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磊
摘要:隨著全球環境的不斷惡化,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人們也越來越重視對環境的保護,針對環境保護的措施也經過了很多年的完善和努力。特別是環境檢測這一工作,它對于處理環境問題,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而且環境檢測的管理直接關系到環境的改善工作,通過加強環境檢測可以進一步促進環境保護工作的展開。
關鍵詞:環境檢測質量;影響因素
引言
環境檢測工作是指從事環境檢測的工作人員借助科學的檢測技術和手段,在檢測點進行樣本的采集,并通過對樣本的分析和對環境質量的總結,為環境管理提供科學的數據,這將有助于我國不斷完善環境管理工作。因此,保證環境檢測的質量對于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落實具有非常重要和長遠的影響。
1環境檢測質量的影響因素
1.1硬件設備
環境檢測對于數據的精準度要求較高,因此為給環境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準確的數據,相關的環境檢測工作人員需要借助相應的設備開展檢測工作,從而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但是,部分環境檢測機構由于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問題,不能進行檢測設備的及時更新,導致環境檢測的結果存在一定的偏差,影響了環境管理工作的科學開展,也降低了環境管理的工作效果[1]。
1.2樣本采集
由于不同的環境檢測存在一定的區別,環境檢測人員需要根據檢測內容的不同,對樣本采集工作進行合理化的調整,以保證樣本采集工作的順利進行。但是,部分環境檢測人員由于缺乏相應的知識和經驗,不能按照規范的流程對樣本采集工作進行調整,導致樣本的采集、保存和運輸等環節出現問題,從而影響了環境檢測的結果,降低了環境檢測的質量。
1.3檢測方法
部分環境檢測人員由于專業性和經驗不足,不能進行檢測方法的合理化轉換,導致檢測結果出現偏差,降低了環境檢測的質量,并影響了后續環境管理工作的開展。
1.4技術水平滯后,監測模式較為單一
環境監測本身需要專業性極強的人員進行操作,而對于監測對象的選取、監測樣本的接收、監測數據的考量等,都需要宏觀把控。僅僅依靠人力無法及時反饋大范圍的信息,即便監測人員具備科學的評估意識,監測工作也會因為數據殘缺不全而流于形式。因此,必須加強高科技設備的引入,從而提升環境監測的水平。但是在許多環境監測的工作中,不僅沒有建設一體化的監測中心,就連監測所使用的設備都是老化的,跟不上實際的需求,無法真正意義上應用于工作中。
2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問題的對策
2.1健全全過程的環境監測質量控制
環境監測質量控制過程必須是一項科學性、系統性的工作,其中任何一個環節的偏差、失誤等都可能導致控制結果的不準確,所以對于質量控制的全過程都要予以嚴格的規范。第一是采樣的質量控制。工作人員要對采樣技術制度以及樣品所在環境進行細致了解,要保證采樣記錄的及時性與真實性[4]。第二是樣品輸送放置的質量控制。在樣品輸送和放置過程中,要保證將采集到的樣品完好無損地運回實驗室中,并進行化驗和分析,要保證樣品的儲存溫度,以保證樣品的穩定性。第三是實驗室分析的質量控制。實驗室質量控制可分為實驗室內部的質量控制和實驗室之間的質量控制兩種情況,在實驗室質量控制中,要盡量保證實驗室環境和所使用的設備一致性。第四步,則是對基礎工作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配,逐一規劃標準化體系。在開展監測工作之前,對組合監測工作的道具、儀器設備以及監測流程等都進行對照標準,準備好相應標準的物件,調整設備并控制儀器運行的效率[2]。
2.2檢測方法的合理使用
由于不同環境檢測內容需要采用不同的檢測方法,環境檢測機構應當結合檢測內容不同,做好檢測方法的合理使用工作,從而進一步保障環境檢測質量。首先,環境檢測機構應當做好檢測方法的科學制定。環境檢測機構應當結合檢測內容的不同,在實地考察的基礎上,結合檢測經驗,進行環境檢測方法的科學制定,為檢測人員進行工作開展,提供科學的依據,有助于環境檢測質量的保障。其次,環境檢測機構應當做好檢測方法的優選工作。由于不同環境檢測內容可以采用的方法具有多樣化,檢測人員可以基于檢測結果的嚴謹性,結合檢測實際場景,進行檢測方法的優選,保證檢測方法切實符合檢測需求,控制好檢測結果的誤差率,從而保障檢測結果的精確性。最后,環境檢測機構應當健全環境檢測管理體系,結合環境檢測質量保障需求,進行檢測管理體系的建立,科學進行環境檢測工作流程的規范,不僅可以保證環境檢測工作的嚴謹性,還可以提高環境檢測工作的效率[3]。
2.3內審
內審主要是對質量管理進行檢測以及完善的主要手段,避免在監測中能夠出現不合格的工作,確保質量控制。在完善質量控制系統中,也能夠為其提供良好的依據。在水環境監測實驗中,需要在一定的時間階段后,對內審計劃進行重新制定,審查人員也需要具備一定的資質,才可參與到內審當中。
2.4提高環境檢測水平
環境檢測的水平將直接影響環境空氣污染的治理效果,所以提升檢測的質量十分重要。在以往的環境檢測中,由于檢測技術發展時間較短,技術設備不夠完善,缺乏專業的技術檢測人員,環境污染檢測的準確性比較低,面對一些復雜的檢測要求,以往的檢測技術與設備很難高水平地完成空氣污染檢測任務,檢測出的數據準確性也不高。而在致力提升檢測質量的背景下,用于檢測的設備不斷涌現,檢測技術的改進與創新,使環境檢測的準確性得到了有效提升,環境檢測水平也隨之提高,為我國環境檢測防治提供了技術保障[4]。
2.5進行分析的過程
進行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必須包括內部質量控制和外部的質量控制,其中內部質量控制的關鍵就在于降低工作人員的檢測誤差,以及由于實驗設備和儀器引起的誤差,而外部控制就是在數據可靠的情況下,進一步減少系統的誤差,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內部質量控制主要可以采用空白測試、標準物質監控、回收率試驗等等,其中空白測試可以有效的對試劑、實驗用水等等進行評價,減少因外在的雜質引起的誤差問題,同時也要掌握不同的分析方法和工作人員所出現的誤差情況。標準質量監控其實就是指在測試的過程中與標準值進行比對之后再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回收率試驗是評價整個監測過程中的精確性,同時監控實驗室檢測能力也可以判斷出檢測方法是否可靠。外部質量控制主要是進行定期的驗證和審核。這樣來確保檢驗的能力和水平,保證數據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出現問題要及時糾正。
結束語
通過對環境質量進行監測,做好質量保證以及質量控制工作,能夠有效地提升監測數據的準確性,也是促使整個監測工序達到規范化以及標準化的主要制度體系,同時也促進監測質量控制工作的可持續發展[5]。
參考文獻:
[1]馬保健.環境檢測中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措施分析[J].低碳世界,2020,10(11):47-48.
[2]李永.試論環境檢測質量的主要影響因素及對策[J].廣東化工,2019,46(15):174+176.
[3]曹暉.影響環境檢測質量的主要因素及對策[J].節能與環保,2019(6):31-32.
[4]賀曉瑜.影響環境檢測質量的主要因素及對策[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17):156.
[5]馬明慧.影響環境檢測質量的主要因素及對策探析[J].節能與環保,2019(5):20-21.
山東國環立宏檢測有限公司 ?山東省淄博市 ?2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