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妍利 郭杰


【摘要】目的:以循證護理為研究對象,探究此護理模式在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中的護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所選取的60例患者均為我院2019年所收治,均被確診為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將其分為兩個小組,分別以實驗組與對照組進行命名,對照組患者接受傳統常規護理,而實驗組則接受本次報告的研究護理,以治療有效率與并發癥發生情況為研究指標,根據P值與0.05的大小關系來確定數據對比是否具有統計學意義;結果:從實驗數據來看,實驗組的兩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同時P值小于0.05,可知本次研究療法相比于傳統療法具有優越性;結論:采取循證護理對胰腺炎患者進行治療時,由并發癥發生率降低可知此療法可有效保證治療安全性,可看出此種模式的應用價值還是很高的,值得在臨床輔助治療中進一步廣泛推廣。
【關鍵詞】循證護理;急性;重癥腮腺炎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3.162
引言
胰腺炎往往與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有關,臨床可表現為腹痛、發熱等癥狀,患者的血液與尿液中所含淀粉酶量會超標。對于急性重癥患者來說,病情發展快、并發癥多、預后兇險等特征十分明顯,該疾病的致死率也是比較高的。除了必要的基本治療之外,針對此疾病施以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也是十分重要的,下面請見本篇報告針對循證護理在此疾病中的護理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所選取的60例患者均為我院2019年所收治,均被確診為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實驗組與對照組中患者數量相等,從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來看,兩組患者的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且值P大于0.05。
1.2 方法
對于對照組患者來說,患者將會接受傳統意義上的常規護理,如補液、監測部分生命體征等。以本次研究模式對實驗組患者進行護理:
醫護人員首先要成立一個具備專業化水平的循證護理責任小組,要保證每一位成員的專業素質合格,對于責任心強、積極性高但專業水平還不夠強的人員可組織開展培訓工作,重點內容是講述與急性重癥胰腺炎護理有關的知識,其他方面如基本臨床護理技能、溝通技巧等也是必不可少的。開展培訓工作的目的在于提高醫護人員技能水平、責任心。
護患之間的溝通交流是必不可少的,這有助于醫護人員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病歷等基本資料,從而加強循證護理方案的針對性。對于患者的血壓、脈搏、意識狀態等生命體征來說必須要做到實時監測,特殊患者可進入重癥監護室修養。
拿患者的早期患病情況來說,腹痛、腹脹是多見的臨床癥狀,任何一種疾病在患病早期的表現都是不可忽視的,醫護人員必須要重視這些問題,要針對患者的淀粉酶變化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對于患者的嘔吐物、皮膚黏膜有無出血等也需要多加關注。一般來說,不同患者的出血現象可表現為不同形式,主治醫師要充分考慮每一位患者的特殊情況,此舉可有效提高止血、抗休克治療的針對性,各項輔助檢查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所研究的這些患者在發病早期已有大量毒素進入血液系統,有的患者還經歷過長時間禁食,患者的全身免疫功能多多少少會受到影響,免疫能力差就容易感染,因此在循證護理中強化科學、合理的營養支持是很有必要的。在營養補充方式上,靜脈滴注方式較為合適,此舉可有效保證患者的腸道靜息。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護理治療后,腹部癥狀會逐漸消除,若淀粉酶水平已開始下降,那么可選擇進食流質性食物,但在飲食量這一問題上必須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則,病情緩解后才可適當增大進食量。
靜脈通道在循證護理中也是必不可少的,這對于患者補充血容量具有積極意義,可有效降低患者出現電解質紊亂的概率,有利于改進胰腺微循環。從數量水平上說,通道不可少于兩條,一條可發揮補充血容量這一作用,血液、平衡液將會依靠此通道輸送,另一條用于輸送急救藥物,比如說發生呼吸抑制時可發揮作用。對于心理護理、呼吸護理等來說,每一項工作都需要醫護人員進行充分的預見、分析,這是增大搶救成功率、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的關鍵基礎。
1.3 觀察指標
以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與“并發癥發生情況”為觀察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報告所選用的統計學軟件為SPSS 22.0,計量資料以“(x±s)”形式表示,采取t檢驗,計數資料以[n(%)]形式表示,進行x2檢驗,根據P值與0.05的大小關系來確定數據對比是否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從實驗數據來看,無論是治療有效率還是并發癥發生情況,實驗組患者的數據均優于對照組,由P值小于0.05可知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細數據請見表格1與表格2。
2.1治療有效率
2.2并發癥發生情況
3? 討論
對于本篇報告所研究的這一疾病的患病早期來說,胰酶消化可釋放出大量炎性介質,液體進入腹腔、腸腔后會增加血管通透性,這就會降低有效循環量。這也是患者在患病早期會出現休克、酸中毒的主要原因,有的患者可能還會出現電解質紊亂,嚴重者存在潰瘍出血等癥狀。從這一疾病的病情較重這一問題上來說,在必要的藥物治療基礎上施以護理干預是十分重要的。
本次報告選擇的研究模式為循證護理,此種模式的特點就在于科學、有效,科學是依據、時間為基礎。此種護理模式的核心在于將傳統經驗為基礎的傳統護理發展為現代化護理方式。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的病情發展速度快、危險性高,患者對生命的渴望要強于常人。在此種情況之下,傳統意義上的常規護理模式所發揮的護理效果并不理想,而本次研究模式可在充分結合患者具體情況的基礎上拿出針對性較強的護理方案,患者可享受到極佳的護理體驗。
從本次研究報告來看,針對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施以循證護理是一個正確選擇,從實驗數據來看,無論是治療有效率還是并發癥發生情況,實驗組的數據結果均優于對照組。根據實驗結果就可看出此種模式的應用價值還是很高的,值得在臨床輔助治療中進一步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季玉萍.循證護理對重癥急性胰腺炎護理的影響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9, 6(024):136.
[2]高麗麗.循證護理在重癥急性胰腺炎護理中的運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9, 17(6):249.
[3]錢學貞,江菊芬,甘艷軍,等.循證護理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9, 34(3):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