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雪梅

【摘要】目的:評估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實施飲食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針對80例本醫院診治的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納入實驗資料,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是抽取時間,以隨機數字表法把患者分成實驗組與參照組,每組各40例。分別予行常規護理、飲食護理干預,比對兩組干預前后肝儲備功能指標。結果: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干預前肝儲備功能指標具有一致性,顯示出數據檢驗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護理后總膽紅素、白蛋白低于參照組,較之于參照組,實驗組凝血酶原時間延長較短,顯示出數據檢驗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行飲食護理干預效果確切,可有效調節患者肝功能,避免患者肝儲備功能進一步下降。
【關鍵詞】肝硬化;失代償期;飲食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3.117
肝硬化是臨床常見疾病,患者肝臟細胞長時間受到刺激,造成患者發生彌漫性損傷,進而發生肝細胞壞死問題,患者肝臟形成假小葉,肝臟早期損傷可予以代償,但隨著病程時間的發展,其肝代償能力逐漸下降,最終導致患者發生肝硬化失代償期[1]。本研究針對肝硬化失代償期護理措施進行分析,討論飲食護理干預的應用價值。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針對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本醫院診治的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納入實驗資料,80例,分組法為隨機數字表法,分別是實驗組(n=40)與參照組(n=40)。實驗組肝硬化失代償期女男比是17∶23。年齡上限78歲,年齡下限40歲,年齡均值是(59.18±12.84)歲。肝硬化病程時間最長20年,病程時間最短4年,肝硬化病程時間均值是(12.04±2.73)年。參照組肝硬化失代償期女男比是15∶25。年齡上限79歲,年齡下限40歲,年齡均值是(59.25±12.88)歲。肝硬化病程時間最長20年,病程時間最短5年,肝硬化病程時間均值是(12.09±2.76)年。對2組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年齡、性別、肝硬化病程時間數據資料實行驗證,P>0.05,具有可比性特征。
1.2方法
參照組給予行常規護理,實驗組應用飲食護理干預,飲食搭配方面,指導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選擇營養元素均衡的飲食方案,注重日常飲食中的維生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補充,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增加新鮮蔬菜、水果攝入,減少脂肪攝取量,脂肪日攝入量最好控制在50g以內[2]。飲食習慣調節方面,對于部分飲食習慣欠佳的患者,應告知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改善其飲食習慣,忌煙酒,對于部分存在腹水癥狀的患者,應減少日常水分與鈉元素的攝取量,不要食用咸菜、腌肉、鹽鹵食品,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每日飲水量不得超過1L[3]。患者不得暴飲暴食,采取少食多餐制,可每日增加飲食次數,在早中餐、中晚餐之間進行加餐,維持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每日熱量攝入。
1.3觀察指標
檢測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干預前后肝儲備功能指標,包括總膽紅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時間延長。
1.4統計學分析
全部80例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病案數據采用SPSS19.0軟件之中,計量資料表示成(均數±標準差)形式,包含:干預前后總膽紅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時間延長指標,實行t檢驗,滿足正態分布。P<0.05,顯示出數據檢驗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比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干預前后肝儲備功能指標數據(見表1),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干預前肝儲備功能指標具有一致性,顯示出數據檢驗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護理后總膽紅素、白蛋白低于參照組,較之于參照組,實驗組凝血酶原時間延長較短,顯示出數據檢驗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肝硬化病程時間相對較長,其病情隨著病程時間的延長而發展,當患者處于肝硬化失代償期后,其肝功能下降,嚴重危害患者的肝儲備功能[4]。肝硬化患者在治療期間,對患者的飲食產生了較高要求,對于部分飲食習慣欠佳的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患者的身體健康。對此,本研究針對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實施飲食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干預前肝儲備功能指標具有一致性,實驗組護理后總膽紅素、白蛋白低于參照組,較之于參照組,實驗組凝血酶原時間延長較短。飲食護理干預針對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實際情況進行護理干預,調整患者飲食方案,極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不良習慣,指導患者進行科學飲食,可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態,調節其肝功能,避免患者發生肝儲備功能下降問題[5]。
綜合以上結果,飲食護理干預于肝硬化失代償期護理中具備臨床推廣應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周小娟,邵佳亮,趙月紅.敘事護理對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負性情緒和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J].當代護士(中旬刊),2020,27(6):22-24.
[2]胡麗娜,徐娟,劉榮.分析護理健康處方聯合針對性護理干預(簡稱“創新型護理干預”)在乙 肝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飲食保健,2018,5(12):198-199.
[3]張凌林,田貞.個體化飲食方案在失代償期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39):134,154.
[4]李春紅.優質護理對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評價[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21):163-165.
[5]章曉云,鄧俊黎,張霓, 等.失代償期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人實施個體化蛋白質-熱量飲食方案的干預研究[J].護理研究,2019,33(9):1613-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