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波蘭
【中圖分類號】R95 【文獻標識碼】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4.029
國外在1950年左右在醫院提出“臨床藥學概念”,在1960年初,大多數高效均開設了“臨床藥學專業”,在院內制定和完善了“臨床藥師制”,院內的工作人員能直接參與到臨床中用藥的過程,提高了臨床藥物對患者的治療水平,保證取藥的患者能取到合格的藥物。
1 ?臨床藥學在國內外的發展情況
在國內首次提出關于“建立臨床藥師制”之后,教育部響應號召便在各大高校的藥學院系開設“臨床藥學專業”,緊接著衛生部也采用了相關措施。比如建立與臨床藥師培養工作有關的臨床藥師培訓工作和建造給予臨床藥師用于培訓的基地、以及建立給予臨床藥師培養工作指導意見反饋的信箱等等,我國部門的規定和措施,都加快了臨床藥學的發展。
在1950年代左右,美國便已經提出了“臨床藥學”的相關概念,并且創建相關的設施設備。美國制藥工業的發達成為了新藥快速增加的契機,但由于臨床藥品的不斷增加,院內使用藥品出現不合理的情況,并且逐日嚴重,不正確的藥物帶給患者的副作用、過敏等反應并不少見。那個年代的醫學界對不良反應的了解還不足夠,也沒有實施ADR監測,因此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往往會被ADR損傷。這種情況引起有關部門和醫學界的極度重視,他們聯合聲明要讓醫藥學專業的工作人員更加重視臨床用藥的合理性和處方審核,促進工作人員能夠合理分配藥物,防止ADR,提高給予患者的藥物治療質量。
2 ?國內臨床藥學體系觀念的完善和發展
2.1相關法律法規的轉變
現今的臨床藥學已經不同于以往,目前院內藥學規章制度體系的健全與發展日漸完善,不但使醫院藥學飛快發展,還促進臨床藥學的觀念轉變。在有關臨床藥學的法律法規頒布后,對院內的工作人員進行明確的規定:從事藥學的工作人員,一定要經過正規的培訓和獲得資格認定后,才能進入醫療機構任職藥學技術人員,無法通過培訓和取得認定的非藥學技術人員不能任職醫療機構藥學工作。設立嚴格的審核流程,當藥劑人員需要調配處方時,必須進行審查,若處方中有配伍禁忌亦或者超劑量,則不允許進行調配。根據國務院頒發的藥品管理條例中,明確要求藥學部門與院內藥師要自覺擔負起監管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的責任。
2.2具體部門建設制度的情況
藥學處方管理的管理規章制度中,提及藥師在審核處方中的藥品時,要考慮到該藥的適宜性,若是該處方中的藥并不合適,應反饋醫師進行修改。對處方中不合理的用藥和用藥錯誤、以及配伍禁忌等,可以直接駁回調劑,不可延續以往不認真觀察處方的用藥態度。關于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方法中的重要內容:規定醫療機構應該配上專業的臨床醫師,負責任的參與到患者臨床需要抗感染的用藥和管理中。關于醫療機構藥品管理暫行規定,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法規性文件,對于臨床藥學與醫院藥學的發展具有很大的作用,并且確定了藥事管理在醫療機構中的重要性。即藥事管理為機構中將患者確立為中心,臨床藥學作為基礎,在患者用藥的整個過程中進行合理規范的組織實施與管理,促進合理規范用藥技術和相關藥品管理、以及臨床藥學的工作,給予患者專業的藥學技術服務。機構中藥學專業的工作人員不能少于衛生專業工作人員的7%。院內建立關于靜脈的用藥調配中心時,機構要依據實際需要增加藥學專業工作人員的人數;機構不允許招聘未通過藥學培訓以及獲得資格認定的工作人員從事藥學專業工作,避免出現操作和認知方面的錯誤。機構內的臨床醫療組織應當由專業的護士和臨床醫師、以及醫師組成。臨床藥師應給予患者的藥品進行詳細的解釋,引導患者如何安全用藥。機構應了解自身的人力、物力資源,配備相應的設施設備和臨床藥師。衛生部在處方點評管理規章制度方面提出藥師的作用非同小可,增強了對藥物在臨床上使用的評價,目的是提高處方的質量,加強藥物治療患者的水平。
2.3藥師參與臨床藥學應如何做
當藥師參與到臨床醫學的工作中時,監測、改正不適宜的處方已經成了現如今機構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同時這也屬于機構中藥師的基本責任,是他們一定要承擔的義務。在藥品管理法律和處方管理方法、即機構藥事管理法中,都明確要求藥學部門的工作需要轉型開展和藥師的態度和責任要轉變。經過多年的發展,臨床藥學的工作已經逐步進入正常的軌道,藥學技術人員的技術服務漸漸完善。
臨床藥師制體系推動臨床藥學的快速發展,并且吸引了許多方面的關注,該制度體系在衛生部的指引下,目前在穩定的發展,同時吸引了各個方面對臨床醫學觀念的轉變以及關注。
3 ?臨床藥學理論與專業的迅速發展
3.1臨床藥學專業發展背景
國外很早就傳播著關于臨床藥學的理論和實踐內容,由美國首先提出的關于臨床藥學理論和實踐的內容很快受到西方國家的歡迎,因此1960年后期各個高校都開設臨床醫學專業。該專業的學習年制為5年,學習結束后進入醫院進行為期1年的臨床教育實習。目前我國教育部已經準許17所高校開設臨床藥學專業,此外還有大概31所高校開設了該專業課。北大藥學院和復大藥學院均已開設6年制,山東大學藥學院則是7年制的本科碩士連讀專業班。如今國務院已經準許設置“臨床藥學”研究生學位,學生在讀完本科后,可根據自己意愿選擇是否繼續攻讀,該學位的定位是應用型專業學位。目前北大藥學院和山東大學藥學院;川大華西要許愿和復大藥學院等都建起該專業教學的院系,已經開始研究招收研究生的相關事宜。
3.2臨床藥學專業的培養要求和目標
該專業的主要培養要求與目標是:該專業的學生都要學習藥學和基礎知識、以及實踐技能,學習之余要參與臨床藥學研究方法和技能和方法的培訓與實踐,了解該專業的技術工作流程和藥學信息與咨詢服務;藥物評價和參與該治療方案的設計和實際操作;以及如何合理使用藥品的基礎知識和節能。培訓從事未來臨床藥學教育和研究、以及藥品開發上的技術人員。通過在學校內的學習,學生可具備三種能力:(1)具備有關基礎醫學和藥學、以及臨床醫學的基礎理論;(2)具備關于給予患者臨床安全用藥和合理用藥的基礎理論;(3)了解并掌握對藥物體液中的濃度進行測定的相關操作流程。
綜上,經過國內外多年的發展,從提出臨床藥學的觀念、開設“臨床藥學”的專業和規章制度的不斷創新和完善,臨床藥學在國內外越來越受到重視。院內的臨床藥學醫師人數和各高校報考“臨床藥學”專業的學生也在不斷的提升,給予未來在醫療機構中從事藥學技術人員的質量更多的保障,患者也不用再擔心用藥安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