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山


【摘要】目的:觀察定向軟通道血腫吸引術與微創錐顱血腫碎吸術治療腦出血的療效。方法:隨機分組,對照組患者采用微創錐顱血腫碎吸術,觀察組患者采用定向軟通道血腫吸引術,對比觀察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前兩組患者得分相比,具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NIHSS評分,分別為(25.16±2.21)、(12.56±1.26),與對照組相比略低,具有差異統計學意義(P<0.05);術前,兩組患者Barthel評分相比,具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對腦出血患者分別實施定向軟通道血腫吸引術與微創錐顱血腫碎吸術,臨床療效相似,兩種治療方法安全性相似,改善了患者神經功能,縮短了患者住院時間,提升了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定向軟通道血腫吸引術;定向軟通道血腫吸引術;療效;患者
【中圖分類號】R651.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4.224
引言
腦出血是指非創傷性腦內血管破裂,導致血液在腦實質內聚集的一類臨床綜合征,屬于腦卒中的一種類型,占腦卒中約13%。最常見病因是高血壓合并細小動脈硬化,臨床癥狀多種多樣。研究發現,定向軟通道血腫吸引術與微創錐顱血腫碎吸術兩種治療手段,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基于此,本文于本院2019年03月~2020年03月收治的腦出血患者中,隨機選取88例作為研究對象,研究了定向軟通道血腫吸引術與微創錐顱血腫碎吸術治療腦出血的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分組,觀察組(n=44),男性:21例,女性23例,年齡:32~75歲,平均年齡:(52.33±5.6)歲;對照組(n=44),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齡:30~80歲,平均年齡:(54.21±6.1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相比,具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的是微創錐顱血腫碎吸術,具體的方法如下:(1)醫生對患者進行頭顱CT掃描,根據CT結果,進行穿刺,針芯抽出后,使用注射器抽取血腫周圍的液體,并緩慢推進穿刺針進行抽吸,經由穿刺管注射生理鹽水和2萬尿激酶混合液,待5hhou清洗患者顱內,保持2~3次/d。(2)再次進行CT掃描,若血腫量<10mL,則可停止,將引流管拔出,結束治療。
觀察組患者采用的是定向軟通道血腫吸引術,具體的方法如下:(1)由醫生對患者進行頭皮切口,實施顱骨鉆孔,使用電凝止血法,使用14F多側孔硅膠交流管進行引流穿刺。(2)術后1d再次進行CT掃描,確認是否出現顱內出血情況,若血腫量較多,需要注入3mL的生理鹽水+1mL地塞米松+1mL慶大霉素+4萬U尿激酶。(3)夾閉1h后,打開引流管,保持1~2次/d,連續治療3~6d,密切觀察血流顏色以及患者CT變化情況,根據CT結果進行判斷,血腫量<10mL時間,停止治療,拔出引流管,治療結束。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NIHSS評分和Barthel指數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1]。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NIHSS評分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得分相比,具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NIHSS評分,分別為(25.16±2.21)、(12.56±1.26),與對照組相比略低,具有差異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Barthel評分對比
術前,兩組患者Barthel評分相比,具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高血壓腦出血在臨床中較為常見,典型癥狀表現為頭痛、嘔吐和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如昏睡、昏迷、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等,致死率高。隨著病情的進展,血腫會釋放大量有毒的物質,進一步損害和壓迫患者腦部組織,影響患者神經功能障礙,基于此,院方為清除患者血腫,改善血腫壓迫情況,積極引入定向軟通道血腫吸引術與微創錐顱血腫碎吸術,目的在于降低患者神經系統損傷程度,改善患者缺血的癥狀[2]。本文本院對患者實施了微創錐顱血腫碎吸術,此種治療方法常用的是穿刺引流術,臨床操作簡單,可精準定位血腫部位,可清除患者顱內的血腫,臨床應用效果顯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當前病情,然而在臨床應用中發現,微創錐顱血腫碎吸術存在潛在風險,容易導致顱內二次出血。
基于此,本文本院將定向軟通道血腫吸引術應用于腦出血患者干預中,取得了顯著的臨床應用效果,安全程度更高,可降低患者術后二次出血率,縮短了患者住院時間,加速患者康復,提升了患者生活質量。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得分相比,具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NIHSS評分,分別為(25.16±2.21)、(12.56±1.26),與對照組相比略低,具有差異統計學意義(P<0.05);術前,兩組患者Barthel評分相比,具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本文研究成果證實定向軟通道血腫吸引術與微創錐顱血腫碎吸術治療腦出血患者,臨床療效確切,具有臨床應用和推廣的價值,
綜上所述,對腦出血患者分別實施定向軟通道血腫吸引術與微創錐顱血腫碎吸術,臨床療效相似,兩種治療方法安全性相似,改善了患者神經功能,縮短了患者住院時間,提升了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艾志國,鐘利波,周志飛.定向軟通道血腫吸引術與微創錐顱血腫碎吸術治療腦出血的療效比較[J].當代醫學,2021,27(08):75-77.
[2]梁其志,伍益,昌大平.定向軟通道置軟管血腫吸引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分析[J].現代醫院,2018,18(01):96-9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