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
摘要: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歷史目標的達成,黨和國家將接下來的工作重心轉向農村振興,三農問題成為了黨和國家重點關注的對象。在這樣的時代背景條件下,農業經濟發展勢必要迎來新突破,而電子商務的興起為農產品的銷售提供了新途徑,通過電子商務農產品銷售得到了新的發展,使農產品的銷量不斷提升農村經濟收入水平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升,進而使農產品電商模式推動了農業經濟發展。本文就我國目前農業經濟發展現狀以及農產品電商模式作為切入點,對農產品電商對農業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農業經濟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促進作用
農業自古以來就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為了實現我國經濟騰飛及綜合實力的提高。我國一直在探索農業發展道路,并在農業科技、經濟和社會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黨的十九大以來,將農村振興和三農問題作為黨中央的工作重心,農村經濟發展要想越上一個新臺階農產品的電子商務就成為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1農產品電商模式
農產品電子商務主要有五大模式。五種不同模式各有優劣,農產品電商企業家選擇經營哪種模式,根據銷售哪種農產品,根據農產品特征,如運輸需求、產品保鮮需求等選擇合適的電商模式。對于農產品電商的發展,營銷、產品、服務五個方面是重要的推動力,不同型號的農產品電商可以選擇不同的推動力作為核心競爭力。
1.1 C2B/C2F模式
C2B/C2F模式,即消費者定制模式。在這種模式下,農戶按照會員的要求生產相應數量、品種的農產品,然后通過家庭配送的方式配送給會員。該模式的運作過程有四個步驟:第一,農戶農業種植和飼養形成規模;第二,農戶通過互聯網平臺傳播農產品信息,招收會員;第三,會員預訂產品,形成訂單;第四,農戶按訂單進行生產和配送。 該模式的主要利益來源于收取會員費,是按單生產,因此經營風險小,但市場發展空間有限。
1.2 B2C模式
B2C模式是當前的主流模式,即從商家到消費者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經紀人、批發商和零售商通過互聯網平臺向消費者銷售農產品。主要利益來源于產品銷售利潤、平臺進站費用等,B2C模式扮演中介角色,無需承擔壓迫商品的風險,但平臺流量、供應鏈要求較高。
1.3 B2B模式
B2B模式,就是從商家到商家的模式,這種模式主要為中小農產品批發和零售商提供便利,節省其采購和運輸成本。利潤主要來源于產品購買批發的差額利潤。B2B模式的優勢是能夠鏈接供應鏈的上下游,發展空間大,但對平臺流量、供應鏈、信息服務的要求高。
1.4 F2C模式
F2C模式又稱農場直接供給模式,是農戶通過互聯網平臺直接向消費者銷售農產品的行為。利潤主要來源于產品銷售的利潤,F2C模式的優勢在于能夠迅速建立消費者的信任,但其受地點和非標準生產的影響,市場空間有限。
1.5 O2O模式
O2O模式,即線上線下融合模式,消費者在線上購買、線下自提的模式。利潤主要來源于產品的銷售利潤。O2O模式物流配送方便快捷,一般為該城市或該地區的交易,但地推所需成本高。
2.加強農產品電商的策略
農村電子商務,無疑是連接農村和外面世界的平臺,將農村的農產品展示給買家,拓展農村信息化服務的發展,讓農民成為最大的受益者,更能帶動農村的經濟發展。隨著惠農政策的不斷完善,也使得農民慢慢接受了電商的這種模式,初步實現了產、供、銷一體化,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收益。但是農村相對知識薄落,人才較少。需要引進人才培養,政府也需要重視這一方面,對于電商來說,產品、物流、服務這三個環節至關重要。首先,關于產品:農產品電商,產品的選擇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雖然原則上來說,所有農產品都可以做電商,但產品不同,也就決定了定位、運輸、利潤、盈利的不同;其次,關于品牌:農產品做電商,到底需不需要打造品牌?這也是讓很多農產品電商困惑的問題。其實農產品做電商,同樣要樹立品牌戰略,重視品牌打造。從營銷學來說,消費者除了對產品品質和價值的認同外,還有一種影響消費者選擇的力量,那就是品牌文化,它是除了服務以外,品牌所賦予產品的又一附加值,只要品牌文化與消費者內心所認同的文化和價值觀一旦產生共鳴,這種無形的附加值將直接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行為[1]。品牌一旦形成,將會對電商的經營管理產生巨大影響和能動作用,它將有利于各種資源要素的優化組合,提高核心競爭力。所以,農產品要想玩轉電商,品牌打造不容忽視;第三,關于質量:農產品做電商,尤其是對生鮮電商來說,如何保證產品的質量至關重要。產品質量能否保證關系到消費者對商家的信任,也關系到一個品牌可以走多遠;第四;關于物流:農產品尤其是生鮮農產品做電商,物流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關鍵問題。很多生鮮農產品電商的鎩羽而歸。生鮮農產品由于受溫度、環境因素影響較大,生鮮電商要想把最“鮮”狀態的產品送到客戶手中,冷鏈配送必不可少。相較于普通配送,冷鏈配送不但成本要高出1/3-1/2,而且軟、硬件建設極為嚴格,是最考驗商家內力的一項指標。生鮮農產品電商要有所作為,必須突破冷鏈配送的瓶頸最后,關于服務:服務是最簡單的,又是最講究技巧的。服務的范圍很廣,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售前發貨的準備,如:包裝箱、包裝打包工具,以及是否對產品安全等;第二,售中服務,顧客在線查詢訂單咨詢,中途未收到物品的處理;第三,售后服務,固定客服在線處理售后,如退貨、換貨、多次購買等。
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想使我國農業經濟發展躍上一個新臺階得到較好的發展,就必須加強農產品電子商務的重視程度,緊跟時代發展合理運用信息化技術,加強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和農戶自身的電商經營方式以及經驗理念,這樣才能使農產品電商發揮出其應有的效果,使農民的經濟收入得到提升,最終實現通過農產品電商對農業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艾尼瓦爾·吾加木尼牙孜. 扶植農村電子商務促進農業經濟發展[J]. 農家參謀, 2017(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