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碧華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4.068
糖尿病作為一種全世界常見的疾病,具有患病人數多、治療效果差的特點,對人們正常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對糖尿病進行護理需要醫護人員、患者及其家屬共同參與,這要求醫護人員能向患者及其家屬科普和糖尿病護理相關的知識,使其能積極配合醫療護理工作,消除患者心理壓力,積極投身到糖尿病護理中,進而有效地減輕癥狀。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可以有效減少急性糖尿病的發生,有助于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
1 ?如何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心理護理?
1.1健康宣教
讓糖尿病患者對自己所患疾病有著明確認知,充分認知糖尿病的具體癥狀、預防措施、用藥習慣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對今后護理措施的順利實施有著積極意義[1]。首先對一些無臨床癥狀或是癥狀較輕的患者而言,醫護人員要向其科普慢性高血糖和糖尿病慢性并發癥之間的關系,前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后者的發生和發展;其次醫護人員要告訴患者:糖尿病是可以預防并治療的,如果不以積極態度治療及預防,就會產生嚴重的后果;最后對臨床病癥較重的患者而言,醫護人員要告訴他們:對糖尿病進行積極治療可以減少并發癥的形成和發展,并降低糖尿病致殘率、死亡率。
1.2情緒干預
糖尿病患者在住院后,由于生活環境的改變,見不到熟悉的親朋好友,心中可能會產生一定的緊張情緒[2]。醫護人員要對患者進行支持性心理干預治療,細致觀察每個患者的具體病情,借助解釋、鼓勵和做保證等方式,對患者做出針對性的情緒干預治療,從而有效地消除患者內心對疾病的恐懼感,讓患者心情平靜下來,幫助其適應住院后的生活。在具體方法上可以選擇舉具體實例的方式來幫助患者增強治療信心,改善企業對于自身病情的不利認識,可以選擇我院既往住院患者中取得良好治療效果的糖尿病患者向當前患者講述其整個治療經歷,為其樹立治療榜樣,讓患者明白只要積極接受相應治療,糖尿病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醫護人員,完全有能力幫助患者提升生活質量,讓患者重歸正常生活。
2 ? 如何對糖尿病患者進行用藥護理?
2.1口服降糖藥物護理
口降糖藥物主要分成兩類:磺脲類、雙胍類[3]。醫護人員應告誡患者按時按量服藥,未經醫囑允許,不可私自加量或是減量,并積極觀察記錄病人的各項指標:血糖、GHB、尿量、尿糖、體重等。除這些指標外,還要觀察患者所服用藥物的療效、劑量和不良反應等,這可以有效地為病情判斷提供參考依據。對服用磺脲類藥物的患者來說,可能會出現如厭食、分泌過多胃酸、腹部產生燒灼感等現象,為解決這一問題可讓患者服用制酸類藥物。同時還要針對患者用藥后的癥狀改善情況,以及其他生理方面的變化狀況進行詳細記錄,結合當前用藥實際情況,將相關內容報告給臨床醫師,作為其后續用藥治療方案調整的參考依據。
2.2胰島素護理
在對患者加以胰島素護理的過程中,醫護人員要時刻關注并預防不良現象的產生,如低血糖反應就是一類常見的不良反應。患者出現低血糖反應的主要原因有胰島素劑量過大、飲食平衡失調、運動量過大等,該反應多見于Ⅰ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應臨床表現為頭昏頭暈、疲乏脫力、出汗、心悸、有饑餓感等,如情況嚴重可導致患者昏迷。如患者出現低血糖反應,醫護人員應讓患者及時臥床休息,并檢測血糖指標,及時進食如糖果、含糖飲品等食物來緩解癥狀,如患者低血糖反應劇烈,導致患者昏迷,醫護人員應立刻抽血樣并檢測血糖含量,向患者靜脈內注射20-30mL的葡萄糖(50%)。
胰島素護理過程中,醫護人員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生命體征來分配胰島素的劑量,且讓患者養成優秀的飲食運動習慣,做到定時定量進食,這可以有效地防止低血糖反應出現。如果患者由于某些原因不能按時進餐,可以在餐點先進食一些餅干。此外胰島素注射時可能會出現一些過敏反應,如注射部位出現瘙癢癥狀、蕁麻疹等,嚴重者或許會出現血清病和過敏性休克,為此在注射后要注意患者的臨床表現,并做好搶救準備。
3 ?如何對糖尿病患者進行飲食護理?
讓糖尿病患者形成正確的飲食習慣可以幫助其控制血糖含量,有助于糖尿病的治療,為此醫護人員要對糖尿病患者進行飲食護理。糖尿病患者在飲食方面除了要注意限制糖分攝入外,低鹽低脂肪妥善控制每日餐食熱量都是重要的飲食護理內容,同時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相對較高,因此其在飲食規律方面也需要做出相應調整,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可以通過少食多餐的方式來減少單位時間內患者所攝入的食物量避免血糖大幅度波動,少食多餐可以有效保障患者每日所需營養的正常攝入,同時也可很好的避免血糖在短時間內驟然變化的不利情況。而且患者的食物選擇也非常重要一定要注意避免長時間使用某些患者比較喜愛的食物一定要做到營養均衡要保持豐富的營養物質攝入,在適當攝入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物質的基礎之上,還要注意增加膳食纖維以及維生素的攝入量,這樣能夠有效提升患者機體素質。
要注意正確飲食習慣的養成:在食物方面要注重葷素搭配、粗細結合,并有意識地減少脂肪與鹽的攝入;其次患者要懂得拒絕高淀粉含量食物的攝入,如地瓜、山藥等,且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也是禁食對象;再次患者可以多攝入如豆類、玉米等膳食纖維含量豐富的食物,以及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西紅柿、黃瓜、白菜、芹菜等,瘦肉、蛋奶、魚等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也是適合攝入的對象;最后如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穩定,可以適當吃一些如橙子、草莓等含糖量少但水分多的水果。此外在飲水這一方面,要適量補充水分,禁止飲酒。
綜合全文進行分析,在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要積極測量并記錄患者的各項血糖指標,細致觀察其心理狀態和生活狀態,能針對性采取心理護理、藥物護理、飲食護理等護理手段,讓患者養成良好的用藥習慣、飲食習慣和運動習慣,有效地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做好血糖控制,有助于糖尿病的治療,提升個人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勝華.糖尿病護理小組在護理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和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15):88.
[2]王敏,高歡.糖尿病護理小組用于糖尿病護理效果及對患者依從性的影響分析[J].健康必讀,2020(14):135.
[3]崔慶慶,王麗,戴莉敏,吳晨光,霍孝蓉.“居家糖尿病護理平臺”在早發2型糖尿病患者延續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