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家春
摘 ?要:語文教學時,要想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觀念以及強化學科育人的價值,就需要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而群文閱讀教學是一種師生就一個或者多個議題選擇文章,然后對文章進行閱讀的教學方式,也是我國語文教學中出現的新的教學形式,它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對教師和學生的發展都有著積極的作用。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為神話故事單元,在對這個單元的四篇課文進行整合式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結合群文閱讀的嶄新理念,總結了一點粗淺的認識。
關鍵詞:閱讀;單元整合;神話
一、關于神話
神話是由人民集體口頭創作,表現對超能力的崇拜、斗爭及對理想追求及文化現象的理解與想象的故事,屬民間文學的范疇,具有較高的哲學性、藝術性。
神話并非現實生活的科學反映,而是由于遠古時代,人類開始思考與探索自然并結合自己的想象力所產生的。
(一)神話故事的特征
(1)敘述人類原始時代或人類演化初期的單一事件或故事。
(2)承傳者除了自己以外還要讓別人對這些事件、故事信以為真。
(3)為遠古族群的人們集體創造并且流傳下來,如果是個人創造而沒有群眾成員對其創造的參與,這些故事通常不歸類為神話,只能認為是文學作品。
(二)神話分為五類
創世神話、始祖神話、洪水神話、戰爭神話、發明創造神話。其中以創世神話最為重要。
創世神話是講述人類原始時期,記載事務、制度起源的神話。又可粗分為世界起源神話、人類起源神話、文化起源神話。不表示每一個民族就一定會同時擁有上述幾種神話,有些民族可能講到人類起源,卻沒說到文化起源,盡管如此,都仍可歸納一個和英雄們的種種事跡,以盤古故事最為著名。本單元就安排了《盤古開天地》
二、關于“感受神話中神奇的想象和鮮明的人物形象”
顧紅霞老師說:“神話是神奇的:神奇的人物、神奇的力量、神奇的器具,還有心中的神奇感覺。”
何謂神奇?“神”,字典中解釋為“主宰物質世界、超自然的、具有人格和意識的存在”,網絡《象形字典》解釋為“古人祭拜的天公,萬物的創造者和掌控者”。《辭海》又解釋說,“神”奇妙莫測、異乎尋常。按照辭海的解釋,神奇,就是神“具有超自然的、異乎尋常,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凡人人力所難以企的”的能力,做成了凡人所不能做成的事情”的特點。而這些特點,是遠古時代人們想象出來的、現實中根本不存在的。
三、關于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感受神話中神奇的想象和鮮明的人物形象”
把握主要內容,是“感受神話中神奇的想象和鮮明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朱慶華在《把握神話特征 優化教學策略》中提出的第一條教學策略是:概括復述,把握神話故事的神奇曲折。
他說“神話是反映人們對自然及社會現象與想象的故事,一般故事情節比較曲折離奇,富于神奇的幻想和奇異的色彩,這是神話的一個重要特點,所以在神話故事教學時,首先要讓學生把握故事情節,讓學生反復閱讀神話故事,在讀通故事的基礎上,了解故事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了解故事的敘述順序,抓關鍵詞句概括段意,連接段意抓主要情節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然后捕捉神話故事中最神奇的場景,讓學生想象故事的畫面,體會神話故事的奇妙。最后通過講故事或復述課文的方法,理解與感受文本,在講或復述神話故事時要求學生把故事講清楚講完整,還可以豐富故事情節,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加入想象,拓展情節把故事講得生動曲折神奇,讓學生在講故事或復述故事的過程中內化故事內容,感悟神話故事發展的神奇合理,同時也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學生在閱讀了這么多的神話故事之后,其中的許多人物形象必定給學生有留在深刻的印象,比如精衛、盤古、女媧、普羅米修斯等,仿寫訓練讓學生習得語言的同時,嘗試運用這些語言,表達自己對故事中人物的贊頌,同時再次體悟神話故事中人物不朽的這一共同特點。那么,不局限于神話故事這一種題材,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時,我們應該重點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群文閱讀前,教師要精心選擇文本
這組文章的選擇價值是由學生們的課堂表現反饋出來的,學生對于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有著深厚的閱讀學習興趣和廣泛的閱讀基礎,故事中各種各樣神奇的情節是那么吸引他們,在這種氛圍中開展的群文閱讀自然水到渠成。從群文篇目閱讀到總結神話特點,再拓展到現代詩歌的仿寫,一步步精心地引導,確實讓學生們收獲了語言,掌握了讀書方法。反思此課,從選篇上看,可以更加大膽地選擇內容各具特色的神話篇目。甚至可以加入簡單的文言文的閱讀幫助學生掌握閱讀古文的技巧。比如,《山海經》中簡短的小古文神話也可以大膽采集進入群文。
(二)群文閱讀和教材內篇目的閱讀教學,應齊抓并進
講讀單篇課文猶如剖析范例,不匆忙,一課一得,既得意又得言,夯得很實。群文閱讀就好比跑馬看花,速度快,幾下就能在比較中就提取信息,提高思辨力、欣賞力。盡管“群文閱讀”不像一篇課文教學那樣,能讓學生對朗讀、字詞句練習、文章思想的把握等掌握的那么精細,可通過“群文閱讀”在短時間內接觸到多篇優美的文本,這些文本或議題相同,或表達方式相同,或情感抒發相同,可以讓學生們從眾多文本中去探究、感悟、發現、總結。因此兩種閱讀方式我們都要重視,使它們相輔相成,把閱讀的主動性還給學生。
(三)群文閱讀還要重視策略與方法
四年級的學生對于瀏覽、略讀、歸納總結這樣的任務還不能嫻熟駕馭,今后指導學生進行群文閱讀時,我們要合理使用重點閱讀、比較閱讀、勾連統整等閱讀策略,在平時注重培養學生跳讀、瀏覽、略讀等閱讀方法,可以利用課內閱讀有針對性地進行重點指導。總之,我們對群文閱讀的認識還非常膚淺,今后還需要下功夫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