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賢龍 胡明靜
摘 要:生物學科自身的實驗性,需要教師重視實驗教學的價值內涵,既要保證實驗活動得以落實,又需要引導學生參與中強化實驗能力與思維意識,從而在核心素養的快速培育中,成長為具有較強應用意識與學習能力的多元化人才。教師需要認真分析高中生物實驗課堂的開展要求,既與核心素養培育工作進行融合,又需要針對高中生學習能力與實驗興趣,更有方向性的設計實驗計劃,才能使有序開展的教育工作更好落實,發揮實驗教學助力學生學科素養快速提升的積極意義。
關鍵詞:發展理念;學科素養;學習能力;生物實驗
引言
實驗是幫助學生探索生物知識的重要途徑,同時也能在親身體驗中加強理解能力,使有效的學習活動更好強化學生思維品質,從而在學科素養的提升中,發揮生物實驗教育的現實意義。教師需要根據高中生實驗要求,通過授課形式的轉變,使有效的實驗活動幫助學生在理論結合實踐同時完成學習任務。只有這樣才能打破灌輸式教學的弊端,使學生激發探索生物知識的積極性,又通過核心素養的養成,在較強探究能力、實驗意識以及思辨能力應用中,推進生物實驗課堂的高質量開展。
1核心素養結合生物實驗課堂的積極意義
核心素養需要學生參與學習活動時,能夠逐漸通過問題的解決,形成必備的學習意識、思維品質以及情感體驗,才能展現素質教育背景下,教育工作有序進行的積極意義。生物作為重要的基礎課程,高中教學內容相較于初中階段不僅更加復雜,也對學生實驗能力有很高要求,才能使其在自主操作中既能培養科學精神,又能通過思維品質的調動,在實踐中找到更好的學習方法。教師需要避免傳統的教育思想,限制實驗課堂的有序開展,因此設計的教育內容,不能用教師講解與書本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實驗過程。這樣不僅會使缺少親身體驗的實驗活動,難以激發學生主動探索意識,也使沉悶的教育環境嚴重阻礙核心素養的提升。
教師應根據高中生物實驗活動的開展目標,結合學生知識儲備與思維意識,能夠設計更加多樣的實驗環節,幫助學生通過有效學習活動的參與既能強化實驗技能,也在解決問題參與實驗分析結果的同時,保證核心素養的不斷提升。因此,教師應重視實驗教育工作的有序開展,根據當前學生生物素養、學習規律以及實驗意識,選擇用多種方式增強實驗課堂的趣味性,既使學生能夠在比較有趣的活動參與中,進行對重點知識的學習,也能使原本比較復雜的知識,通過學生細心觀察與實驗操作變得更容易理解。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實驗課堂取得更好教育效果的同時,在與核心素養培育工作的有效結合中,鼓勵學生成長為具有較強實驗技能、探究意識以及分析能力的生物人才。
2提升高中生物實驗教育效果的教學實例
2.1引入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的最大特點,就是很好把原本難以呈現在課堂中的實驗內容,可以幫助學生在直觀觀看中學習知識。雖然學生不能親身參與,但相較于教師的口述與課本圖片的觀看,往往能夠取得更好學習效果。因此,教師為了更好保證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性,需要通過信息技術的引入,將難度較大且無法實現的實驗內容利用多媒體展示,而學生應在課上進行動手操作的環節,則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幫助學生增強參與體驗感,從而在知識的不斷掌握中,既能強化動手能力,又可以通過實驗結果的分析,快速對需要掌握的重點知識內涵進行學習。
例如,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實驗活動時,由于學生已經對有絲分裂的基本知識進行了解,所以通過分離與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能夠更好在承上啟下中,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快速掌握。由于本節課的實驗過程無法在課堂中帶領學生進行實驗,所以教師直接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在觀看中,能夠進行對實驗活動的完成。教師需要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減數分裂與精子不同時期的主要特征,并鼓勵學生組建實驗合作小組,通過視頻的觀看記錄數據后進行繪圖,從而制作出減數分裂模型,并通過以往所學知識的回憶,可以與有絲分裂過程圖進行對比,既鍛煉學生合作意識,又能通過繪圖的制作,使學生在知識的深入探索中強化學習能力,從而對分裂方式進行了解的同時,更好完成對本節課重點知識的學習。為了給學生更多的自由探索生物知識空間,教師不能以固定的實驗思維對學生進行約束,而是引導其在合作中能夠尋找不同的方式解決實驗問題,并通過減數分裂基本概念的學習,探索精子形成過程以及分裂階段的結果。
2.2結合生活實例
生物與日常生活有十分緊密的聯系,為了增強實驗課堂的趣味性,教師可以選擇利用生活實例的方法吸引學生目光,鼓勵其積極挖掘知識內涵的同時,在遷移能力的應用中解決現實問題。教師需要發揮生活實例結合生物實驗課堂的積極意義,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制作實驗計劃,并合理安排學生在課上進行實驗操作的環節,既能使原本比較復雜的知識幫助學生快速掌握,也在積極思考與不斷探究的同時,保證學科素養的快速提升,發揮生物實驗課堂有序開展的重要價值。
例如,教師帶領學生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實驗活動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展示兩根黃瓜,將其中一根黃瓜切片后,靜置一段時間學生就會發現裝黃瓜的盤子出現了水的痕跡,使學生快速激發探索植物細胞失水和吸水原理的積極性,能夠在活躍的思維意識中完成生物實驗活動。教師需要請學生組成實驗小組后,利用蔗糖溶液、滴管、蓋玻片、清水、吸水紙、紫色洋蔥鱗片葉、創可貼以及顯微鏡等物品開展實驗,利用顯微鏡觀察洋蔥鱗片在清水與蔗糖水中的細胞變化,從而尋找引起植物細胞吸水與失水原因的同時,在探究中強化學習能力與實踐能力。教師還需要鼓勵學生進行多次實驗,除了要對本節課重點知識內容進行掌握外,需要通過蔗糖溶液濃度的增加,使學生能夠在發散思維的應用中對知識進行深入探索,既保證學習積極性得以調動,又可以在實驗中強化實驗精神。這樣不僅能夠使更尊重學生探究能力與分析意識的實驗課堂,在學生的不斷探索中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學生也能通過主體意識的養成,意識到實驗活動對學習生物知識的重要性,從而增強學習自覺性并提升實驗意識的同時,可以在知識的靈活應用中,使學科素養的有效提升得到保證。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體現生物學科的開展意義,教師不能一味的按照書本內容設計授課計劃。這樣不僅無法發揮實驗性、延展性以及內涵性特點,也使僵化的學習模式,嚴重制約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教師應探索強化學科素養的途徑,并根據實驗教學特點設計完善的教育方案,幫助學生在實驗中既能扎實掌握理論知識,又能通過探究意識的增強,找到更好學習生物知識的途徑。
參考文獻
[1] 鄧曉薇. 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以“制作泡菜并檢測亞硝酸鹽含量”課題實驗為例[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 2019(12)
[2]張凌霞. 基于生物學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實驗教學[J]. 中學教學參考. 2019(20)
[3]陳頡.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實踐——以“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細菌的分離與計數”為例[J]. 生物學教學. 2019(03)
[4]郭利影,武正軍,胡友月.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學實驗改進與創新[J]. 廣西教育. 2018(46)
(2020年馬鞍山市課題“基于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案例研究”MZJ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