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梅


【摘要】為了研究社區護理干預措施對慢性病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影響,醫務人員從社區慢性病老年人中挑選了100人,并將他們分成兩組,每組50人。第一組是常規護理,第二組是社區護理。一段時間后,對兩組患者的健康知識和服務滿意度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在健康知識掌握方面,觀察組比對照組高出10%。在服務滿意度方面,觀察組滿意度為100%,對照組僅為80%。所以可以看出,社區護理服務為老年人慢性病有明顯的影響,不僅要提高社會治理水平,知識和衛生條件,而且是為了改善老年人的服務滿意,使社區護理干預對慢性病的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的改善在現實中是可行的。
【關鍵詞】社區護理干預;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質量;影響探討
【中圖分類號】R473.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3.157
引言
老年人最常見的慢性病是高血壓、糖尿病、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冠心病、腦梗死、惡性腫瘤、骨質疏松癥等。這些慢性病不僅損害心臟、大腦和腎臟,而且影響老年人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質量。老年慢性病的臨床治療時間較長,大多數患者選擇門診治療。由于對疾病缺乏了解和相關心理因素的影響,出院后的治療效果下降,依從性差,病情惡化,復發。因此,除了醫院護理和藥物,護理干預在恢復患者的身體健康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醫務人員從一個社區中挑選100名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并將他們隨機分為兩組,每組50人。對照組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男性和女性各25名,年齡為60-80歲,平均年齡68歲。觀察組50名老年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各25名。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兩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基線信息沒有顯著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接受重點社區護理。第一,建立一個關于老年患者的數據庫。根據自愿、之情和同意的原則,在咨詢老年患者后建立老年患者數據庫。主要內容包括基本信息、護理服務內容、護理效果評價等。第二,開展健康教育培訓活動。社區護理人員積極出版關于具體衛生知識的小冊子,以便更全面和準確地了解老年患者的疾病。第三,定期進行健康監測活動。衛生監測活動的實施對于老年患者是基于共同的健康指標,諸如血壓和血糖水平,并且適合老年病人的具體情況,從而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第四,不斷完善醫療服務。有必要定期培訓的護理人員,以提高其技能和職業素質,提高他們的責任感和同情心、耐心和信心。同時也可邀請醫療專家,舉辦關于醫療護理方面的知識培訓,使他們能夠獲得更深入的知識,更好地運用自己的技能,提高專業素質和服務質量,提供優質服務,并向社區的老年患者提供有效的護理服務。由于這些慢性病不能治愈,很容易產生諸如焦慮和易怒等負面情緒,因此會出現患者拒絕與醫務人員合作的現象。在此基礎上,社區醫務人員還必須采取必要的心理措施來照顧病人。它必須以堅定的信心和與醫生的積極合作為指導,以戰勝這種疾病。引導患者自我控制。對于高血壓患者,要學習測量血壓的技術。對于糖尿病患者,需要指導他們的血糖監測和正確使用胰島素。
1.3觀察指標
對對照組和觀察組的健康知識掌握情況進行了比較分析。對健康知識的掌握(分為三個層次:非掌握、部分掌握和完全掌握)和滿意度調查(分為三個層次:不滿、一般滿意和滿意)進行統計分析。使用SPSS22.0進行數據處理。測量數據可以通過t檢驗,計數數據可以通過卡方檢驗。組間差異可由P值確定,P < 0.05為統計顯著性。
2? 結果
護理干預實施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價指標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3? 討論
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慢性病老年人的治療和照顧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慢性老年疾病的特點是不能治愈,隨著年齡增長并發癥多發。許多患者需要特殊護理,因此社區醫院提供的專業護理干預必須提高慢性病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延長他們的生存時間。過去,社區醫院對這些患者采取傳統的護理干預模式。雖然病人的部分護理需要是可以滿足的,但實際結果并不令人滿意。因此,有必要優化和改革現有的護理模式。作為特殊群體,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并發癥多,他們還需要質量較好的護理,從而有助于更好的康復治療。慢性病是一種長期的、不可治愈的疾病。老年人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他們的健康意識,幫助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慢慢養成良好的習慣,從而有效地消除影響他們健康的因素。教育的發展使老年人能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行為,從而在日常生活中考慮自己的健康行為選擇。在我們的社區護理工作中,我們將與社區的全體人民接觸,讓所有患者參與進來。社區護理的主要目的是保障患者的健康,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狀況,預防各種疾病,促進社區居民的健康。社區護理工作當前面臨的形勢是十分復雜的,這就需要從就近照顧老年人、患有各種慢性病,較高的專業技能和高度的責任感,提供服務的高效和優質護理的老年患者。建立保健服務對于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有助于促進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其患病的老人,同時積極發展各種活動的治療和控制,方便患有慢性病老年人更好的控制病情的發展。
4? 結束語
慢性老年疾病主要是在老年人口中長期積累的進行性和危害性疾病。慢性老年疾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老年支氣管炎、腫瘤等相關疾病。近年來,因為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的改變,使得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發病率逐年增加,容易對患者的生存質量產生不利影響。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應重視對患者的護理干預指導,通過本文的結果能夠證實連續性護理模式應用在老年慢性病護理當中的效果。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比例的變化,老年人的數量不斷增加,各種器官的功能逐漸下降,身體抵抗力較弱,易患各種慢性病。相關研究表明,約73.3%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使用社區治療來監測自己的病情。社區衛生干預是一項重大的衛生改革,是對患者生命和健康的可靠保障。為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實施這些干預措施是非常有效的,可以幫助患者改善自我管理,控制疾病的發展,減少更多危險因素的出現。老人有慢性病,心理和生理壓力下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這些情況在某種程度上護理和治療有很大的影響。老年慢性病不僅會損害心臟、大腦和腎臟,還會影響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質量。對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治療效率,減少并發癥的數量。社區護理是一種針對個人、家庭和社區的新型護理模式,以患者為中心,將護理和公共衛生技能與知識相結合。社區護理干預改善老年人的膳食、醫療護理、心理護理、健康講座和預防并發癥,對于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可以提高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自己的行為,并提高他們的狀態和預后。它們還改善了醫生和患者之間的溝通,減少了患者的負面情緒,增強了他們對抗擊疾病的信心。社區護理干預可顯著改善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的合規性,減輕他們的負面情緒,幫助患者 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吳玉蓮.社區老年患者慢性病患病現狀與對家庭護理服務的需求探究[J].飲食保健,2019,6(36):115-116.
[2]樊珍.社區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行為的影響研究[J].家庭醫藥,2019,30(9):35.
[3]周曉娟,張新宇.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9,25(2):257-260.
[4]歐香琴.社區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2019,16(1):262-263.
[5]王山,樊文潔,俞婉琦,等.SF-36量表應用于城市化居民生命質量評價的信度和效度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6,37(3):344-347.
[6]王瑞.城市社區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23):181-183.
[7]藍萍香.社區老年慢性病患者基于家庭保健和心理護理干預對患者不良情緒和生活質量影響[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8,39(11):1330-1331.
[8]張奕.社區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質量及遵醫行為的影響[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12):100-101
[9]喻萍,陳瑛,崔海松.心理干預對社區抑郁焦慮老年慢性病患者及其照顧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社區醫學雜志,2018,16(7):10-12.
[10]童均君.開展社區護理服務對管理社區慢性病康復的影響與意義[J].心理月刊,2019,14(23):155.
[11]徐鳳麟,孫建萍.老年慢性病患者述情障礙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8,53(01):105-109.
[12]高偉,李文苓,韓大龍,姚慧玉.老年慢性病患者保健模式及干預探討[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36):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