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其茂


【摘要】目的:探討快速康復護理對行胃癌根治術病人術后康復和心理復原力的效果。方法:選取本院86例胃癌根治術患者開展研究,標本納入時間為2018年9月-2019年9月,隨機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各43例。分別實行常規(guī)護理和快速康復護理,對比護理成效。結果:觀察組的術后康復有效性指標均優(yōu)于參照組,且與參照組相比,觀察組心理復原力相對較高,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對胃癌根治術患者所進行的護理中,快速康復護理能夠提高患者的心理復原力,有利于患者恢復。
【關鍵詞】快速康復護理;胃癌根治術;術后康復;心理復原力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3.121
胃癌在臨床中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惡性腫瘤,其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當前,臨床中對其所進行的治療通常是實行手術治療,能夠使患者的存活率獲得進一步提高。但是如果患者在手術之后沒有獲得及時護理,則很容易產(chǎn)生消化道出血以及切口感染等一系列癥狀,進而對患者的臨床恢復產(chǎn)生不利影響。快速康復理念是按照患者病情狀況為其所指定的個性化護理方案,其對于降低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促進患者盡快恢復是非常有利的[1]。本文的主要目標就是探討快速康復護理對行胃癌根治術病人術后康復和心理復原力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86例胃癌根治術患者開展研究,標本納入時間為2018年9月-2019年9月,隨機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各43例。參照組男、女患者分別為23例和20例;平均年齡為(60.23±3.05)歲,觀察組男、女患者分別為24例和19例;平均年齡為(60.11±3.28)歲。兩組基線資料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參照組
本組實行常規(guī)護理。按照患者的病情狀況對患者的下床活動時間進行確定;手術之后對其實行鎮(zhèn)痛處理,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使用嗎啡對其實行肌肉注射,手術之后2天拔除尿管。
1.2.2觀察組
本組實行快速康復護理。(1)健康教育。患者入院時,護理人員要為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以及治療方式等,并且引導患者實行縮唇、腹式呼吸,告知患者和保持充足睡眠。(2)術中低體溫預防。對于胃癌手術患者來說,其手術過程中的暴露面積相對較大,手術時間較長,因此相關護理人員要落實好保溫護理,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使用保溫帶和毛毯,在對患者輸注液體之前要事先預熱,使患者的體溫可以保持在36.5-37℃。(3)疼痛護理。要對患者實行健康教育,引導患者對疼痛進行評估,為其講解科學有效的止痛方式以及止痛藥物使用過程中可能會產(chǎn)生的不良反應,比如阿片類藥物會對患者的胃腸道功能恢復帶來不利影響。(4)康復訓練。患者麻醉清醒之后,要對患者實行翻身護理,同時引導其實行抬臀以及踝泵運動等一系列床上功能訓練,手術后的第一天可以引導患者下床活動,同時按照患者的病情狀況對活動量進行合理調整。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術后康復有效性指標,主要包括首次肛門排氣時間、首次經(jīng)口進食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并且對兩組患者的自強性、樂觀性以及堅韌性等心理復原力進行分析。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通過SPSS21.0軟件統(tǒng)計分析數(shù)據(jù),使用(x±s)和(%)分別表示計量資料和計數(shù)資料,并開展t檢驗和卡方檢驗;當統(tǒng)計值P<0.05,則表示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術后康復有效性指標比較
觀察組術后康復有效性指標均低于參照組,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兩組心理復原力比較
參照組的心理復原力顯著低于觀察組(P<0.05)。詳見表2。
3? 討論
當前,胃癌根治術在臨床中是一種應用較為廣泛的治療方式,其主要指的是切除原發(fā)腫瘤和轉移淋巴結,進而實現(xiàn)對胃癌進行治療的目標。但是因為大部分患者缺少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再加上手術之后缺少相應的護理,患者很容易產(chǎn)生緊張抑郁等不良情緒,對康復進程帶來不利影響。所以,為患者提供良好的護理服務,對于促進患者病情的恢復是非常有利的[2]。
快速康復理念指的是把微創(chuàng)、麻醉以及護理等多個學科進行聯(lián)系,進而為患者提供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其主要目標就是加快患者各項身體機能的盡快恢復,進而降低康復時間。快速康復理念的應用,能夠使患者的臨床康復情況得到有效改善,對于降低患者并發(fā)癥風險以及促進患者的盡快恢復都是非常有利的。在患者入院之后,護理人員對其實行整體性的評估,并且以患者的具體情況作為基礎,規(guī)劃出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一旦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則要對其進行及時處理,同時對護理方案進行優(yōu)化和完善。另外,護理人員要按照患者的心理以及文化程度,同時和患者的生活習慣相互結合,利用簡潔明了的語言為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和內容,強化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同時按照患者的興趣愛好,利用科學有效的方式對其實行心理疏導,緩解其不良情緒,進而促進患者的盡快恢復。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術后康復有效性指標均優(yōu)于參照組,且與參照組相比,觀察組心理復原力相對較高,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在對胃癌根治術患者所進行的護理中,快速康復護理能夠提高患者的心理復原力,有利于患者恢復。
綜上所述,在對胃癌根治術患者所進行的護理中實行快速康復護理,對于促進患者恢復以及強化患者心理復原力都是非常有利的。
參考文獻:
[1]田慧子,王會英,李靜燃.快速康復護理對中青年胃癌術后病人康復和心理復原力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9,33(5):859-862.
[2]康欣欣.快速康復護理在胃癌根治術后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9,31(10):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