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峰 俞蓉
【中圖分類號】R575.6 【文獻標識碼】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4.025
提到膽囊結石,可能會有很多人移位膽囊結石就是膽結石,確實兩者的名字十分相似,但是二者并不是同一種病。膽結石在中老年人身上更加常見,其中女性的發病率要高于男性,并且這種病情的發病率是隨著年齡的提高而不斷增長的。膽結石可以分布在多種地方,主要有肝外膽道、肝內膽道。其中比較常見的就是膽囊之中出現的結石。所以說膽囊結石其實是膽結石的其中一種,大多數是膽固醇結石、黑色素結石,或者是以膽固醇為主的混合性結石。也成為了無癥狀膽囊結石,因為大部分病人都沒有生病癥狀。膽囊結石本身是不需要治療的,但是如果產生了并發癥,比如膽囊鈣化、糖尿病、膽囊無功能、反復胰腺炎等等,就應該施行膽囊切除術。
如果想要在生活中有效防范膽囊結石的發生,那我們首先就需要來了解一下,膽囊結束的主要病因。
主要成病原因包含了膽囊功能異常、脂質代謝異常和一些其他因素。膽囊功能異常是指膽囊的收縮功能出現排空延遲等異常狀況,致使膽囊內過于飽和,由膽汁形成的膽固醇結晶沒能夠及時的排入腸道,不斷累積,在膽汁中聚集并且析出結石。脂質代謝異常是指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異常升高,數量過多的膽固醇在膽汁當中不斷累積,最后產生膽汁過度飽和、膽汁淤積的狀況。這主要是由于高脂肪飲食造成脂肪代謝障礙、膽固醇吸收增加、肝臟合成膽固醇增高。還有膽囊收縮素、膽囊運動障礙等因素也是對膽囊結石有或多或少的影響。其他因素主要有肝腸循環脂質代謝異常,致使膽汁中膽固醇飽和,從而導致膽囊結石。除此之外雌性激素也是促進膽囊結石形成的一個原因。
那么生活中的哪些因素會誘發膽囊結石的產生呢?如果平時有暴飲暴食、喜歡高蛋白食品或者喜歡油膩食品的人群需要注意了,這些不良生活習慣均可誘發膽囊結石[1]。還有一些代謝綜合征,肥胖人群體內的膽固醇交換律要比普通人高很多,這也從而導致了膽囊內膽固醇含量比他人要高,更加容易析出形成結石。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抵抗時,身體影響膽固醇合成和膽汁酸的代謝,使膽汁中膽固醇升高,也是促進膽囊結石形成的一個因素。高血壓患者與膽囊結石也有著相互影響的關系。
膽囊結石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其實是膽囊結石背后的這些并發癥。小結石能通過膽管進入膽總管內,并且可能停留在膽總管內,從而成為膽總管結石;如果小結石排入十二指腸,阻塞了膽總管,可能會引發急性重癥膽管炎;膽結石長期阻塞膽囊管,會導致膽囊積液,呈現出透明無色的液體,也稱為白膽汁;結石長期存在可與炎癥相互刺激最后出現癌變,發展成為膽囊癌,所以即使膽囊結石暫時沒有對人體造成威脅,也是不能夠輕視的,一定要在沒有引發并發癥的時候及時清除,否則對身體健康有很大威脅[2]。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預防膽囊結石的產生呢?這也是本文的重點,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科學有效的預防措施。
根據科學實驗能夠得出有效證明,膽囊結石的出現既包含了遺傳因素又包含了環境因素。其中遺傳是我們無法更改的事情,但是環境因素我們可以主觀調整。
(1)適當增加鈣和纖維素的攝入。鈣和纖維素含量比較高的食物能夠有效降低DCA,而DCA又是促進膽汁種膽固醇分泌的,眾多膽囊結石患者的血清中都含有比常人更多的DCA,所以平日飲食中多吃含有鈣和纖維素的食物能夠有效預防膽囊結石的形成。
(2)按時用餐。在實驗中發現如果能刺激膽囊中的膽汁排空,就能夠有效預防膽汁積存,減少膽囊結石的產生。在生活中按時用餐,盡量不要使兩餐之間間隔時間過長,就能夠有效的促進膽汁酸腸肝循環。如果平日睡得比較晚,也可以在臨睡之前適當的增加一餐,不建議多食,避免空腹即可。這樣能夠縮短夜間的空腹時長,減少膽囊結石的產生。但是這種方式很容易造成體重上升,出現肥胖的狀況,建議平日里多做些運動來抵消這些熱量,促使體能消耗。
(3)預防膽固醇過飽和膽汁。體重較高的肥胖患者建議應該采用多種方式來健康減重,因為肥胖者體內的膽固醇含量比他人要高,膽汁排出量也比較高。健康減重的同時能夠消耗體內脂肪,膽汁中的膽固醇含量有所減少,因此避免肥胖對于預防膽囊結石有著積極意義。
(4)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通過醫生在動物試驗中得到的現象來看,如果減少食物中的飽和脂肪酸,能夠有效降低膽汁中膽固醇的含量,同時還能夠降低膽汁成核活性。
(5)定期體檢。現在大多數人們都擁有了定期體檢的意識,不僅能夠清晰地觀察到身體變化,也是為了自身的身體健康著想。再去醫院進行檢查時需要多多留意細小變化,對于膽囊結石需要關注肝膽B超檢查,這樣才能夠細致觀察到身體異樣,便于及時治療。
對于高齡、女性、產婦這些群體,是患有膽囊結石的高危人群,對于這些人群,除了上述說過的那些基本預防措施以外,平時需要多多注意身體變化,對于體檢盡量半年檢查一次,對肝膽B超的檢查結果進行細致觀察,不要疏忽遺漏。
關于治療方面,通常會采取手術治療的方式切除病變的膽囊,1~2周左右就可以達到以前正常生活狀態,治愈率是非常高的,對于大多數的無癥狀膽囊結石患者,可以暫時不需要手術,進行藥物治療,但是需要定期復查,觀察結石狀況。藥物治療適合年齡較大、體質較差、身體其他器官有嚴重器質性疾病的,從而無法進行腹腔鏡或者開腹手術的患者[3]。但是服藥時間過長,在身體中累積的毒素也會越大,并且停止用藥之后結石得不到有效抑制還會容易復發,所以不能作為常規手段應用,只能對有特殊情況的患者采用。
手術治療是治療膽囊結石最有效,也是最根本的治療方法。關于手術,可以根據患者身體情況、結石大小、結石位置等因素,采用傳統膽囊切除術或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以上兩種手術方式對于膽囊結石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不過具體應該采用哪種手術方式,還是需要咨詢醫師,讓具有豐富專業經驗的醫生給出相應的建議之后再進行選擇。
參考文獻:
[1]彭靖.良好的生活習慣助您遠離膽囊結石[J].科學養生,2019,(11):2-3.
[2]舒峰,白明東,陶小君,等.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囊結石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20,30(2):268-269.
[3]廖令.探討腹腔鏡與術中膽道鏡聯合治療膽囊結石并肝外膽管結石患者的臨床療效[J].養生保健指南,2020,(4):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