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昌鴻
摘要:現階段,我國生態環境與人們之間的需求矛盾越來越明顯,為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需要運用環境檢測技術探索環境污染程度,從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治理。基于此,文章對環境檢測技術的發展現狀與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發展對策,旨在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借鑒。
關鍵詞:環境檢測技術;問題及對策
引言
環境檢測技術指的是在布點、采樣及分析目標檢測地點并進行環境污染狀況評估這一過程中所需要使用到的技術,是開展環境檢測工作的基礎保證和有效措施。其在我國的應用與研究開始得較晚,雖近年來已經有了一定的實踐成果,推動了環境污染的治理,但與其他西方的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存在著許多問題亟需被解決。本研究就目前我國環境檢測技術現存在的問題開展了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期為環境檢測技術的提高提供一些參考。
1環境檢測技術的特征
1.1生產性
環境檢測技術由分析測試技術、采樣、數據處理、計算機、評價技術等組成,專業性復雜,涉及知識面比較廣,因而在使用環境檢測技術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有扎實的化學功底與計算機網絡技術能力,需要具備物理知識、化學知識、生物知識,且足夠了解微生物,有深厚的地理知識積淀。環境檢測技術的生產性特點是指檢測基本產品是檢測數據的過程,也類似于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生產工藝具有定型化、分析方式標準化、檢測技術規范化的特征。
1.2綜合性
環境檢測技術的綜合性非常強,在檢測上包括化學、物理學、生物與微生物、化學與生態等多個專業,囊括一切象征環境質量的學科。在檢測點取樣之后,樣品基體的處理、分析是比較復雜的,具備復雜性,同樣也存在污染性,這就要求環境分析方式有高度敏感性、高度準確性、高度選擇性,同時對儀器設備的分辨率要求非常高,只有這樣才可以達到標準化與自動化。檢測對象有空氣、水、土壤、固體廢物、噪聲等,只有在對客體進行綜合全面的分析之后才可以準確描述環境質量,而且需要對檢測數據進行合理統計與分析,根據檢測場所的自然因素、社會因素進行全面統計分析,從而得到最終結果[1]。
2環境檢測技術存在的問題
2.1硬件設備落后
硬件設備作為環境檢測的基礎前提,對于環境檢測工作的順利有效開展有著決定性作用,良好的硬件設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推動環境檢測技術的發展與創新。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環境檢測的硬件設備普遍還處于較落后的狀態,對于環境檢測的實際需求還不能滿足。首先是部分地區對此項工作重視度不足,投入的經費也十分有限,支持環境監測工作有效開展的實驗室條件有限,因而許多的設備問題都不能提前被找出并解決,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環境檢測技術水平的提高[2]。
2.2硬件設備落后
硬件設備作為環境檢測的基礎前提,對于環境檢測工作的順利有效開展有著決定性作用,良好的硬件設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推動環境檢測技術的發展與創新。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環境檢測的硬件設備普遍還處于較落后的狀態,對于環境檢測的實際需求還不能滿足。首先是部分地區對此項工作重視度不足,投入的經費也十分有限,支持環境監測工作有效開展的實驗室條件有限,因而許多的設備問題都不能提前被找出并解決,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環境檢測技術水平的提高。其次是相關的檢測站沒有合理配置檢測設備,部分設備長期使用而得不到更換,設備零部件也沒有及時的更換和完善,從而出現老化、損壞等一系列問題[3]。
3環境檢測技術改善對策
3.1提高環境檢測的地位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也日益重視環境問題,在保護環境這一重要工作中,應追本溯源,找出導致環境問題的根本因素,從而再去解決。相關的政府部門應做好帶頭作用,建立環境檢測技術相關的法律法規,給予相關工作嚴明的規范和適當的法律保護,引領督促人們重視環境檢測。也可以加強環境檢測的宣傳力度,讓大家對此加大重視,給予更多的關注,從而全民監督環境檢測的工作,從而推動環境檢測技術的進步。而環境檢測人員應主動承擔起保護環境的責任,加大對環境檢測的重視,為提高環境檢測的地位做出努力。
3.2創新使用新型技術
隨著大氣環境污染加劇,我國對其重視程度也逐漸提高,在對治理大氣環境污染上研究創新新型技術,其需要新型工藝與技術原理相結合,可以有效促進大氣環境污染的防治工作,并給工作者提出必要的思路與見解。我國現有治理大氣污染環境的方式大多數只起到治標不治本的效果,應繼續使用研發新技術,正取做到從根本上杜絕和解決大氣污染環境的問題[4]。
3.3加強監測過程中的質量監管
(1)完善檢測服務監管機制,規范社會化檢測機構的檢測行為。由政府及相應的管理部門建立嚴格的環境監測市場監管制度,監督社會化檢測機構嚴格按照國家標準方法進行樣品采集、樣品分析、質量控制、出具報告,嚴懲捏造、篡改數據等違規行為,構建健康、公正的環境監測市場秩序,以提升監測的數據質量。(2)加強社會化檢測機構的年度考核和飛行檢查。每年進行一次年度考核,且不定時地對社會化檢測機構進行飛行檢查,通過實驗室現場檢查、實驗操作、盲樣考核、質量體系材料檢查等方式,對檢測機構的現場采樣及分析檢測、實驗操作規范性、儀器設備檢定及校準、內部質量控制等進行綜合考評并及時向社會公布,對年終考核不合格或飛行檢查問題嚴重的檢測機構予以取締,對表現優秀者予以下一年度免檢等形式的獎勵。(3)強化能力驗證,建立考核評價制度。能力驗證是實驗室內部質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是一個檢測機構內部質量管理的重要補充,也是檢測機構檢驗檢測能力的重要表征。應強制要求社會化檢測機構每年必須參加規定領域和規定項目的能力驗證,對能力驗證滿意度納入考核評價,通過行業之間的評比,促進監測質量的提升。同時能力驗證的形式也需要有一定的創新,可根據不同檢測機構的資質能力范圍,制定較有針對性的能力驗證方案。
結束語
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工作的基礎,準確、有效的環境監測數據是環境管理決策的重要依據。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企業數量激增、公眾環境意識提高,企業數量激增,政府環境管理部門既要負責監管,又要承擔環境監測的公共服務,已無法滿足國家、社會和公眾對環境數據的需求。因此,環境監測市場化成為一種趨勢,但社會化檢測機構存在諸多問題影響著社會化檢測質量,政府應轉變職能,側重監測質量的監管,加強對社會化監測機構的監督與管理,讓社會化檢測機構高質量的參與到社會化生態環境監測工作中來,提供更多有效、準確的數據,為環境監管工作保駕護航[5]。
參考文獻:
[1]陳曉萱. 淺談環境檢測技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資源節約與環保,2019(12):55.
[2]萬鵬.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水平的提升途徑[J]. 工程技術研究,2020,5(5):275-276.
[3]范慆. 淺談我國地表水檢測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8(6):142-144.
[5]李相力.論環境檢測質量的主要影響因素及對策[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9(9):63.
[5]吳儉,鄧一榮,肖榮波等.當前我國污染地塊環境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析[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18,30(3):1-3.
山東國環立宏檢測有限公司 ?山東省淄博市 ?2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