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森
【中圖分類號】R446.121 【文獻標識碼】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3.051
相信大多數人都進行過尿液檢查,在接受尿檢后可以將我們身體健康情況正確反映而出,可以檢查一些相對較為隱蔽的疾病,而尿常規作為臨床醫學診斷中三大常規檢驗項目中的一種,其他兩種則是血常規與便常規,這些檢驗項目主要是為了能夠幫助醫生或者患者自己掌握生理情況,從而診斷相關疾病,所以對于尿常規檢驗的相關知識我們需要了解,并要掌握尿常規檢驗方法。
1? 什么是尿常規?
尿常規作為臨床中十分常用的一種檢驗手段,主要是收取人體尿液成分進行檢驗以合理分析機體代謝情況,該方法不同于血常規,不需要擼起袖子抽血,而是抽取尿液,所以在留取標本過程中可能會受到檢查者的排斥,但是尿液作為許多疾病的一個重要診斷指標,尤其是腎臟疾病,許多患有腎疾病患者可以在尿液檢查下評估是否存在腎臟病變的風險;同時尿常規檢驗還能夠將機體泌尿系統迅速直接反映,以了解機體腎臟代謝情況,從而及時診斷發現泌尿系統疾病,具有極其重要的臨床意義。
2? 尿常規檢驗項目有哪些?
尿常規檢驗項目較為多樣,其中重點檢驗內容有以下幾種:(1)檢查尿液顏色與透明情況,通常情況下我們可以在肉眼下觀察尿液顏色與透明度情況,正常人尿液顏色會表現為淡黃色,如果在尿液檢查前有過大量飲水,則尿液顏色相對較淡,甚至可能是無色透明;一天內各個時間段尿液顏色也會存在差異,早晨尿液大多為黃色,這主要是因為長時間沒有進食與飲水,所以尿液濃度會增高,所以呈現為黃色。另外,正常尿液通常表現清晰透明,如果外露時間相對較久,則酸堿度會漸漸發生變化,所以一旦尿液顏色存在異常,則可能意味患者存在患病風險。例如:尿液顏色為紅色則可能表示泌尿系統感染或者患有結石;如果顏色為深黃色與褐色,則表示肝臟功能存在一定損傷;尿液為茶色則表示肝膽存在一定問題;尿液為白色則可能說明患者存在絲蟲病或者前列腺炎;泡沫尿則表示腎臟存在問題。(2)檢查尿液酸堿度,正常人尿液會呈現會弱酸性,尿液酸堿度變化和日常飲食、用藥與疾病有著一定關系[1]。(3)細胞管型檢查,尿液檢查下可以觀察紅細胞與少量白細胞情況,一旦白細胞或者紅細胞數量突然增多,則可能表示患有感染性疾病。(4)檢查尿液蛋白質,通常情況下尿液蛋白質檢查結果為陰性,每天尿液排出蛋白質相對較少,若是尿蛋白突然增多,則可能是存在腎疾病。(5)檢查尿比重與尿糖定性內容,尿比重水平具體高低可以將患者感染情況有效反映,而尿糖定性情況則可能評估患者患有疾病風險。
3? 尿常規都有幾種檢查方法?
現階段臨床中應用在尿常規檢驗的方法主要有兩種,分別是尿液干化學分析法與顯微鏡下尿沉渣鏡檢,我們先來了解尿沉渣鏡檢,尿液成分中包含尿沉渣,針對患者尿液進行離心實驗,以準確形成沉渣后開展相關檢驗,沉渣中主要包括細胞、管型、結晶與細菌等,所以尿沉渣檢查方法大多是給予尿液紅細胞、白細胞、腎小管上皮細胞等檢驗,一般情況下,當成功離心后將其放置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并且在標本上合理滴取兩滴液體,放大倍數觀察紅細胞與白細胞數量,檢驗化驗單上身體正常都會用“-”進行表示,如果報告單中存在“+”越多則說明患者病情十分嚴重。
我們再來了解尿液干化學分析方法,該方法主要是把尿液合理加入至干燥試劑條后引發相關化學反應,主要是為了檢測尿液中包含的葡萄糖含量、隱血、蛋白質、膽紅素與亞硝酸鹽等成分,根據試紙發生的化學反應會表現出相應的顏色,之后將顏色和準色板顏色進行對比,如果試紙表現顏色更深,則說明為陽性,表示患者身體情況存在嚴重問題,尿液干化學分析方法也是較為常用的一種方法,具有方便快捷簡單的特點,但是檢查結果可能會受到一些外界因素影響[2]。
4? 如何正確留取尿液標本?
為了確保尿常規檢驗結果準確性,必須要掌握正確留取尿液標本方法,需做到以下幾點:(1)必須使用干燥清潔沒有受到污染的容器,最好是醫院提供的一次性試管。在進行標本采集時,需要叮囑患者尿液量不可以少于10ml,并且在排尿過程中應該先排尿2秒后再收取尿液,這主要是由于前段尿會對陰道進行沖洗,所以可能會存在一些細菌微生物;另外,采集尿液標本前需要服用過藥物則會給尿液標本造成一定的影響,或者是大量飲水則會導致尿液濃度降低,服用藥物則會導致尿液性質發生變化,例如黃連素會促使尿液顏色變化,青霉素影響尿液蛋白質比重量,最終導致假陰性或者假陽性出現,因此,在進行尿常規檢查前,需要自己留個心眼,是否服用藥物都需要提前告訴醫生[3]。(2)注意尿液采集時間,通常情況下,當尿液采集完成后,需要第一時間交給檢驗師,一般時間不可以超過2h,這是因為尿液長時間在空氣中暴露會滋養細菌,導致尿液發生明顯變化;同時,檢查前8小時需要禁止進食任何食物,6小時禁止飲水,若是可以,盡可能在早晨抽取尿液,早晨尿液在人體存儲時間相對較長,尿液濃度較高,所以包含的成分也較多,檢驗結果會更加準確。(3)注意女性經期情況,如果女性在月經來臨期間采集尿液,則尿液中可能會存在少量經血或者分泌物,而這些都會導致尿液污染,所以女性必須要避開經期進行尿檢,最好是月經徹底結束后3~5d進行尿常規檢驗,在進行檢查前一晚,盡可能清洗外陰部,并重視尿道口衛生。(4)注意檢驗操作技術,尿常規檢驗操作技術不規范或者是檢驗儀器清潔度未達標都會給尿液成分造成影響,例如尿液試紙條發潮或者過期、溶液污染、檢驗操作不規范等,這一系列問題都促使尿液出現變化,直接影響檢驗結果,對此必須要嚴格根據相關規范進行操作。最后,在進行檢查前,必須要避免一切劇烈運動,防止身體進入到高代謝狀態而給檢查指標造成影響。
總的來說,尿常規檢驗作為我們檢查疾病的一個重要手段,我們必須要有正確的認識。
參考文獻:
[1]梁樹堅.探討臨床尿常規檢驗的影響因素及應對措施[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9,v.28;No.167(07):236-237.
[2]葉紅燕.尿路感染診斷中尿常規檢驗的臨床意義與結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20年20卷65期,135-136頁,2020.
[3]袁春萍.探討提高臨床檢驗中尿常規檢測結果準確率的有效措施[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00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