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光杰 沈嶺

【摘要】目的:探討X線檢查運用在急性踝關節損傷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8年6月-2019年8月期間我院收治的220例急性踝關節損傷患者為研究對象,分別行X線檢查和常規檢查,對兩種檢查方法的準確率進行比較分析。結果:與常規檢查相比,X線檢查的準確率較高,比較有統計意義(P<0.05),并且X線檢查聯合常規檢查的檢出率為100%(220/220)。結論:在急性踝關節損傷的臨床診斷中,X線檢查是經濟、簡單的一種方法,但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也容易出現漏診,應該與常規檢查相結合,從而提高診斷準確率。
【關鍵詞】常規檢查;X線檢查;急性踝關節損傷
【中圖分類號】R684;R816.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4.223
急性踝關節損傷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骨科疾病,其發生與外力導致足部突然外翻或內翻有關,包括脫位、骨折等多種類型,在臨床上表現為行動障礙、壓痛、踝部腫脹以及疼痛等癥狀,若不及時治療,可出現創傷性關節,增加治療難度,影響患者預后[1]。因為急性踝關節損傷具有諸多類型,所以怎樣準確、快速、早期的診斷這一疾病,對制定針對性治療方案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當前在診斷急性踝關節損傷時,X線檢查是常用的一種方法,并且具有較好的效果。因此,本文對急性踝關節損傷診斷中運用X線檢查的臨床價值進行了探討,如下報道。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8年6月-2019年8月期間收治的急性踝關節損傷患者220例為研究對象,年齡15-76歲,平均(45.4±10.3)歲,其中80例為女性、140例為男性,骨折類型:120例為踝關節脫位、100例為踝關節骨折,受傷原因:車禍傷60例、重物壓傷73例、扭傷62例、墜落傷15例、其他損傷10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常規檢查和X線檢查,其中常規檢查主要指的是由具有豐富經驗的醫師將患者的臨床表現作為基本依據,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確定是否為急性踝關節損傷。同時,再給予患者X線檢查,即選擇銳珂DrX線機,設置參數,其中電流為7.1mAs,電壓為65kV,操作如下:(1)選擇內踝尖端為測量基點,作一條直線X平行于脛距關節面,分別相交內踝尖端、腓骨外側、距骨內側、腓骨內側以及距骨外側面于a、b、c、d、e點;(2)選擇外踝尖端為測量基點,作一條Y線垂直于X線,與外踝尖端分別相交于n、m點;(3)對mn、ab、ae以及de距離進行測量,即內側距離垂直距離、踝關節內外踝尖端距離、外側皮質距離、踝關節內踝腓骨尖端距離以及內踝尖腓骨寬度。在X線檢測中獲得相關數據后,由2名及以上具有豐富經驗的醫師負責閱片,并且給出診斷結果。
1.3統計學分析
由SPSS20.0軟件分析數據,其中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行x2檢驗,以P<0.05表示有差異。
2 ?結果
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檢查,與常規檢查相比,X線檢查的準確率較高,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同時,常規檢查聯合X線檢查的檢出率為100%(220/220)。
3 ?討論
急性踝關節損傷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骨骼系統損傷,主要指的是因為內外翻或屈位旋轉過度導致踝關節牽拉過度而誘發的一種損傷。通常情況下,急性踝關節損傷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分別是骨性急性踝關節損傷和非骨性急性踝關節損傷[2]。從解剖學和力學層面來看,踝關節的損傷風險較高,在一項調查研究中發現,在骨科急診患者中,急性踝關節損傷占12%,而在運動創傷中,急性踝關節損傷占16%。臨床研究資料表明,急性踝關節損傷有多種多樣的誘發因素,除運動強度外,還包括性別、體質以及年齡等因素[3]。由于急性踝關節損傷會對患者的正常運動產生直接影響,降低患者日常生活質量,所以選擇一種合適的急性踝關節損傷診療方法尤為重要。當前在對急性踝關節損傷進行診斷時,影像學檢查是比較有效的一種方法,包括MRI、CT、B超以及X線等,每種方法各有優缺點,但是從實際層面來看,X線檢測具有較廣的應用范圍。相比較其他檢查手段而言,X線檢查具有速度快、操作簡單、準確性高以及價格便宜等諸多優點,并且在檢查的過程中,不會增加患者創傷,可以將患者的病灶直觀、清晰地顯示出來,有助于提高診斷準確率[4]。同時,在X線檢查中,急性踝關節損傷不同部位的影像學特點也存在著一定的區別,具體如下:(1)踝關節外翻損傷。若內踝骨折,可見斜形和橫形的骨折線,且骨折塊明顯錯位;若三角韌帶損傷,可見踝關節內側骨質間隙明顯增加;若距骨脫位,可見脛腓聯合破損,且內踝關節紋理寬度明顯增加;若腓骨骨折,呈現出從內下至外上的骨折線,且往往合并遠折一側移位;(2)踝關節外旋損傷。在腓骨遠端脛腓聯合處可見骨折塊,骨折線往往從前下方到后上方,表現為斜形,尤其是蝶形。而在內踝骨折時,骨折線表現為橫形,且骨折碎片擠壓至腓骨一側;若后踝骨折,骨折線呈現為縱行,且內踝關節間距明顯增大[5]。
綜上所述,在急性踝關節損傷患者的臨床診斷中,雖然X線檢查的準確率較高,但是也存在漏診風險,應該與常規檢查相結合,提高診斷準確率,為制定針對性治療方案提供有效依據。
參考文獻:
[1]榮倉宇.X線檢查在踝關節骨折診斷中的臨床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04):142+161.
[2]郝朝軍.淺析急性踝關節損傷患者行X線檢查的準確性[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11):2043+2045.
[3]李正權.對急性踝關節損傷患者進行X線檢查的準確性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08):28-29.
[4]劉劍,敬容.急性踝關節損傷的X線特點及診斷價值評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24):57.
[5]馬微.X線檢查在踝關節骨折診斷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1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