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容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4.070
冠心病又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會導致患者的血管管腔發生狹窄、堵塞,進而患者出現心肌缺血的癥狀,嚴重者會導致患者出現死亡。冠心病介入術是近幾十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應用于冠心病治療的治療方法,具有創傷小、治療效果好、恢復快等優點,無需對患者進行開胸手術以及實施全身麻醉而進行一種微創手術治療,由醫生通過對患者手腕部位或大腿根部進行動脈穿刺后,通過導管等輔助器械對冠狀動脈出現狹窄、閉塞的部位進行治療,使得血管重新恢復通暢,目前主要使用介入手術為支架置入和球囊擴張術兩種。本文從冠心病介入術后一般護理、用藥護理以及并發癥護理幾個方面對介入術后護理的相關知識進行了簡單介紹。
1 ? 冠心病是怎么回事?
冠心病的全稱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若是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血栓栓塞或血管痙攣等,就會形成管腔狹窄、管腔堵塞,阻礙血液通過,使下游心肌得不到充分的血液灌注,引起心肌缺血的表現。冠心病的典型癥狀表現是胸悶或胸痛,常發生在情緒激動、飽餐、劇烈活動之后,位于胸骨后方或左前胸位置,患者會感受到擠壓感、燒灼感、悶痛、壓榨感等,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之后會有所好轉,發作時間通常不超過五分鐘。若是持續得不到緩解,可能是發生了更嚴重的情況,患者出現心肌梗死就會發生疼痛難以緩解的情況。最典型的冠心病癥狀就是心絞痛,但是容易被患者忽視,誤認為是燒心、消化不良,心絞痛的發生不僅會引起胸部位置的疼痛,也可能發生在手臂、肩部、頸部、背部、上腹部、下頜部等位置。除典型的壓迫性胸部疼痛之外,患者還可能出現惡心、出汗、疲勞、氣促等。
2 ?一般護理
2.1患者在手術后要加強對生命體征的監測,當患者由手術室返回病房后首先要進行12導聯心電圖,可以從多角度全面觀察心電圖波形,并與術前的心電圖做對比,隨后需進行持續12小時的心電監護,以防止術后出現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以及心肌梗死等嚴重、急性心臟疾病;術后三小時內,對患者的血壓進行監測,對于血壓波動異常的患者每15-30分鐘測量一次,血壓穩定者每小時測量一次;術后三小時內,每30-60分鐘對患者呼吸情況進行一次監測;術后三天內,應對患者體溫進行密切監測,發生患者體溫升高的情況應及時處理;術后還應觀察患者神志情況,觀測是否發生術中用藥導致的腦血管意外發生。
2.2介入治療采用在手腕部位經橈動脈穿刺進行手術的患者,在手術完畢后應臥床休息,進行手術的肢體要制動,術肢應略抬高,禁止處于下垂狀態,橈動脈壓迫器至少壓迫6小時,觀察是否存在滲血、水腫情況,術后2小時內不可以做屈腕動作,術后4-6小時制動腕關節,24小時內加強對手術側對應的下肢進行觀察,如皮膚顏色、皮膚溫度及患者自我對下肢的感覺變化,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介入治療采用在大腿根部經股動脈穿刺的患者,必須嚴格臥床24小時,24小時后患者可以逐步增加活動量,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動作要緩慢,避免過度用力和突然動作等發生。
2.3因為在介入手術中需要使用造影劑輔助,介入手術才能順利完成,但是造影劑的使用會對患者的健康帶來一些影響,有引發急性腎衰的可能:患者的腎功能出現急劇的下降,嚴重者會導致患者出現死亡。普通人群發生造影劑腎病的概率小于5%,而患有多重心血管風險的患者人群發生造影劑腎病的概率高達50%,必須通過口服補液和靜脈輸入補液的形式對患者進行補液,可以加快造影劑的排泄。一般采取口服補液的患者應在手術結束后3小時內,以每小時攝取400-500毫升水為宜,在隨后的24小時內總飲水量不應超過2000毫升,采取靜脈注射補液方式的患者,一般補液標準為術前、術后12小時按照1毫升/(公斤·小時)乘以患者體重進行補液,具體補液速度由醫生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處理。同時要加強對患者排尿量的監測,觀察患者是否出現少尿、無尿、水腫、乏力等癥狀,必要時可以通過尿常規、腎功能檢查等對患者病情變化進行監測,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當患者發生尿潴留癥狀時,可以通過熱敷、按摩、使用利尿劑、留置尿管等方式緩解癥狀。
2.4患者術后飲食應遵循清淡、易消化、低脂、低膽固醇的原則,少食多餐,每餐不宜過飽,同時避免食用牛奶、豆類等易產生氣體的食物,可以適當的多吃一些高纖維的食物,避免發生便秘,當大便不暢通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緩解癥狀。
3 ?用藥護理
為了防止術后發生深靜脈血栓、或引發肺栓塞的發生,術后會給予患者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進行預防性用藥,因為低分子肝素具有抗凝的作用,需要密切監測患者是否出現傷口滲血、牙齦出血、血尿、血便等出血傾向,一旦發生需要及時處理。術后為了鞏固介入手術治療的效果,應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藥物8-10個月,并遵循醫囑進行復查。
4 ?并發癥護理
患者進行手術后,要加強并發癥護理,如患者會因為術后制動、臥床等原因導致腰酸、腹脹等情況,可以采用熱敷、按摩等手段減輕癥狀;部分患者會因為手術后對傷口加壓引發血管迷走神經反射而出現低血壓癥狀,當出現低血壓癥狀時要幫助患者使其頭部轉向一側,避免嘔吐堵塞氣管而引發窒息,給予患者吸氧并開通靜脈通道進行藥物治療;手術后應加強對患者是否存在胸悶、胸痛等再發心梗癥狀的監測;密切觀察因局部壓迫不當引發的出血、血腫、動靜脈瘺、假性動脈瘤等疾病的發生。
5 ?總結
綜上所述,介入手術的術后護理工作非常重要,良好的介入術后護理可以促進患者恢復、提高治療效果、減少術后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