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黑惡勢力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不和諧因素,面對鄉村振興的新形勢、新任務,必須加大農村掃黑除惡力度。針對當前預防和遏制農村黑惡勢力犯罪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進一步預防和遏制農村黑惡勢力犯罪的意見和建議,以推進平安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
關鍵詞:農村;黑惡勢力犯罪;預防遏制
2021年中央1號文件為促進鄉村振興,提出要深入推進平安鄉村建設,建立健全鄉村振興地區掃黑除惡常態化機制。農村黑惡勢力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不和諧因素,面對鄉村振興的新形勢、新任務,必須肅清農村黑惡勢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一、當前預防和遏制農村黑惡勢力犯罪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個別基層部門對農村掃黑除惡工作重視程度不夠足
雖然三年多來的嚴打黑惡勢力行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個別基層部門認為農村黑惡勢力已基本消除,產生了樂觀思想,對農村掃黑除惡工作重視程度比原來有所下降,如一些部門滿足于專項斗爭的成果,還沒來得及深入研究農村鄉村振興背景下系統治理和根源治理的問題,對農村黑惡勢力犯罪日常監管、反腐跟進,回頭評查等配套舉措跟進不夠;有的只做表面功夫,不去追究深層次犯罪及關聯犯罪;單純追究當事人責任,不愿意深挖黑惡勢力幕后的保護傘;個別基層辦案民警有時對犯罪案件存在偷懶行為,利用權力濫用調解手段,為圖省事或者受人之托,經常一賠了事,使得黑惡勢力膽大妄為 。
(二)個別基層有關部門對農村黑惡勢力合力預防和遏制力度不夠大
農村黑惡勢力關系盤根錯節,犯罪手段趨智能化和隱蔽化。成立的基層打擊黑惡勢力領導小組多為臨時組建,對于如何與農村黑惡勢力周旋以及打擊農村黑惡勢力仍存在經驗不足、策略不當的問題。一些農村黑惡勢力組織嚴密,有的背后有官員撐腰,取證工作難以順利開展,無法將黑惡勢力徹底瓦解。對黑惡勢力的打擊需要基層各部門之間緊密合作,但基層各相關部門之間時常出現配合不協調的現象。如從政府部門之間來看,有不少政府部門認為,掃黑除惡僅是公安機關的職責,市場監管、稅務、文化等行政執法機關以及金融機構之間,基層組織之間還缺乏針對黑惡勢力犯罪特點和規律的專項工作機制。從基層政法機關之間來看,有的公安機關與檢、法機關的溝通意識不強、工作協作不密切,單打獨斗,影響了案件偵辦。從公安內部之間來看,基層公安機關內部各警種之間協作配合有時不夠緊密,這也影響了打擊的力度和效果。
(三)部分農村掃黑除惡的氛圍不夠濃
農村掃黑除惡氛圍不濃主要體現在:部分農村群眾正氣不足,存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觀念,不敢向黑惡勢力作斗爭,有的甚至受到了黑惡勢力的侵犯也忍氣吞聲,不報案,不作證。一些農村地區普法宣傳教育形同虛設,沒有對村民進行系統的法制宣傳教育,村民法制觀念淡薄,從而易產生涉黑涉惡違法犯罪行為。部分村民有糾紛或者人身受到侵害時,依法維權能力不強,因擔心周期長、執行難的問題而放棄通過訴訟途徑解決問題,選擇由黑惡勢力組成的“了難公司”幫其解決。隨著基層政權的穩固,黑惡勢力向基層干部滲透的現象大大減少,但仍有極個別基層干部在利益的驅使下淪為黑惡勢力的保護傘。
(四)個別基層部門對行業監管不夠力
由于一定程度上出現了行業監管真空,農村黑惡勢力有空可鉆,或是通過采取直接、間接地暴力阻工手段壟斷一些行業,或是通過收取保護費、管理費等方式向業主收取非法利益,實施敲詐勒索。另外,對重點人員監管幫教轉化乏力,在刑釋人員幫教轉化、重點人監管控制、失足青少年等高危群體的教育引導等方面,幫教措施落實還不夠到位,工作效果不夠明顯,沒有真正形成打防管教聯動、社會齊抓共管、群眾積極參與的局面,讓黑惡勢力有空可鉆。
二、預防和遏制農村黑惡勢力犯罪的幾點建議
(一)堅定農村掃黑除惡決心,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各級黨政部門必須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大局出發,從黨的建設和政權建設的高度出發,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將農村掃黑除惡斗爭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和民心工程來抓,切實加強領導,支持和保證農村掃黑除惡工作順利開展。特別是要求基層政法機關要充分認識到打擊農村黑惡勢力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及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的作用,充分認識到黑惡勢力都有一個滋生、蔓延、發展、演變的過程,將黑惡勢力消滅在萌芽狀態。
(二)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筑牢防黑防惡堤壩
要從根本上預防和打擊農村黑惡勢力犯罪,就必須加強和鞏固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的基層組織的建設。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必須規范村民基層組織班子建設,把靠得住、有本領、群眾認可的人才選拔到領導班子并監督管理好;規范村委會選舉機制,及時發現不正當選舉行為;規范權力運作機制,避免農村基層組織成為個人為非作歹的工具;規范農村集體財產管理機制,杜絕中飽私囊的現象;加強情況報送制度,對涉黑涉惡線索村(支)兩委要及時向上級報告。
(三)強化基層基礎工作,實現農村綜合治理
調動全社會力量參與黑惡勢力犯罪的預警、預防,要建立匿名舉報、有獎舉報機制,要對經查實的舉報人給予一次性獎勵。加強農村矛盾糾紛調處工作,將更多的矛盾和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不給黑惡勢力插手留下空隙。重視刑釋等重點人員的幫教工作,降低重新犯罪率。加強農村治安防控體系建設,通過鄉鎮“天網”工程的建設完善,群防群治等治安輔助力量的建設,落實多方參與的網絡化巡邏防控。加強 “一村一輔警”建設,充分調動駐村輔警的工作積極性。要充分調動基層部門多手段形成掃黑除惡合力,齊抓共管、綜合治理。將掃黑除惡列入農村普法內容,特別要提高農村青少年法律意識。將抵制參與、支持、資助黑惡勢力納入村規民約,促使良好村風民風的形成。
(四)加強部門之間通力配合,強化預防打擊職能
加強公檢法之間的協作配合,建立公檢法聯動工作機制,提高打擊的質量和效率。公安機關與紀委監委機關要實現涉黑涉惡線索的雙向移送和辦案反饋,深挖幕后保護傘。各政府職能部門要明確對農村生產、生活重點領域的監管職務,使得農村黑惡勢力無法在這些行業和領域獲取非法利益。要強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工作,深挖細查串并打擊,形成各職能部門聯合作戰的局面。農村可適當借鑒城市掃黑除惡聯合作戰的相關經驗,制定一套農村獨特且精準的基層各職能部門之間通力配合的方法。
(五)加強網絡化防控,實現信息共享同治
在傳統摸排調查的基礎上,辦案機關要采取技偵、網偵、指紋比對、DNA鑒定等技術手段,綜合運用“天網”系統、警務綜合系統、大情報系統等信息化手段協助開展偵查,提高偵辦的能力和水平。開發動態監控、協同辦案、聯動銜接等功能模塊,成立農村黑惡勢力犯罪案件和人員基礎數據庫,做到城鄉社區網絡化服務管理平臺、政法信息平臺等協同治理。要重點關注黑惡勢力易產生的領域或行業,做到實時監測并進行預處理。各部門積極構建專項特情搜集機制,建立黑惡犯罪情報庫,實現信息共享,在第一時間發現涉黑涉惡人員和可疑資金往來。
(六)創新和完善工作機制,保障掃黑除惡長效長治
建立掃黑除惡與反腐敗高度融合機制。實行一案三查,即有案必查,嚴格責任倒查,查處涉黑惡勢力的保護傘。用好異地用警、異地辦案機制。應推廣和用好異地用警、異地辦案的工作方法,減少辦案阻力,提高辦案效率。加強行政保障機制,基層行政執法機關設立機構、人員、編制、職責、隸屬關系明確的掃黑除惡專門職能機構。將農村掃黑除惡列入基層黨委、政府鄉村振興政績考核內容。在行業監管層面,構建長效“協同防黑治黑”機制,建立行業部門與掃黑除惡專門機關內部聯絡溝通機制。構建對黑惡勢力及其保護傘、資助人員及其他因涉黑惡受到嚴重黨政紀處分的人員,納入失信人名單機制等。
作者簡介:譚禮塘(1974.07--),男,漢族,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人,湖南郴州市委黨校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農村法治建設。
(郴州市委黨校 湖南郴州 4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