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紅嬌 姚敏

【摘要】目的:以危重癥病人為主進行探究,觀察在治療的同時應用風險管理方案的作用效果。方法:從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之間接診的病人中進行隨機抽選,共計找到100位危重癥病人,對其展開探究。根據平均原則進行分組,對照組、實驗組各納入50位病人。為對照組病人提供常規護理方案,對實驗組病人采取風險管理手段。重點比較兩組病人護理后的并發癥情況。結果:經統計對比,實驗組出現并發癥的幾率要遠遠小于對照組。結論:在臨床實踐中,對危重癥病人采取風險管理措施,有利于降低病人出現并發癥的可能性,值得推廣借鑒。
【關鍵詞】風險管理;危重癥;并發癥幾率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4.184
病人的病情復雜、病情發展迅速,會給臨床管理帶來一定的挑戰。為實施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的病人提供風險管理,是對病人最好的保障,特別是在降低并發癥發病率方面效果較佳,為此本文將針對風險管理手段展開探究,希望能夠對危重癥病人的治療有所幫助。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之間接診的危重癥病人中抽選研究對象,將篩選,共計找到100位實驗對象。根據護理手段的差異性進行分組探究,每組各有50位病人。通過調查兩組各自的就診信息,可知對照組由29位男性以及21位女性組成,年齡分布于14歲-60歲之間。實驗組包括28位男性以及2位女性,病人的年齡均大于16周歲且小于58周歲。經比較,兩組在基本信息方面并無明顯差異性,可以繼續進行實驗。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方法,實驗組應用風險管理措施,具體內容如下:
1.2.1開展危重癥病人護理工作的工作人員,在正式上崗之前,要接受嚴格的培訓,并需要拿到通過證書。開展培訓時,要從專業角度出發,首先接受疾病方面的培訓內容,護理人員不僅要熟知理論知識,還要掌握器械操作技巧,此外還要練習緊急救助要點。除此之外,相關領導人員要召集護理人員參加會議,重點分析質量管理問題,建立一套規章制度體系,將護理質量落實到位,不得出現任何差錯。
1.2.2透析的準備工作。(1)設置專人管理血透機,對其進行定期的保養維護。每次進行透析治療前,操作人員都要對機器進行全面認真的檢查,檢查無誤后方可繼續進行治療工作。在治療期間,要對病人的各項指標進行實時監督,并將其指標水平記錄在冊,以供參考。如遇到特殊情況,需要在記錄上進行特別標記,并對該情況進行及時解決。(2)對血壓管路的連接情況以及透析器的連接情況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并仔細核對數據參數,觀察是否存在錯誤的情況。對病人的體質情況進行調查統計,監測病人的生命體征指標水平,對于實驗室得出的各檢查結果要進行登記。(3)病人在接受治療之前,還要進行管路預充,這一步是為了避免過濾器中有空氣存在。除此之外為了避免出現空腔、凝血等問題,還要將動靜脈壺液面進行上調。
1.2.3預防并發癥。(1)病人必須要在醫生的指示下抽取血液,觀察病人血小板的變化水平,檢查局部出血、傷口滲出等情況。(2)護理人員需要熟知過濾器的脈搏、血管壓力等,一旦出現異常情況,要及時將其告知醫師,協助醫師處理問題。
1.2.4強化風險管理意識,完善規章制度。(1)建立健全風險管理體系。召集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組成護理小組,小組分三個等級,管理權限最高的是護士長,護理組長次之,基礎成員是普通護理人員。護理小組依照從上至下的檢查原則進行層層對照檢查,以PDCA為原則展開工作,過程中發現問題、漏洞,要及時想辦法加以糾正。經實際工作調查確定一份切實可靠的風險預防措施。同時還要監測護理工作者制度的落實情況、反饋情況以及風險評估的流程。護士長將以上內容進行整理匯總,然后將其印發成冊,分發給護理人員。相關負責人要重視護理人員的能力提升,每月為護理工作者提供一次集中學習的機會,并對學習內容進行不定時抽查,進而使得護理人員可以在制度健全的工作氛圍中提升自我能力。(2)明確各級護理人員的責任。基礎護理人員、護理組長、護士長等都有各自的職責,為了強化工作效率,要對其職責進行明確劃分,劃分時要遵照詳細、準確的原則,將責任分工具體到某個時間段。此外分級管理也是保障護理工作效率的一大關鍵,護理人員的職位越高,所承擔的工作以及責任也就越重,風險也會因此上升。
1.3統計學分析
科學嚴謹的實驗結果必然少不了大量統計數據的支持,正是由于實驗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難以通過人工方式進行管理,為此我們才需要利用計算機技術將數據移交給SPSS19.0軟件。
2 ?結果
在實驗過程中,我們發現病人可能會出現并發癥,經統計,導管相關感染、體溫低、血壓下降、透析管周滲血等是最為常見的。此外我們分別統計并計算了實驗組、對照組各自的并發癥情況,實驗組的情況更為理想,詳細請看下表。
3 ? 討論
醫院的危重癥病人是治療、護理的關鍵對象,因為該類病人的病情發展較為嚴重,所面臨的風險也比較高。對于危重癥病人而言,病情的評估以及護理工作會直接影響其療效,如果護理人員沒有準確評估病人的病情或者在護理當中出現了差池,其后果不可惜那個線。由于病人的病情比較嚴重,因而在治療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并發癥,它的存在對于治療而言有著不利影響,嚴重一些還會危及病人的生命,基于這一原因,我們必須要展開護理風險管理措施。為了探究風險管理方案的優越性,我們特進行了上述實驗內容,使其與常規護理手段進行對比。根據實驗結果來看,該方案的實施具有明顯的效果,特別是對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有極大的幫助。因此在今后治療危重癥病人時,可以適當采取風險管理措施,這是預防并發癥出現,改善病人生理質量的不錯選擇,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牛冬花,張海燕,趙娟.PDCA循環在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患者壓瘡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5,(2).
[2]黃志華,王金鐸.不同預沖管路方法對無肝素連續腎臟替代治療中濾器使用壽命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4).
[3]施耀丹,陳敏華,劉明晨,等.集束化護理策略在ICU患者行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中應用效果分析[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7,(12).
[4]林曉敏,凌敏鵬,梁亞峰,等.急救護理小組在ICU危重患兒行連續性腎替代療法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