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日期:2021年4月30日
導演:張藝謀
編劇:全勇先? 張藝謀
主演:張譯? 于和偉? 秦海璐? 朱亞文? 劉浩存
出品: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
英皇影業有限公司
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
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
故事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偽滿洲國,四位曾在蘇聯接受特訓的共產黨特工組成任務小隊,回國執行代號為“烏特拉”的秘密行動。由于叛徒的出賣,他們從跳傘降落的第一刻起,就已置身于敵人布下的羅網之中。同志能否脫身,任務能否完成,雪一直下,立于“懸崖之上”的行動小組面臨嚴峻考驗。
冰城
說起電影《懸崖之上》的由來,還要從2012年說起。那年1月,一部由張嘉益、宋佳、詠梅主演的諜戰劇《懸崖》成為大家口口相傳的佳作,這個發生在冰城哈爾濱的故事,講述了20世紀30年代革命志士與敵方斗智斗勇的經歷。因為扎實的劇本、演員的精湛演繹和真實的質感,《懸崖》在豆瓣收獲8.4分的高分好評,后來,這部劇和《潛伏》《黎明之前》一起,被稱為諜戰劇難以逾越的三部經典。和很多具有強烈沖突的諜戰劇不同,《懸崖》更加冷冽、克制、真實,平靜之下暗藏兇險,整體質感厚重。
《懸崖》的結尾,張嘉益飾演的地下黨特工周乙死于槍下,不少觀眾覺得太過悲情。因此,央視在二輪播出的時候還特別剪輯了一個溫情版結局,來平息很多人的“意難平”。編劇全勇先也不滿意這個結局,拍攝方改動劇本,讓他原本規劃好的續集故事無法鋪展。最后,他保留了《懸崖》中的人物關系,寫了一個前傳故事來延續心中設想的精彩。2019年,張藝謀把這個前傳改編成電影投拍,名字叫做《懸崖之上》。
從時間上來看,《懸崖之上》的時間線設置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比《懸崖》早了5-10年。但電影整體延續了電視劇《懸崖》的冷冽風格,同樣將故事背景設置在冰天雪地的哈爾濱。一方面,當時抗戰正處于緊張時刻,另一方面,帶著任務而來的戰士們,一出場就變成敵人的獵物,風聲蕭蕭的哈爾濱,處處潛藏著冰冷殺意。靜謐的白夜、陰冷的街道、森嚴的建筑、嘶啞的槍聲、無聲的暗戰……冰城喋血的故事,將在《懸崖之上》中上演。
雪原
2019年12月,《懸崖之上》在中國雪鄉羊草山上開機。這是張藝謀首度挑戰諜戰片,也是首次全程在冰天雪地中拍攝電影。雪鄉每到下午三點就會天黑,為了搶光,每天早上五點多鐘就有劇組工作人員出門做準備工作,一直拍到下午三點鐘。《懸崖之上》的絕大部分場景都是戶外實拍,不得不挪到室內棚拍的“外景戲”也是用的真雪。沒過膝蓋的積雪、零下20度的氣溫、限制拍攝時間的天光,拍攝難度可想而知。但張藝謀恰巧是最能吃苦的那一代導演中的代表,在曝光的工作照中,面對漫天大雪,執掌攝影機的張藝謀的興奮溢于言表。
以諜戰為題材的《懸崖之上》,選擇將冰天雪地作為主視覺,在茫茫雪原里展現正義與邪惡的亂斗。張藝謀的視覺敘事一向為人稱贊,無論是《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的精致構圖,還是《英雄》中繽紛豐富的色彩敘事,無論是《滿城盡帶黃金甲》極盡恢弘華麗,還是《影》回歸極簡水墨丹青色澤,都是華語電影視覺呈現的美學范本。而張藝謀的美學功底,《懸崖之上》這部電影中也將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懸崖之上》已經曝光的預告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這部電影有著和他以往作品迥然相異的氣質。電影以黑白為畫面的主色調,人物穿梭游走在黑白迷宮中,竄躍在指尖的火苗和流淌在臉上的鮮血,則以暖色跳脫而出。帶著危險信息的少許暖色,也拉緊了黑白世界中敵我陣營間驚心動魄、不斷升級的情緒張力。夾雜著寒冷北風的雪花,讓《懸崖之上》更添一層肅殺、殘酷的氣質。
構圖方面,預告片中只有開頭幾秒鐘使用的是開闊而松弛的遠景,而大部分時間都是充滿景深細節的畫面,城市與自然里密布的線條和攝影機畫框將角色死死禁錮在有限的空間中。人物被擠壓,在縫隙處存活,被施加了一股難以掙脫的壓抑感。這種桎梏和束縛,卻在窄巷和敵人周旋的利落輕盈中得到釋放。矯捷、機敏和受困的主題在同一部電影中得以無縫融合,這是張藝謀這樣的導演才能駕馭自如的復雜程度。
冷夜
上世紀30年代,四位曾在蘇聯接受特訓的共產黨特工組成任務小隊潛入了當時偽滿洲國的第二大城市哈爾濱。在這座城市,各方勢力組成了極為復雜的格局,正如預告片中所言“戰場之內,亦有戰場”,在《懸崖之上》中,所有人都有看似和諧的表面身份,私下里卻各有其背景和利益關系,表面之下暗流涌動。
按照《懸崖》中的人物關系脈絡和《懸崖之上》預告片,基本可以推斷,于和偉在影片中飾演周乙這個角色,是共產黨潛伏在敵人內部的特工,倪大紅則飾演周乙的上司。而四位曾在蘇聯接受特訓的共產黨特工,應該是張譯、朱亞文、秦海璐、劉浩存飾演。這四個人的具體關系,則是電影中人物關系最重要的懸念所在。與常規犯罪懸疑電影類似,《懸崖之上》也是從某個特殊事件或特殊人物開始,逐漸牽扯出一條線來。但諜戰電影的格局更大,在時代背景下,所有的人并非獨立個體,而是為背后的某一陣營工作,且諜戰類型電影劇情走向更加殘酷,個體人物每天都要面臨死亡的威脅和關于信仰的考驗,對演員表演的要求自然更高。
張藝謀和主創團隊都深諳這一點。編劇全勇先此前在上海電影節論壇中就提到“我寫諜戰戲最關注的是人……如果觀眾對這個人物建立了興趣,建立了情感,這個人物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牽動觀眾的情緒。”這部電影核心,就是要探索人在極端情況下的反應和絕境之中的遭遇。導演張藝謀則為這場“智商之戰”配備了一個無可挑剔的神仙陣容——張譯、于和偉、倪大紅、秦海璐、朱亞文,個個都是演技頗受肯定的實力派,即便是配角,也是余皚磊、雷佳音這樣的“演技咖”。
短短的預告片,鏡頭也始終在追蹤這些人物。張譯在雪地里與人交鋒、在刑房中熬刑,于和偉坐在車里,點燃寫有情報的紙條并用手將之捻滅成灰,倪大紅的鏡頭與一個狼狽求饒的中年男子穿插進行,情報也在鏡頭的轉換中被吐露,朱亞文手握著方向盤,眼神堅毅而決絕,身穿病號服的秦海璐頭發蓬亂、滿臉淚痕,頭戴貝雷帽身穿大衣的劉浩存從街上匆匆走過……預告片不足以讓我們知道具體發生的一切,但足夠讓我們想起那個特殊年代發生過的事,繼而將我們的情緒代入其中,轉換成對影片的期待。
“好演員,就是雪地里的鹽”,因為這些演員,諜戰片才能有血有肉。張藝謀想要在影片中展現的人性,也可以借由他們的表演得以順利實現。可以看出,這部影片并沒有絕對主角,打破線性敘事結構,從不同視角出發,才能如拼圖一般,拼出一幅“懸崖之上”的冷夜圖景。
槍響
《懸崖之上》拍攝周期為150天左右,在疫情的大環境下,張藝謀一直馬不停蹄創作。《一秒鐘》上映,觀眾看到他對電影的赤誠熱愛,《堅如磐石》和《懸崖之上》先后殺青,觀眾看到他在電影領域的不斷探索。很多人早早就把《懸崖之上》列為2021年最值得期待的電影之一,看中的正是張藝謀導演的口碑和“若是重復,寧可放棄”的創作精神。也有很多觀眾對《懸崖之上》報以和《風聲》(豆瓣評分8.1分)相同的期待,期待這部影片也可以成為國產諜戰片的經典之作。
3月23日,《懸崖之上》宣布定檔五一檔,并透露將在4月18日、24日、29日開啟超前點映。如今,五一檔眾片云集,競爭激烈程度不亞于春節檔期,但敢于如此坦然提前將電影奉于觀眾接受評價的,怕是只有《懸崖之上》一家。從客觀上看,更多展現心理活動的諜戰片很難吸引到年輕人為之駐足,在五一檔的定檔影片中,《懸崖之上》“想看”人數也并非名列前茅。但隨著口碑逐漸釋出,大家對這部影片的關注度或許會水漲船高。如今,國師手里的三部“存貨”(《懸崖之上》《堅如磐石》《狙擊手》)終于放出第一槍。五一檔,不妨讓我們一起到《懸崖之上》,看看那個險象迭生、危機四伏的亂世,也看看張藝謀兼容諜戰類型與感官美學的全新嘗試。(文 斑馬木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