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底水錐進影響,X斷塊進入高含水開發階段,采油速度低,亟需尋找新增接替儲量,實現斷塊高效穩定開發,為此開展低阻層綜合評價研究,包括精細構造解釋、儲層特征研究、測井二次解釋評價、油層分布狀況分析、儲量計算、產能評價以及井網井型優選和水平井部署參數優化等,指導部署實施水平井4口,全部投產成功,階段累增油3.5萬噸,取得較好效果,低油價下實現降本增效目的,同時也為下步水平井深化部署奠定基礎
主題詞:斷塊油藏? ?水平井開發部署? 技術研究? 實施效果
1.概況
X斷塊主要發育兩套開發目的層,即S上和S下油層組,油藏類型為底水油藏,上報含油面積2.55平方公里,石油地質儲量825.3萬噸,標定采收率30.0%,可采儲量247.6萬噸。X斷塊1996年按照210m正方形直井網投入開發,隨著采出程度提高,底水逐漸錐進,區塊進入高含水開發階段,共有油井75口,開井55口,開井率73.3%,日期產液755噸,日產油70噸,綜合含水90.7%,平均單井日產油僅1.3噸,采油速度0.31%,處于較低開發水平。
為改善斷塊開發效果,2018年在S上油層組上部發現一套低阻層,電阻率曲線呈駝峰狀,測井解釋多為差油層,平均含油飽和度48%,電阻率小于15Ω.m,需要開展精細地質特征研究,評價開發部署潛力,為斷塊高效穩定開發奠定基礎。
2.關鍵技術研究
2.1精細地層對比,落實低阻層發能狀況
以單井測井資料為基礎,根據低阻層電阻率曲線特征(駝峰狀)以及上下發育低時差泥巖層特點,結合沉積旋回性、巖性和厚度變化以及其它電性特征分析,落實各單井低阻層發育狀況。整體來看,全區共有42口井發育該套低阻層,厚度變化較大,最大厚度為12m,最小為2m,主要受斷塊扇三角洲沉積特征影響。
2.2井震結合,精細刻畫構造特征
選取斷塊中部X12井進行VSP測井,利用零偏測井資料進行層位標定,低阻層處于兩條強反射軸(低時差泥巖層)中間,呈現弱反射特征。在層位標定基礎上,追蹤其地震波同相軸平面上變化特征,若存在錯斷、交叉、扭結以及合并等突變,則可判斷可能存在斷層,再結合地層對比結果,相互驗證,最終確定斷層發育狀況。整體來看,X斷塊被2條大斷層所夾持,構造形態為斷背斜,內部被6條次級斷層切割成 5個小斷塊,構造幅度45m,構造面積約4.5平方公里。
2.3地震屬性綜合分析,評價儲層發育特征
在精細地層對比基礎上,追蹤低阻層地震屬性變化特征,如振幅屬性、波阻抗、相干體等,落實砂體發育狀況。整體來看,整套砂體呈現東西厚中間薄特征,斷塊東部區域砂體厚度10~15m,呈條帶形分布,寬度300m左右;西部區域砂體厚度8~10m,比東部略薄,同樣呈條帶分布,寬度約200m。結合單井低阻層性質統計分析,巖性以砂巖和砂礫巖為主,平均孔隙度18.5%,滲透率225.6mD,呈現中孔中高滲特征,泥質含量約20%。
2.4開展測井解釋二次評價,重新認識油層分布特征
由于低阻層電阻率相對較低,油層和水層難以區分,有些小層解釋為水層、干層等,解釋結論不統一,為此結合測井、錄井、試采以及同類型區塊解釋成果,開展測井二次解釋評價,建立聲波時差-電阻率-含油飽和度交匯圖版,確定油層電阻率大于10Ω.m,聲波時差大于300μs/m,含油飽和度大于45%。以此為界限,新增油層厚度350.5m/35層。
根據測井二次解釋成果,重新認識油層分布特征,主要受巖性控制,斷塊東西部平均油層厚度10~12m,中部區域最小厚度僅2m。另外,低阻層下部存在強反射特征泥巖隔層,厚度1.5~2.0m,發育較穩定。
2.5地質儲量計算,落實產能特征
在上述研究基礎上,利用容積法對低阻層控制儲量進行計算,含油面積1.2平方公里,平均厚度11m,地質儲量125.5萬噸。
為落實低阻層產能狀況,對3口老井實施調層試采以及地層壓力測試,日產油3.5~4.5噸,地層壓力系數1.01,表明儲量基本未動用,具有一定產能。
2.6優選井網井型,優化水平井部署參數
對于低阻層,采用水平井開發,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低阻層砂體分布成條帶形,寬度200~300m,而S上和S下油層組采用210m正方形直井井網開發,無法再部署直井開發低阻層,只能在井間加密部署水平井,實現儲量有效動用。二是低阻層與S上之間存在1.5~2.0m隔層,水平井投產后,受隔層遮擋作用,不會影響直井產能;三是老井試采低阻層產能相對較低,日產油3.5~4.5噸,水平井具有控制儲量大、泄油面積大以及生產壓差小等特點,可以獲得較高產能,預計日產油在15~20噸。
根據低阻層相關參數,結合目前原油價格,采有數值模擬方法,對水平井參部署參數進行優化,水平段合理長度150-200m,水平井排距100~150m,在同一相帶內平行構造部署,單控儲量大于8萬噸。
3.實施效果
在上述研究指導下,2019年以來,先后在X斷塊部署實施4口水平井,平均單井油層鉆遇率95.8%,全部一次投產成功,平均單井初期日產油20.5噸,目前日產油15.6噸,階段累產油3.5萬噸,按目前生產曲線預測,4口井全生命周期累產油6.5萬噸,下步計劃深化部署8口水平井,預計增加可采儲量12萬噸。
4.結論
(1)X斷塊進入高含水開發階段,采油速度低,亟需尋找新增接替儲量。
(2)開展低阻層綜合評價研究,包括精細構造解釋、儲層特征研究、測井二次解釋評價、油層分布特征、儲量計算、產能評價以及井網井型優選和水平井參數優化等,指導部署實施水平井4口,全部投產成功,階段累增油3.5萬噸,取得較好效果。
(3)4口水平井成功實施,為下步深化部署奠定基礎,預計繼續部署水平井8口。
參考文獻:
[1] 黃偉. 復雜小斷塊水平井整體開發合理井網研究[J].石油天然氣學報. 2009(03).
[2] 梁飛.低滲油藏水平井開發部署研究[J].化工管理. 2019(15).
[3] 歐陽晶,陶冶,王祥.水平井水平段長度的優化設計[J].新疆石油天然氣.2008(02).
作者簡介:趙振,男,1989年8月出生遼寧省鞍山市,漢族,助理工程師,2014年畢業遼寧工業大學,2016年畢業于東北石油大學(二學歷),現于遼河油田茨榆坨采油廠地質研究所靜態室從事石油開發工作。
中油遼河油田公司? 遼寧? 盤錦? 12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