白物理實驗步驟,這時候教師就可以自制教具,開展物理簡易實驗,在瓶子中放入一團棉花,其次,在放入棉花之前,一定要讓更多的空氣流入瓶子中,最后在壓活塞的時候,一定要速度快并且用力要小,通過改變教材實驗內容,自主探究物理實驗內容,達到一個最為理想的物理實驗教學效果,同時也縮短了物理實驗時間,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探究問題、思考問題,加深記憶與理解。
結束語
通過許多的教學實例可知,在新教育的指引下,通過自制教具的教育方式對于初中生提高自身的物理學習能力來說是一種十分具有前瞻性的方式之一。因此,在初中的物理課堂當中,就更加離不開教師對此方法的靈活運用和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婷妍.初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中運用自制教具的現狀調查[D].河南師范大學,2017.
[2]張瑛.農村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自制教具的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7.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第四中學 河北省大城 06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