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華 劉梟鵬 余曉奧 宋新月





摘要:本文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三維CFRP切削模型,探究了不同角度下CFRP的切削機理及切屑形成過程,仿真結果發現:切削0°CFRP時,當刀具接觸到工件時,刀尖前端的材料最先被破壞,并沿纖維方向開始產生裂紋。切削45°CFRP時,邊緣材料發生整體彎曲,但彎曲方向有所不同。切削90°CFRP時,隨著刀具的進給,沿纖維方向的裂紋不斷產生,裂紋沿著纖維方向不斷向工件外圍蔓延,在刀具前刀面的推擠作用下形成切屑。切削135°CFRP時,當刀具還沒有實際接觸到后續材料時,就已經有部分材料達到失效強度而被刪除。
關鍵詞:CFRP切削;有限元建模;材料成型;失效機理
1引言
碳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CFRP)因具有高比強度和比剛度的特性而廣泛應用于汽車及航空等領域,但該材料由于其自身特性在二次加工過程中很容易形成缺陷 。Arola和Ramulu[1-3]采用有限元對CFRP進行正交切削仿真,模型中考慮了刀具的各個角度以及刀具與工件間的摩擦,仿真結果驗證了數值模擬對切削力具有預測性。秦旭達[4]等針對復合材料正交各向異性的特點,基于Hashin失效準則[5,6]建立CFRP單向板纖維鋪層二維正交切削宏觀模型。雖然秦的模型對研究CFRP切削具有參考意義,但模型將材料設置成殼體,與實際存在一定差異,同時基于二維構造的模型在分析過程中難免存在偏差,很難預測切屑在立體條件下的形態。
為探究宏觀尺度下CFRP的破壞機理,本文選用Abaqus仿真軟件建立等效均值(EHM)模型,同時基于Hashin失效定義纖維拉伸破壞,纖維壓縮破壞,基體拉伸破壞以及剪切破壞等參數,對CFRP模型進行四種典型角度(0°、45°、90°、145°)直角切削仿真,揭露宏觀條件下CFRP的破壞過程以及切屑的形成機理。
2模型建立
為真實還原UD-CFRP結構特征,模型采用疊層方法獲得,每層厚度6um,共計6層,層與層之間采用內聚力單元連接,內聚力單元采用界面內聚力屬性,這是一種基于牽引-分離法則的內聚力行為,這種零厚度的內聚力單元更能反映CFRP各個層別間的真實屬性,模型如圖2.1所示。模型尺寸大小為500μm×150μm×36μm,工件底部和兩端施加完全固定約束,網格類型為C3D8R(8節點減縮積分單元,自動沙漏控制),生成方式為結構性(Structured)四邊形(Hex),單元大小為5 μm,在宏觀切削仿真過程中不考慮溫度的影響。
為真實模擬UD-CFRP結構,模型采用疊層方法獲得,每層厚度6um,共計6層,層與層之間采用內聚力單元連接,內聚力單元采用界面內聚力屬性,這是一種基于牽引-分離法則的內聚力行為,這種零厚度的內聚力單元更能反映CFRP各個層別間的真實屬性,模型如圖2.1所示。模型尺寸大小為500μm×150μm×36μm,工件底部和兩端施加完全固定約束。
刀具為三維實體模型,厚度為40 μm,刀具前角25°,后角10°,刀尖圓角2 μm,切深為50 μm。為了在仿真過程中達到穩定切削并得到切屑,動態增量時間步長設為4.5e-4s,由此得到的切削長度為282 μm,切削長度符合形成切屑條件。由于不考慮刀具變形及磨損對切削變形影響,因此刀具設置為剛體,為了通過網格排布來形成刀尖圓弧,刀尖處應進行網格加密。
3模型本構
在切削過程中,為了定義纖維拉伸斷裂、纖維壓縮屈曲、基體在橫向拉伸和剪切下的斷裂、基體在橫向壓縮和剪切下的壓潰等失效模式,使用Hashin失效準則以及相應的損傷演化理論對材料失效進行判定。本構模型使用線彈性本構,不考慮材料塑性變形的影響,由于宏觀UD-CFRP具有正交各向異性的特點,若用1方向表示纖維方向,2、3方向表示垂直于纖維方向,則其應力應變關系可表示為:
CFRP材料參數如表3.1所示。
4宏觀CFRP切削機理研究
0°纖維角度宏觀CFRP切削過程如圖3.1(a~b)所示,當刀具接觸到工件時,刀尖前端的材料最先被破壞,并沿纖維方向開始產生裂紋,這是由于纖維具有正交各向異性特征,沿纖維方向的拉伸壓縮強度與垂直于纖維方向強度相差極大,因此當工件受到前刀面的擠壓作用時,垂直于纖維方向的材料最先被破壞,裂紋持續擴展,當被刀具擠壓到一定程度時,材料的最下層面會產生層間分離,材料在前刀面的推擠作用下被“掀起”,如圖3.1(a)所示,掀起的部分在刀具的推擠作用下發生彎曲,當材料達到彎曲極限時材料被折斷從而形成切屑如圖3.1(b)。
45°纖維角度宏觀CFRP切削過程如圖3.2(a~b)所示,當刀具接觸工件時,可從圖中清楚的觀察到應力沿纖維方向分布,在前刀面的作用下材料被“頂起”,邊緣材料發生整體彎曲,但彎曲方向有所不同,刀尖處沿纖維方向至材料邊緣處向內彎折,而靠近前刀面處材料則向外彎折,此時材料與刀尖接觸部位開始產生裂紋,如圖3.2(b)所示。隨著刀具的進一步進給,裂紋沿纖維方向不斷擴展,最終延伸至材料邊緣,此時材料整體分離形成塊狀切屑,如圖3.2(b)所示。
90°纖維角度宏觀CFRP切削過程如圖3.3(a~b)所示,由圖可知當刀具接觸到工件時,其切屑在前刀面的推擠作用下沿纖維方向產生裂紋,同時可以觀察到界面相已經脫粘,材料在形成切屑前就已經發生分層現象,且應力主要沿纖維方向分布,如圖3.3(b)所示。隨著刀具的進給,沿纖維方向的裂紋不斷產生,裂紋沿著纖維方向不斷向工件外圍蔓延,在刀具前刀面的推擠作用下形成切屑,其破壞形式主要以壓碎為主,斷裂的切屑沿纖維軸垂直方向從切削區域流出。
135°纖維角度宏觀CFRP切削過程如圖3.4(a~b)所示,由圖可以看出,當刀具剛剛接觸工件時既已開始形成切屑,由于135°為逆纖維方向角,因此根據刀具與工件接觸部位局部放大圖可清楚的觀察到,在前刀面的作用下,材料被“掀起”折斷從而形成切屑如圖3.4(a)所示。隨著刀具的進一步進給,由圖3.4(b)可以觀察到,當刀具還沒有實際接觸到后續材料時,就已經有部分材料達到失效強度而被刪除,這說明材料的破壞并不完全是由刀具的切削而引起的,大部分的材料在刀具切削的過程中被破壞,少量的材料則是因為在刀具的擠壓作用下被破壞。
5結論
本文利用有限元法,通過建立三維CFRP切削模型,探究了不同角度下CFRP的切削機理及切屑形成過程,通過仿真結果發現:切削0°CFRP時,當刀具接觸到工件時,刀尖前端的材料最先被破壞,并沿纖維方向開始產生裂紋。切削45°CFRP時,邊緣材料發生整體彎曲,但彎曲方向有所不同,刀尖處沿纖維方向至材料邊緣處向內彎折,而靠近前刀面處材料則向外彎折。切削90°CFRP時,隨著刀具的進給,沿纖維方向的裂紋不斷產生,裂紋沿著纖維方向不斷向工件外圍蔓延,在刀具前刀面的推擠作用下形成切屑。切削135°CFRP時,當刀具還沒有實際接觸到后續材料時,就已經有部分材料達到失效強度而被刪除。
參考文獻
[1]Arola D, Ramulu M . Orthogonal cutting of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s: 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 1997, 39(5):597-613.
[2]Ramesh M V, Seetharamu K N, Ganesan N, et al. Analysis of machining of FRPs using FE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 Manufacture, 1998, 38(12):1531-1549.
[3]Arola D, Sultan M B , Ramulu M.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f Edge Trimming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J].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 Engineering, 2002, 124(1):32-41.
[4]秦旭達,李永行,王斌,等.CFRP纖維方向對切削過程影響規律的仿真研究[J].機械科學與技術, 2016, 35(3):472-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