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玉芳

【摘要】目的:探究為促進早產兒精細動作發育情況開展家庭式視覺—運動整合訓練的效果。方法:時間節點范圍確定為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抽取在本院分娩的早產兒66例進行研究,對其進行隨訪,以是否開展家庭式視覺—運動整合訓練作為分組依據,將其分為對照組、實驗組,各組33例。常規訓練用于對照組中,基于此,家庭式視覺—運動整合訓練增加至實驗組中,就兩組早產兒精細動作發育情況施以對比。結果:抓握評分、機體整合評分、商值評分:實驗組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為了提高早產兒精細動作發育效果,開展家庭式視覺—運動整合訓練,具有積極的作用,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早產兒;家庭式視覺—運動整合訓練;精細動作;發育情況
【中圖分類號】R722.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3.261
如胎齡低于37周出生的新生兒即為早產兒,近年來,因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早產兒的成活率也有了明顯的提升[1]。但仍有部分早產兒因機體發育不全,同時因其他因素的作用,導致腦性癱瘓發病率直線上升。因此,對于早產兒來講,避免腦癱成為臨床最關注的一項內容[2]。目前,早產兒出生后臨床只開展早期干預管理,雖然有一定效果,但是常規的干預方案較為單一,即只重視抬頭、站、爬等運動功能的訓練,對精細運動沒有進行相應的訓練,故而出現了一定的局限性[3]。因此,采取科學的訓練方案非常有必要。本文為了提高早產兒精細動作發育效果,特取66例早產兒進行研究,詳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時間節點范圍確定為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抽取在本院分娩的早產兒66例進行研究,對其進行隨訪,以是否開展家庭式視覺—運動整合訓練作為分組依據,將其分為對照組、實驗組,各組33例。就2組基線資料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2組早產兒,均開展常規指導,基于此,實驗組增加家庭式視覺—運動整合訓練,即在早產兒月齡1-12個月時,定時開展康復檢查,并配合相應的早期訓練,如下:
(1)向家長講解早產兒手眼協調能力的訓練方法,同時普及早期訓練對早產兒精細動作發育的影響,讓其知道此訓練主要以改善患兒精細運動功能為目的,提高家長的積極性與配合度,提高干預效果。(2)在訓練目標制定過程中,需要定時訓練,同時在訓練時設置好相應的內容,同時做好注意事項控制。在訓練時,以家庭為主,家長需要對早產兒的訓練內容熟練掌握,隨時了解其訓練運動掌握情況,并上報醫護人員,便于他們可以及時對訓練的方案進行調整。如在手功能的發育中,可指導非主動抓握動作、主動抓握動作,如指導患兒伸手取物,并在抓握的過程中,指導眼和手協調運動,促進患兒分析物體中復雜屬性之間的關系,發展思維能力;同時訓練生活自理動作、書寫動作的訓練,并配合視覺功能的訓練等。(3)根據人體發育學中關于新生兒精細動作發育水平的描述,在對早產兒隨訪時,對其所達到的能力水平進行評估,并按運動發育量表中的運動訓練方式,制定相應的干預措施。
1.3觀察指標
就兩組早產兒精細動作發育情況施以對比。
針對抓握評分、視覺—運動整合評分、商值等進行評價,應用蓋澤爾發育評估,對以上指標進行評分,分數越高,早產兒發育越好。
1.4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25.0軟件完成數據的分析,若數據之間存在組間差異性,則以P<0.05展開。
2 結果
抓握評分、機體整合評分、商值評分:實驗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早產兒因胎齡短,出生體重較低,機體發育不成熟,且器官功能較差,需要為其提供特殊的護理行為,以此來促使早產兒能健康成長。但對于早產兒來講,因機體功能發育不成熟,易出現相關并發癥,如腦癱。在兒童殘疾中,腦癱占主要原因,其出現是因大腦發育不佳,當出現非進行性損傷時,即會引發此病癥。而早產兒因腦組織發育不成熟、中樞神經結構發育不佳,即便是存活,早產兒也會出現較多的神經發育性障礙,其中腦癱就是最常見的一種。腦癱患兒的運動功能及發育情況與同齡兒相比較落后,在早期干預中,家長、醫生等均只重視粗大運動功能的訓練,忽視精細運動功能的干預,從而影響了早產兒全面康復的效果,甚至還會對早產兒長大后的生理能力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對于早產兒來講,配合有效的家庭式視覺—運動整合訓練非常有必要。
經研究發現,新生兒的運動發育順序并不統一,機體差異性較強。對于早產兒來講,需要開展個體化的干預措施,對家屬實施心理疏導,提高康復依從性。而家庭式視覺—運動整合訓練是一種以家長為主導的康復模式,其融合了引導式教育的理念,提高了小兒主動參與度,與常規干預相比,更重視引導;同時對家長進行培訓,培養家屬的引導思想,以基礎原理為依據,結合早產兒實際情況,如生活、興趣等,實施引導治療,調動訓練興趣,增強配合度,從而提升精細運動功能[4]。
綜上,在促進早產兒精細動作發育中配合家庭式視覺—運動整合訓練,效果較優,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單秀梅.早期持續家庭康復護理對早產兒智能發育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09):60-61.
[2]潘學霞,張穎,張凱峰,等.ADHD兒童視覺——運動整合能力及感覺統合功能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20,35(02):268-270.
[3]張志杰.家庭式視覺—運動整合訓練對早產兒精細動作發育的影響[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9,17(04):375-376.
[4]陳婧穎,萬娜.早期持續家庭康復護理對早產兒智能發育的影響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03):94-95.
項目來源:嬰兒運動能力測試在早產兒運動能力干預中的臨床應用研究,合同編號:Z20190256。
通訊作者:羅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