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靜 張潔
摘要: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社區治理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社會和諧穩定,構建新型基層社會治理體系需要各方聯動、持續創新。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社區治理目前已經取得一定程度的發展成果,基層社區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重大作用,但在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社區治理、制度建設、社會組織培育與發展以及防控應急等方面還存在著許多問題,論文從社區治理的現狀入手,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
關鍵詞:社區治理;社區;居民參與;多元主體
一、社區治理的必要性
作為城市基層社會組織形式之一的社區,它在城市社會的發展中地位不可撼動,社區在居民行使自治權力、協調矛盾糾紛、促進鄰里關系等方面起著承接居民與黨委政府間的橋梁作用,社區直接面對居民百姓,社區工作是最基層、最基礎的工作。只有每一個社區都不斷發展完善,并不斷提升社區之間的一致性與協調性,我們的社會更甚于人類社會的發展道路才能更加持久與和諧。社區治理在社會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因此必須加強對基層社區的治理
二、我國社區治理存在的挑戰
近年來我國的社區建設取得較大進步,相比之前,居民更加積極的參與文化政治、經濟活動,社區日益成為居民開展學習、生活、休閑、養老的重要場所。盡管我國社區治理已實現大跨步,但目前仍存在諸多問題,尤其是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對社區治理存在的問題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目前我國社區治理在居民參與、制度行政化、社會組織發育不良等方面存在一定問題,具體如下。
(一)居民參與度低
目前,由于我國社區的發展方法欠佳,在此背景下,居民對社區治理的參與度較低,社區內居民的凝聚力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社區民認為社區的管理和建設是社區領導者和政府的責任,在這種意識會對居民參與社區治理參產生消極影響,不利于共治共建共享社會治理體系的形成,也不利于居民維護自身的權益。
(二)制度行政化
我國社會各方面在不斷前進、發展著,社區治理現代化也是如此,但一些影響提升社區治理水平的問題仍沒得到解決。作為基層自治組織的居委會,在工作中面臨著許多困擾,它既要代表居民的利益,讓居民行使自己的自己權利、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又要根據上級安排開展諸多行政性工作。在這種狀況之下,居民對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會受到嚴重打擊,不利于社區長期的和諧穩定發展。
(三)社會組織發育不成熟不完善
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和必要條件是多主體參與社區治理,這個參與應是共同參與,作為多元主體之一的社會組織,應在其中發揮作用。目前我國治理結構正由"街居制"轉向"社區制",社會組織的發展壯大對去行政化有著重大意義,有利于推動實現社區和政府雙向良性互動,從而推進我國基層社區治理變革。相較之前,我國社會組織有了質的飛躍,但相比于社會發展的需要,社會組織仍存在力量薄弱、成熟度不夠的問題。
三、改善基層社區治理狀況的對策
1.發揮基層政府在社區治理中的責任擔當
基層政府要明確在社區治理中的管理責任與組織責任?;鶎诱捅仨毭鞔_社區的功能定位,在厘清政府與社區間管理關系的基礎上,明確政府對社區的管理責任在于組織社區管理、為社區提供相應管理服務,從而提升社區治理水平。
2.為居民提供交流平臺及管理社區的機會。
在我國,一切活動必須合規合法,居民參與社區管理也是如此,各項參與活動要符合國家法律規定,社區也應積極地為居民設立公共平臺,如社區事務交流小組、社情民意反映小組、社區事務商議小組等,讓居民能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為社區治理建言獻策。
3.發揮市場在社區治理中的作用
社區治理需要多元主體參與,市場是其中一個重要力量。市場在社區治理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服務供給"方面,由于市場具有逐利本性,因此要由政府負責對市場主體的管理和引入,確保市場主體參與社區治理的規范與有序。與此同時,要充分發揮物業公司的作用,多舉辦活動號召居民關注社區狀況以及提升本社區的凝聚力。
4.發揮非政府組織的作用
非政府組織在如今社會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政府在運作過程中,很多時候發揮的是宏觀調控的作用,政策的發布難以根據社區不同加以區別制定,這種時候,就需要非政府組織來彌補政府宏觀調控的不足。它可以深入社區,深入居民內部,從而直接的了解居民最根本的需求,在居民需求的基礎上來協調各方資源、與各方進行溝通。社區建設要依靠各方力量,非政府組織要在政府宏觀調控下,整合各方資源,協調各方權益,發揮好政府和營利組織的中介作用,更好地服務居民服務社區建設社區。
5.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
在任何時候都要堅持黨的領導核心,堅持黨領導一切,社區治理工作要堅持黨的領導。推進基層社區治理,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要帶領群眾貫徹落實黨的方針和政策,確保社區治理在正確政治方向的進程中前進。黨的領導應在社區治理的全過程。只有基層黨組織建設好,政策才能應用到實處、落實到實處。
6.提升社區工作人員能力和素質
社區工作人員作為基層工作的開展者,其素質、能力水平的高低,對社區治理水平的提升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要通過提升社區工作人員的水平來提升社區治理能力。
首先,要發展壯大基層社區治理力量,基層社區工作人員的選拔要遵循公開、公平的原則,吸引優秀人員進入社區,與此同時,要鼓勵高素質的人員、大學生等人員積極加入社區居委會,積極為社區建言獻策。
其次,要提高社區工作者的待遇,在經濟社會,薪資待遇水平很重要,要增加社區工作者的工資待遇,以保證工作人員愿意留在社區工作,為社區工作的開展提供足夠的人員保障。
最后,要不斷提升社區工作人員的能力,提升其專業化水平。社區工作人員要積極參加各種職業相關的資格考試以及學歷水平提升,不斷提升綜合能力,提升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郭海亮.拉薩市城關區社區治理模式的選擇及完善社區治理的對策建議[D].西藏大學,2009.
[2]夏建中.治理理論的特點與社區治理研究[J].黑龍江社會科學,2010(02):125-130+4.
[3]馬全中.中國社區治理研究:近期回顧與評析[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38(02):93-104.
[4]孟范利.我國目前城市社區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J].學理論,2012(04):29-30.
[5]李東泉.中國社區發展歷程的回顧與展望[J].中國行政管理,2013(05) :77-81.
[6]葛龑奇.“互聯網+”背景下的社區治理模式探索[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0,23(04):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