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瑋 詹鳳麗 沈海晨






【摘要】目的:成立“親密圈”,探討通過制定標準流程,對護士、患者及家屬進行培訓等護理措施,提高患者導管維護的安全性,降低患者導管維護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方法:選取2020年2~8月我科出院帶管患者為研究對象,負責患者的護理指導和培訓,對導管的安全維護進行全程質量控制。結果:品管圈成立前后患者導管安全維護的知曉率比較;品管圈成立前后導管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比較;品管圈成立前后負責導管維護的護理人員溝通能力、團隊合作、品管圈的手法掌握等方面較品管圈成立前差異比較,具有顯著統計學差異。結論: 品管圈活動在提高患者導管安全維護的知曉率上有一定成效,值得推廣。
【關鍵詞】品管圈;導管維護;出院帶管;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4;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3.258
泌尿外科屬于臨床重要科室,所接診患者類型較多,常見如輸尿管結石、尿道結石以及泌尿系統損傷、泌尿系統腫瘤等,多數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需要留置管道進行治療,包括尿管、雙“J”管、膀胱造瘺管等[1-5], 由于患者及家屬對留置尿管相關醫學常識不熟悉,護理措施不到位,家庭留置導管極易發生感染、堵塞、漏尿、出血及尿道損傷等相關并發癥[6],可直接影響患者預后,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掌握導管安全維護對患者來說尤為重要, 既減少差錯事故的發生,又避免對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和身心痛苦。對科室來說,可以防范醫療護理安全隱患避免醫患糾紛,提高科室整體形象。我科2020年2-8月開展了以“提高患者導管安全維護的知曉率”為主題的品管圈,現匯報如下:
1方法
1.1品管圈的人員組成
我科床位63張,于2020年2月成立品管圈,共有成員13人,設立輔導員1名,圈長1名,主管護師3人,護師8人,護士2名,所有成員均為本科??剖野l動頭腦風暴,按投票最終確定圈名為“親泌圈”,其意義為通過我們4C模式的全程護理,提升患者的居家護理質量,增加患者的滿意度,拉近了彼此的距離。選取2020年2-8月出院帶管患者為研究對象
1.2品管圈工作內容
1.2.1主題選定
因疫情原因大家在微信上發動頭腦風暴,列出科室存在的問題,通過“問卷星”給所有問題按照評分標準分為中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上級政策四個方面, 按照1、3、5評分方法進行打分,最終確定主題為“提高出院帶管患者導管安全維護的知曉率”。
1.2.2 計劃擬訂
選定主題后,圈長按照PDCA循環法制訂計劃,確定責任人,制定甘特圖,本次品管圈活動計劃6個月完成。
1.2.3 現狀把握
全體人員發動頭腦風暴,制定問卷調查表及查檢表,了解當前出院帶管患者管道安全維護的知曉率,出院帶管患者共79人,知曉人數44人,發生并發癥7人,得出知曉率為55.70%,并發癥發生率為8.86%,分析原因主要有五點(見圖1)。根據80/20定律最終得出護士專業能力不足和患者知識缺乏為本次改善的重點。
1.2.4 目標設定
組員給自己的圈能力打分,得出圈能力為80%,根據公式目標值=現況值 +(1-現況值) ×圈能力×改善重點,得出目標值為84.05%。
1.2.5 原因分析
圈員通過頭腦風暴對患者導管安全維護知曉率低,通過人、物、法、環四個方面進行分析,并制定魚骨圖,通過打分,最終得出要因:護士培訓不足、??浦R欠缺、缺少標準健康教育流程、缺少護士考核制度、患者知識接受度低、知識掌握不全、缺乏健康教育后再評估制度??剖抑贫ú闄z表對要因進行真因驗證,最終得出真因:缺少標準健康教育流程、護士培訓不足、患者知識掌握不全面、患者知識接受度低
1.2.6 對策實施
圈員們集思廣益對提高患者導管安全維護的知曉率給出很多措施,根據80/20原則最終得出以下措施:
(1)制定帶管出院患者健康教育標準流程。①制定帶管出院患者健康教育標準流程;②科室規定責任護士統一標準對患者進行一對一宣教,達到宣教的同質化。
(2)加強培訓。 ①對資歷尚淺的護士開展專科培訓;②由資歷深、工作經驗豐富的護士一對一指導實習護士;③護士長晨會隨機提問,定期考核護士工作情況,并與績效掛鉤
(3)加強健康教育 。①制作并發放《帶管出院患者健康教育手冊》;②建立醫健行APP、微信群進行宣教資料的發送;③建立健康教育反饋和再教育制度;④電視屏幕循環播放健康教育內容。
(4)家庭參與式健康教育。 ①采用家庭參與式健康教育;②每周定期設立健康教育“天使課堂”,集中對患者家屬進行健康宣教,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居多,患者對知識接收程度低,我們對這些患者的家屬進行重點宣教,家屬照顧或指導患者護理。
1.3導管相關性并發癥的判斷標準
患者置管后出現血尿、腰疼、雙“J”管移位、膀胱刺激征、尿路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率。
1.3.1血尿
尿色鮮紅,經臥床、增加飲水、遵醫囑口服抗生素等措施后未好轉。
1.3.2 尿路感染
無其他明確原因引起的發熱、寒戰、精神改變等癥狀。
1.3.3 管路的移位
患者留置的管路在滑出體外,或不在原來應該有的位置上。
1.3.4 腰部疼痛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經休息不能好轉。
1.3.5膀胱刺激征
表現尿頻、尿急、尿痛。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3.0軟件分析,計量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如果兩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有形成果
對策實施后統計2020年7-8月 65例帶管出院的患者,知曉患者59人,并發癥發生3例,導管安全維護的知曉率有了顯著提升,并發癥也有所下降,如表1、表2所示,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2無形成果
應用自制評分表對每位圈員進行調查, 內容包括解決問題能力、個人素質修養、溝通協調能力、責任心、自信心、團隊合作能力、品管手法掌握程度、積極性。每項分值1-10分, 分別統計8項內容總分, 計算出平均分并與活動前比較,得分均較活動前提高。在與患者的溝通協調及品管圈的手法掌握上有較大的提高,如圖4所示.另外,通過我們不同形式的宣教也得到了患者的表揚,我科在醫院滿意度也取得了較大的提高。
3討論
3.1品管圈活動提高護士的工作能力
傳統的護理方法即通過護士掌握的知識對患者進行口頭講解,護士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不一致,護士的表達能力也有差異,將品管圈活動這一管理理念應用于臨床護理工作,通過分析發生問題的原因,設定目標,大家發動頭腦風暴制定對策并實施,效果評價等步驟,能夠較大程度地提高護理服務質量,起到質量持續改進的作用[7],對護士來說通過制定的健康宣教手冊,大家對知識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大家統一標準對患者進行口頭、紙質、視頻、網絡等多方面宣教,提高了宣教的質量,從品管圈的無形成果可以看出,護士在解決問題能力及與患者溝通協調等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3.2品管圈活動提高出院帶管患者管道安全維護的知曉率,降低導管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經科室滿意度調查顯示患者住院期間渴望得到更多醫生護士的關心和幫助,渴望了解更多疾病方面的知識,通過我們此次品管圈的開展患者對管道安全維護的知曉率有了較大的提高,由實施前的55.7%提升到實施后的90.77%,并發癥由實施前的8.86%降低到4.6%,較大程度地解決了患者導管維護方面的問題。
3.3品管圈活動提高住院患者滿意度
此次品管圈的開展減少帶管患者管道安全維護的并發癥,經滿意度調查顯示,患者滿意度較2019年有較大的提高,我科護士多次得到醫院電話回訪的表揚,品管圈的開展提高了醫院的品牌形象,促進科室發展,也拉近了同事們的距離,
4 結論
此次品管圈提高了管道安全維護的知曉率,降低了患者留置導管的并發癥,提高了科室的滿意度等,但此次品管圈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制定表格方面還是不夠專業,設置的問題太專業化,樣本量較小具有局限性,有待更大的數據支持。
參考文獻:
[1]葉顯鳳,吳金燕,林丹.規范化管路護理在泌尿外科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19),223-224
[2]謝陳漪,余旻蕾,石東輝.對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實施延續護理的效果評價[J].護理學雜志,2015,30(22):12-14.
[3]程雪梅,向泗雍,付丹丹.騰訊QQ群在泌尿外科帶管出院病人延續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上旬版),2016,30(13):16521654.
[4]楊倩蓉,楊明瑩,王劍松,等.我國延續護理的應用研究現狀[J].護理學報,2014,21(9):17-19.
[5]李靜.延續護理對輸尿管結石術后攜帶雙"J"管出院患者并發癥及滿意度的改善評價[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志,2016,19(5):760-763.
[6]陳秋風,郭奕萍,延伸護理在留置尿管患者家庭護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14).
[7]陳鵬,安志潔.“品管圈活動提高癌癥疼痛患者健康教育知曉率及滿意度的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6):716.
基金項目: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基金項目(Y20100)。
作者簡介:郭瑋(1988-8),女,漢,皖蕪湖人,護師,本科,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通訊作者:詹鳳麗,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