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德云
摘 要:配電網自動化是指借助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及電力技術等進行數據采集與分析、調節、控制與管理的技術,是確保電力高效使用的重要環節,其建設與運行質量直接影響供電質量。基于此,文章從配網自動化建設與配電運行管理出發,歸納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尋求科學有效的應對措施,進一步優化配網自動化建設與運行管理水平。
關鍵詞:配網自動化;建設;配電運行管理
在電網改造工程持續推進中,我國電力公司致力于提供配網自動化建設與配電運行管理水平,以求達到緩解電能質量不穩定、不均衡情況,降低用電設備損壞率,滿足新時期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要求的目標。配電網作為電力系統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自動化建設與運行管理水平與電力系統正常運轉息息相關,為此,電力公司積極應用過繼電保護、先進通信技術等,不斷增加配網自動判斷及隔離故障、自動恢復等功能,提高配網性能。但是,在配網自動化建設及配電運行管理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對配網自動化應用與推廣造成阻礙,電力公司雖然付出了大量資金與努力解決這些問題,但所獲得的效果十分有限,難以充分發揮配網自動化優勢。
一、配網自動化建設與運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設計與建設方案缺乏前瞻性
配網自動化建設的目的是提供優質、高效供配電服務,充分滿足當下產業生產與社會發展用電需求,符合綠色、環保、持續發展目標,在設計方案時,需要具有一定前瞻性和全局性。但是,目前絕大多數配網自動化建設并沒有充分認識到未來發展方向和客戶用電需求,尤其一些農村地區或偏遠地區,一般只考慮未來三至五年的電網負荷增長,當完成少至一兩年、多至三五年的建設任務后,其額定功率往往低于或等于電網實際消耗,在一些用電高峰時期,很容易出現配網高負荷運行情況,尤其在夏季,極易引發中低壓線路自燃,甚至會引發火災事故,無法實現配網自動化建設長遠發展,也會對運行管理造成阻礙[1]。
(二)建設與運行管理存在差距
配網自動化建設與運行涉及多個學科的專業知識,需要綜合考慮主站、信息聯通、通信技術、運行管理及后期檢修維護等多個方面,還要建立完善建設與運行管理制度,由各個環節、多個部門的人員共同努力,相互協作,避免出現技術操作與運行管理脫節、技術操作不規范、信息反饋不足等問題,構建和諧、統一的協作關系。現如今,配網自動化建設與管理還存在認知上的不足,在自動化建設時,只是將能量管理系統與數據庫管理系統相互集成,沒有依據實際情況和建設需求搭建統一網絡架構,沒有依據管理要求應用配套技術手段,也沒有依據不同區域和建設規模恰當調整網架結構,嚴重影響配網自動化建設和運行管理[3]。例如,當下配電網通信功能中壓戶外開關柜部分主要應用2.5G專用無線通信,反應速度慢,存在三十秒或一分鐘的延遲,還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維護管理,配電網自動故障判斷、故障隔離與愈合恢復等得不到保障。
(三)配網自動化投入成本較大
配網自動化建設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工程,在設計、施工及運行管理階段均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資金,在設計階段,需要考慮未來用電需求量增長趨勢和數量,需要明確配網建成收益,還需要滿足維護及管理費用;在施工階段,人力資源、材料設備、施工技術等,都需要投入大量建設成本;在運行管理階段,配網自動化中使用的設備原件都有固定使用壽命,這些設備長期暴露在外界惡劣環境中,其使用壽命不斷縮短,再加上這些設備長期處于超負荷運行,維護管理不到位都進一步加快了老化速度,增加了管理及運維費用。此外,配網自動化建設和運行管理對操作人員業務能力要求較高,必須配備專業化團隊,間接增加了人力資源成本,這些投入在短時間內很難獲得收益,投入與產出不平衡。
二、配網自動化建設與配電運行管理優化策略
(一)加強配網自動化認識,科學設計建設方案
在配網自動化建設之前,為保障配網自動化建設水平,實現配電網絡的自動運行,必須深入了解配網自動化發展核心和企業戰略規劃,準確把握其核心功能和價值,在維護企業長期利益的前提條件下,不斷提高系統設計與建設水平,結合工程具體要求,科學設計建設方案,具體可從以下幾點入手:一是,盡可能選擇設計經驗豐富、業務能力強的設計單位,加強設計過程溝通與聯系,確保設計方案符合配網自動化建設情況,能與各系統和接口兼容,符合各項規定;二是,在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到自動化檢測、維護和管理等功能,強化與用戶之間的信息反饋,積極應用各種先進設備和技術,實時監測各項數據信息,為用戶提供高質量供配電服務[3];三是,劃分明確配網自動化建設與運行管理工作范疇和責任,成立專門工作小組,結合當地配網特點進行建設和管理,不斷提高配網架構規模的合理性,降低配網系統負荷性質差異,提高設計與建設水平,同時,要加強配網供電管理,及時調整主線不均衡問題,重點關注用電量大的地區,保障配網供配電系統的安全性、穩定性和可靠性。
(二)健全配網自動化管理制度,加強運行維護
配網自動化建設與運行管理是一項復雜程度高、建設技術難度大的工程,是當前電力企業轉型發展必將面對的挑戰,針對這種情況,一方面,企業應當成立專門管理職能部門,對各項建設與管理工作進行管理,編制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責任制度,并切實將各項制度落到實處,建立部門、科室、個人聯動管理機制,確保凡是有章可循、有據可依,有效提升運行效率和工作質量[4];另一方面,建立重點、關鍵技術問題管理制度,包括計算機技術、自動化技術、5G通信技術等,以5G通信技術為例,具有增強移動寬帶、大規模機器類通信及低時延通信等作用,能夠對故障問題進行精準定位;能夠替代光線做通信,顯著降低建設成本,實現降本增質的效果;提高巡檢效率和運維效率;能夠與智能電表設備相連接,豐富采集內容,提升采集頻率,滿足用戶個性化用電需求。
(三)提高建設與運行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益
首先,要保障基礎配套設備的完善性,加強設備使用前、施工中和使用后檢查維護,及時解決設備與建設進度不銜接問題,加強先進設備及技術的應用;其次,保障配套人才儲備,注重企業專業培訓,不但提高人員操作水平,滿足日常建設與運行管理需求;然后,優化運行管理方式,提高其實用性、技術性及科學性,應用多種通信技術和信息傳輸方式,確保出現故障時能及時啟動備用設備,避免對供配電造成影響;最后,增進溝通與信息反饋,強化各部門協作互助能力,健全管理制度,避免出現管理盲區,確保專人專責,一旦出現問題,在最短時間內解決,不斷降低建設與運行管理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三、結束語
總之,配電網自動化作為未來電力系統發展主流趨勢,是目前配網建設與配電運行管理的重要基礎,文章對目前配網自動化建設及運行管理情況進行拓展分析,提出要從加強配網自動化認識,科學設計建設方案;健全配網自動化管理制度,加強運行維護;提高建設與運行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益等方面入手,保障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保障配網自動化在新時期的長期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澤海. 淺談配網自動化建設與配電運行管理[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8, (021):3285.
[2]王善球. 配電運行管理方案與配網自動化建設問題處理分析[J]. 數字化用戶, 2018, 024(017):192-193.
[3]Yu Yi. 淺談配電網自動化建設與運行管理問題[J]. 電力系統裝備, 2019, (012):193-194.
[4]申揚. 配電網自動化建設與配網運行管控探討[J]. 通信電源技術, 2020, 037(004):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