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恒才
摘要:在戰時人防工程具有掩蔽緊急物資以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作用,是戰爭時期的重要基礎設施。防化通風是人防工程設計工作的重要內容,科學的防化通風設計能夠有效抵抗核武器以及生化武器對掩蔽者的傷害。在人防工程的建設過程中,工程技術人員應使用合理的措施提高防化通風工程的施工質量,確保人防工程的建筑質量符合項目設計要求和規范標準。
關鍵詞:防化通風;人防工程;設計
1 引言
人民防空關系著國家的安危、民族的生存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人民防空是國防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軍事斗爭準備的重要內容,在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未來信息化戰爭中,精確制導、常規武器是城市面臨的最主要、最現實的威脅,空襲與反空襲已成為主要的作戰樣式,人民防空的作用十分關鍵。
2 人防車庫通風平戰結合的設計原則
平戰結合人防工程設計應符合戰時及平時的功能要求,使其在戰時布局合理、功能配套,能夠有效地保護居民,平時能夠為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服務。根據GB5003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中5.3.7條規定:防空地下室戰時的通風管道及風口,應盡量利用平時的通風管道及風口,但應在接口處設置轉換閥門。且第5.3.1條規定平戰結合設計需在15d內完成戰時功能轉換。因此,通風系統的設計應盡量簡化,功能切換應簡捷、易操作。從通風空調的角度,平戰結合的主要方面包括:(1)機房的合用。平時與戰時的通風機可以合用一個機房,減少機房的設置數量。(2)風機管道的合用。風機平戰合用時,按最大的計算風量選擇管徑、風機和人防設備。(3)豎井的合用。豎井合用時,在豎井的一側設置擴散室,豎井與擴散室之間設置防爆波活門,作為戰時通風口部,在豎井的另一側設置集氣室,豎井與集氣室之間設置防護密閉門和密閉門,作為平時通風口部。
3 防化通風的重要意義
人防工程具有封閉性的特點,通常情況下為地下掩體。因此,需要保證人防工程具有良好的通風性能,使工程內部的空氣質量達到可正常呼吸的程度。按照使用的功能要求可將人防工程的通風設計分為戰時與平時兩類,在此基礎上還可將戰時的通風設計做進一步的劃分,按功能可將戰時的通風設計分為濾毒、清潔、隔絕的設計類型。清潔式通風系統只能用于未使用生化武器的情況,如果遭受到生化武器的攻擊,就必須使用濾毒式通風系統過濾生化物質,使人防工程內部的空氣質量達到相應的標準。隔絕式通風系統利用空氣內循環的方式隔斷室外染毒空氣,可有效確保隱蔽者的安全。
4 防化通風設計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4.1 防空專業隊掩蔽部的戰時通風
分為清潔式通風、濾毒式通風、隔絕式通風3種工況。(1)清潔式通風時,新風從室外經防爆波活門、擴散室、濾塵器,由人防風機送至人員掩蔽單元內,排風由排風機經過密閉閥、排風管,直接排至擴散室排出。(2)濾毒式通風時,新風從室外經防爆波活門、擴散室、濾塵器、過濾吸收器后,由人防風機送至掩蔽單元內。排風為超壓排風,排風經過第二防毒通道、檢查穿衣室、淋浴室、自動排氣活門、脫衣室和第一防毒通道,再經過帶有手動密閉閥的管道排至擴散室排出,防毒通道換氣次數大于或等于50次/h。(3)隔絕式通風時,室內外停止空氣交換,由通風機使室內空氣內循環,不進行排風。
4.2 地漏、洗消排水口設置問題
底板隱蔽驗收時,應核對防爆地漏的位置、數量和使用材質,一般設置在密閉通道、濾毒室和擴散室等區域。防爆地漏、洗消排水口預埋時應控制好標高和坡度,安裝高度應低于周圍地面5mm~10mm。防爆地漏應為不銹鋼或銅材質,平時處于開啟狀態位,戰時處于密閉狀態位。防爆地漏、洗消排水口應在底板鋼筋綁扎時預埋。
4.3 供電系統的注意事項
設計人員在規劃供電結構的時候,應當把重點放在電力負荷分級和供電系統這兩個核心上。就電力負荷來講,大致包括三個主要等級,劃分依據是平時和戰時用電負荷的區別、供電的連續性、供電中斷后造成損失的大小等。就暫時電力負荷來看,包括一級負荷、二級負荷與三級負荷。在一級負荷中,如果供電中斷,就必然會影響通信警報的正常工作,還會危及現場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在二級負荷中,供電中斷會嚴重影響醫療救護的順利開展,也會影響防空專業隊工程和人員掩蔽工程,以及配套工程的正常運轉,影響居民的生存環境。三級負荷主要指,一級二級負荷之外的其他負荷。平時的電力使用,負荷分級應當按照國家現行的相關標準來進行設計。就人防工程的設計來講,救護站、防空專業隊工程、人防掩蔽工程、配套工程等防空地下室,建筑面積大于5000㎡以及中心醫院、急救醫院,應設置人防柴油電站,可以滿足戰時常用設備電力一級及二級負荷要求。就供電系統的設計來講,設計人員要保證每個防護單元在戰時運行的獨立性與穩定性,必須把每個防護單元作為獨自的單位,在各個單元配備獨立的配電箱,保證每個防護單元都能夠具備相應的系統,系統要涉及低壓配電室、電站控制室等。
4.4 變電系統的設計
倘若掩體、醫院或其他具有防護要求建筑的人防工程總面積達到5000m2以上,應在人防工程內部統一設置柴油變電站,并保證柴油發電機的數量和功率能夠滿足供電需求。如果發電機組的功率最高為120kW,便能夠建立移動電站;如果發電機組的功率在120kW以上,可配置統一的固定設施。對機房進行的通風設計應考慮空氣冷卻的有效性,確保機房散熱的及時和有效。對通風風量進行計算時,應注意機房內外的溫度差值控制。在機房內部應將溫度控制在40℃以內。排風設備應盡量選擇具有防爆功能的風機,同時還需要控制儲油間的換氣次數。在上排風支管與主管連接并與墻體隔開的位置處,應安裝1個自動控制閥門,提升人防工程的整體安全效果。
4.5 人防移動電站的戰時通風
移動電站發電機房采用風冷通風系統,系統送風量按照排除機房內余熱和有害氣體,并滿足柴油機所需的燃燒空氣量進行設計。進風量為排風量和燃燒空氣量之和。移動電站防毒通道戰時排風系統為超壓排風。移動電站排風經自動排氣活門、防毒通道,排至柴油發電機機房內。防毒通道換氣次數大于或等于40次/h;隔絕式通風時不排風。柴油發電機散熱器與排風導風管連接,排出的熱空氣經排風機排入排風擴散室。儲油間換氣次數按不小于5次/h計算。電站內的儲油間排風接入了電站的排風系統,柴發機房內的風機選用了防爆型消防排煙風機。
5 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防工程的建設質量和設計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工程技術人員應根據實際要求有針對性地制定人防工程的設計方案,提升工程的設計效果,確保人防工程的建設能夠滿足設計和規范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譚麗嫻.人防工程通風空調設計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J].上海建設科技,2019(06):1-2.
[2] 彭浩.人防工程中的防化通風設計探討[J].居業,2019(10):10-11.
[3] 彭浩.人防通風空調設計中常見問題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9,4(16):231-232.
[4] 陸雷.人防工程空間利用及通風空調系統設計思考[J].門窗,2019(12):146-148.
[5] 左丹.人防工程中的防化通風設計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18(09):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