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南苑

摘要:目的:研究針對性護理干預用于預防PICC穿刺置管術后血栓的價值。方法:2020年1月-2021年6月本院接診PICC穿刺置管術病患76例,隨機均分2組。研究組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對比置管時間等指標。結果:針對靜脈血栓發生率,研究組2.7%,比對照組18.42%低,P<0.05。針對操作時間與置管時間,研究組分別是(29.14±3.69)min、(167.34±12.59)d,優于對照組(34.58±4.16)min、(148.37±11.27)d,P<0.05。針對一次穿刺成功率,研究組97.37%,比對照組81.08%高,P<0.05。結論:于PICC穿刺置管術中用針對性護理干預,利于操作時間的縮短,靜脈血栓的預防,置管時間的延長,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提升。
關鍵詞:PICC穿刺置管;預防效果;針對性護理干預;血栓
目前,PICC也就是外周靜脈穿刺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具有置管時間長、操作簡便與穿刺成功率高等特點,可減輕患者痛苦,并能對其外周血管進行有效的保護,但容易引起靜脈血栓這種并發癥[1]。本文選取76名PICC穿刺置管術病患(2020年1月-2021年6月),旨在分析針對性護理干預用于預防PICC穿刺置管術后血栓的價值,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20年1月-2021年6月本院接診PICC穿刺置管術病患76例,隨機均分2組。研究組女性13例,男性15例,年紀在45-80歲之間,平均(56.57±4.23)歲。對照組女性12例,男性16例,年紀在46-80歲之間,平均(56.21±4.46)歲?;颊哔Y料完整,精神正常,意識清楚,無藥敏史。2組年紀等資料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排除標準[2]
(1)肝腎疾病者。(2)凝血機制障礙者。(3)淋巴管回流障礙者。(4)嚴重心臟疾病者。(5)接受過抗凝藥物治療者。(6)精神病者。(7)過敏體質者。(8)意識障礙者。
1.3方法
2組常規護理措施:病情監測、用藥干預和基礎護理。研究組配合針對性護理干預:(1)定期組織護士進行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培訓,包括PICC導管維護和置管操作等,以不斷提高護士操作技能,確保一次性穿刺成功,以免因反復穿刺對血管內膜造成損傷,進而增加了患者發生靜脈血栓的幾率。(2)穿刺時,首選貴要靜脈,盡量不選頭靜脈。積極安撫患者負性情緒,用溫暖的語言鼓勵患者,消除患者對于穿刺的恐懼感。也可指導患者做深呼吸運動,讓其身體放松,便于穿刺。置管成功后,抬高患者患肢達到20-30°,并予以其局部熱敷處理,做好患肢保暖工作。(3)指導患者做松握拳頭、抬高手臂與活動手腕等動作,注意觀察患者身體反應,若患者出現惡心、憋悶與呼吸不暢等情況,需立即處理。仔細觀察患者患肢情況,包括皮膚顏色、動脈搏動與皮溫等,耐心詢問患者身體感受,若患者主訴局部組織腫脹與疼痛,應警惕靜脈血栓,此時,需立即對患者進行相關的檢查,以明確診斷,對于確診靜脈血栓形成的病患,需立即對其施以溶栓治療。(4)借助視頻與圖片等,為患者講述PICC穿刺置管術的知識,告知術后血栓形成的原因、臨床表現和危害性等,以加深患者對血栓的認知程度。認真解答患者疑惑,打消其顧慮。(5)積極與患者溝通,了解其心理訴求,幫助患者解決心理問題。為患者播放舒緩的樂曲,促使其身體放松。教會患者如何調整心態,包括暗示療法與冥想等。
1.4評價指標
統計2組靜脈血栓發生者例數,記錄操作時間與留置時間,觀察穿刺情況。
1.5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經SPSS20.0,t對計量資料()檢驗,χ2對計數資料[n(%)]檢驗。若P<0.05,提示差異顯著。
2結果
2.1靜脈血栓發生率分析
針對靜脈血栓發生者,研究組1例,占2.7%;對照組7例,占18.42%。研究組比對照組低,X2=7.1058,P<0.05。
2.2置管情況分析
針對操作時間,研究組比對照組短,P<0.05。針對置管時間,研究組比對照組長,P<0.05。如表1。
2.3一次穿刺成功率分析
針對一次穿刺成功者,研究組37例,占97.37%;對照組30例,占81.08%。研究組比對照組高,X2=7.2151,P<0.05。
3討論
臨床上,PICC置管乃比較重要的一種中心靜脈置管技術,具有安全性高與成功率高等特點[3],但患者在置管期間也容易出現靜脈血栓等問題,進而對其療效造成了影響,若情況嚴重,也可導致患者的死亡,危害性非常大[4]。相關資料中提及,PICC置管后靜脈血栓的發生與尖端位置、導管材料、患者凝血功能狀態與導管直徑等因素都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5]。為此,醫院有必要做好患者PICC置管期間的護理工作。
針對性護理干預涵蓋以人為本理念,可將患者放在主導地位,從認知、病情、心理和置管等方面入手,對其施以專業化、細致性的護理,以減少其靜脈血栓形成的幾率,從而有助于確保其療效,提高置管安全性[6]。做好護士的培訓工作,可提高其綜合素質與操作技能,讓護士能夠更好的服務患者,并能提高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的幾率。此研究,在靜脈血栓發生率上,研究組比對照組低,P<0.05;在操作時間與置管時間上,研究組優于對照組,P<0.05;在一次穿刺成功率上,研究組比對照組高,P<0.05。
綜上,PICC穿刺置管術用針對性護理干預,利于靜脈血栓的預防,操作時間的縮短,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提升,及置管時間的延長,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1]蔣彩華,孫筱虹,丁華芹.針對性護理干預對PICC穿刺置管術后血栓的預防效果[J].臨床護理雜志,2021,20(1):77-79.
[2]方妍.惡性腫瘤化療患者PICC置管術后靜脈血栓的形成原因及分析[J].世界臨床醫學,2018,12(2):108-109.
[3]梁娟,章美華,潘麗雅.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急性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靜脈血栓形成的影響[J].血栓與止血學,2017,23(5):879-880,882.
[4]姚雪蓮,廖志云,冷金華.針對性護理干預在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PICC置管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9,30(8):1390-1392.
[5]劉麗娥.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PICC患者靜脈血栓形成的影響[J].醫療裝備,2019,32(6):147-148.
[6]韓愛玲.腫瘤化療患者PICC置管后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以及護理干預效果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1(7):1146-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