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飛雪

摘要:樂器產業具有音樂產業和制造業的雙重特性。我國樂器產業在持續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創新能力薄弱、產業結構不合理、文化附加值較低等問題。本文從產業融合的視角出發,在明確樂器產業發展定位的基礎上,探討在跨界融合趨勢下,樂器產業突破自身產業邊界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現象,并進一步探究樂器產業的重組融合、交叉融合、延伸融合三種模式的內在機理,分析樂器產業融合帶來的影響與作用,以期為樂器產業未來發展帶來有益的思考與探索。
關鍵字:樂器產業? 產業融合 區域文化 音樂產業
一、樂器產業的發展定位
樂器產業是音樂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屬于輕工制造業。因此,樂器產業既有音樂文化領域的產業特色又具有中國制造業的生產優勢。當前學界與業界的一些研究普遍的肯定了樂器產業在音樂產業中的地位,也在音樂產業的定義與分類中較為明確的指出了音樂產業與樂器產業間的關系,例如李方軍認為廣義的音樂產業的概念是指音樂生產和服務有關的所有行業,包含了商業性的音樂經營領域也包含了事業性的音樂服務領域,主要領域包括音樂唱片業、數字音樂業、音樂表演業、音樂教育業、音樂娛樂業、音樂印刷業、以及樂器制造業等等。在中國傳媒大學發布的《2019中國音樂產業發展報告》中,將音樂產業及相關細分行業分為核心層:音樂圖書與音像、音樂演出、音樂版權經濟與管理、數字音樂;關聯層:樂器、音樂教育培訓、專業音響;拓展層:卡啦OK、廣播電視音樂、影視游戲動漫音樂。可見,樂器產業在音樂產業中起著一定的支撐作用,是音樂產業中諸多子產業的發展基礎。
從我國樂器產業的發展情況看,自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制造業飛速發展,樂器產業也逐漸開始在國際上嶄露頭角。由于我國具有人口紅利較大、勞動力成本較低、生產資源較為豐富、供應鏈較為全面等優勢,我國樂器行業的生產和利潤長期保持增長態勢,并且在國際上也保持著一定的市場占有率。據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樂器行業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高達391.45億元,同比增長達到4.40%。其中,累計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89%,高于同期全國輕工行業 6.56%的平均水平。此外,2018年,樂器行業累計進出口總額為21.18億美元,其中包含出口額16.30億美元,累計進口額達到4.88億美元,持續保持貿易順差優勢。
然而,當前我國樂器產業也面臨著一些問題。根據《Music Trade》雜志發布的2018年樂器行業全球排名,中國僅次于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樂器市場,占全球市場份額達到10.8%。但從2018年樂器行業生產廠商的排名來看,前20名內僅包含5家企業,即香港金山工業、柏斯琴行、臺灣功學社、廣州珠江鋼琴和龍健集團,這與我國樂器產業在國際市場占有率明顯不符。國際品牌缺失背后所隱藏的是我國樂器產業以及整個制造業的問題,創新能力薄弱、產業結構不合理、文化附加值較低、市場競爭逐漸激烈等因素都制約著樂器產業的發展。從微笑曲線上看,我國樂器產業長期以生產制造為主,附加值偏低,處于獲利低位。如何助推我國樂器產業轉型升級,助力樂器產業創新發展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因此,本文借鑒產業融合相關理論,在明確樂器產業發展定位的基礎上,探討跨界融合趨勢下,樂器產業突破自身產業邊界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現象及趨勢,并進一步探究樂器產業內部重組融合,以及樂器產業與相關產業之間的交叉融合與延伸融合三種產業融合模式的內在機理,分析樂器產業融合帶來的影響與作用,以期為中國樂器產業的未來發展帶來有益的思考與探索。
二、產業融合相關理論基礎
產業融合一直以來都是學界與業界關注的熱點問題。對于產業融合論述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Rosenberg引入了“技術融合”的概念來描述19世紀美國機械設備產業的演進。之后,一些學者從技術融合角度對產業融合進行了定義與討論。
Greenstein和Khanna以數字融合的角度切入,提出產業融合是指:為了適應產業規模的增長而發生的產業邊界的收縮或消失的現象。此外,一些學者從產業組織結構以及產業創新發展的角度來界定產業融合的概念。例如Lind認為產業融合是分離的市場間的匯合與合并,也是跨市場和產業邊界進入壁壘的消除。胡金星從系統視角定義產業融合為在開放產業系統下,產業構成各要素之間的相互競爭、協助、共同演進,從而形成的新興產業的過程。厲無畏認為產業融合是由不同產業或同一產業內的不同行業之間相互滲透與相互交叉,逐步形成新產業的動態發展過程。
當前關于音樂產業融合的研究數量相對較少,主要是針對音樂與某個具體產業門類融合的研究。John Fangjun Li分析了中國數字音樂產業的發展與產業融合。伊麗媛梳理了音樂產業的發展歷程并指出了未來音樂產業融合會更加緊密。孫夢青提出了音樂產業的“文旅化”,意指音樂產業與文化旅游的融合,例如通過音樂節、音樂考古、音樂溯源等方式將音樂產業滲透到文旅項目中去。劉翠翠探討了新常態下音樂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的價值、意義與途徑。在樂器產業融合的相關研究中,學者們更加側重案例的分析,劉棟以周窩音樂小鎮為例,從產業融合的角度,分析了鄉鎮區域文化與當地旅游資源融合的途徑、作用和意義。呂飛分析了揚州琴箏產業區的發展現狀和問題,得出了產業聯動視角下的揚州琴箏產業區升級的操作建議。
總體而言,學界對于音樂產業融合,尤其對樂器產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的相關研究較為缺乏。因此,本文試圖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借鑒產業融合理論,系統梳理樂器產業融合發展的現象,分析并總結出樂器產業融合的模式及特點,希望能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我國樂器產業融合研究的理論體系。
三、樂器產業融合發展的模式分析
從產業價值鏈視角看,產業融合的過程是產業價值鏈的分解與重構。具體來說,在政策環境、技術發展、市場需求等作用的推動下,產業價值鏈中具有“融合點”的價值環節尋求與原產業價值鏈的分解,成為相對獨立的“價值活動單元”。通過相關技術、資源、業務和市場融合等多種路徑,具有“融合點”的價值活動單元能夠進行截取與重構,將會形成新的融合業態價值鏈。
隨著樂器產業的發展,其產業結構更加完善,專業化分工更為明確。無論是樂器的生產、宣傳、銷售還是相關服務,這些價值活動環節在融合條件推動下,具有“融合點”的價值活動單元凸顯出來,并與相關產業融合,形成共同的價值融合點。樂器產業既屬于音樂產業,又具有制造業的屬性,因此,在產業發展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當前樂器產業融合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樂器產業上下游間的重組融合;樂器產業與音樂產業子產業間的交叉融合;以及樂器產業與文化產業、旅游產業的延伸融合。這三種融合模式都為樂器產業拓寬了傳統的產業邊界并帶來了更多發展的可能。
(一)樂器產業的重組融合
與傳統產業融合中重組融合的概念不同,樂器產業內部的重組融合,主要體現在樂器產業上下游各個環節、各個主體之間的系統化,生產的規模化,資源配置的合理化,并形成產業集群產生一定的規模經濟。產業集群是由一些類似的、相關的或互補的企業在特定的地理邊界內集中,并與區域內研究機構、學校、中介機構、相關組織、服務機構、政府等主體形成網絡,通過多種渠道、積極進行商業交易、信息交流與對話。通過樂器產業上下游間的重組融合,能夠使樂器產業各主體互相之間獲得創新及互補性技術,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生產效率、克服銷售壁壘、產生協同經濟。
在樂器產業鏈的相關活動環節上,主要包括了原材料供應、樂器及配件的生產、宣傳、銷售等等。在參與主體上,以樂器企業為核心,將樂器產業鏈中的原材料供應商、地方政府、地方居民、行業協會進行有機整合。其中,各主體間的協同創新,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行業協會的實施保障以及地方居民的高度配合對區域樂器產業的發展有著直接或間接的推動作用(如圖1)。
以“全國民族樂器之鄉”河南省蘭考縣固陽鎮為例,其特色樂器產業發展,首先是基于地方資源的合理運用。當地盛產泡桐,而泡桐正是制作樂器音板的優質材料。隨著泡桐加工業的成熟,固陽鎮的民族樂器產業開始興起并發展起來。其次,固陽鎮的樂器企業作為最重要的市場主體,利用當地泡桐資源,積極開拓創新,引進先進技術。固陽樂器廠(現開封中原民族樂器有限公司)在建廠初期就開始聘請上海民族樂器廠的退休技師指導生產。此外,固陽樂器廠積極研發新產品,將文琴音箱造型由圓形變為八方形,音色更加洪亮,改良后的文琴也受到大眾的喜愛。第三,樂器企業的發展得益于當地居民的參與與配合,截止到2017年5月,固陽鎮共有樂器加工制造和相關配套企業106家,擁有約10%的當地適齡勞動人口加入并從事樂器生產經營活動。第四,由固陽鎮成立的民族樂器行業協會為樂器產業的發展搭建了企業間資源共享、團結協作的平臺,也在一定程度上規范了樂器企業的經營行為。最后,地方政府在固陽鎮樂器產業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例如補貼農民種植泡桐,制定泡桐發展規劃,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樂器制作原材料的持續供給。當地政府還在固陽鎮規劃設計了民族樂器產業集聚區、中國民族樂器博覽中心,同時,中國蘭考縣樂器產業園項目也將在固陽鎮開工建設,預估總投資將超過6.7億元,項目總占地面積達到126.01萬平方米,包括產業中心、研發創意中心、小鎮客廳、音樂綠道等部分。可見,在各個主體的共同作用下,固陽鎮樂器產業鏈條漸趨完善,產業結構更加合理,當地也通過建設具有特色的樂器產業逐漸形成具有區域性行業規模效應的專業村鎮。
注釋:
本文獲“2020國民音樂教育大會‘萬葉杯’論文(教案)征集評選活動”高校在職教師與研究者組一等獎。
李方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音樂產業研究活動及其相關問題的研究[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2(02):147-158.
2019中國音樂產業發展報告[R]. 北京: 中國傳媒大學,2019.
上海國際樂器展開門迎客,限量版月琴、古箏“跨界”新生[EB/OL].http://www.huaxia.com/zhwh/whxx /2019/10/6239213.html,2019-10-11/2020-08-13.
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市場樂器貿易紅火[EB/OL].http://www.scio.gov.cn/31773/35507/35513/35521/document/1665969/1665969.htm,2019-10-10/2020-08-13.
Greenstein S, Khanna T. What does industry convergence mean[J]. Competing in the age of digital convergence, 1997, 2010226.
Lind J. Ubiquitous Convergence: market redefinitions generated by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Industry Life Cycle[C]//DRUID Academy Winter 2005 Conference. 2005: 27-29.
胡金星.企業多元化戰略與產業融合[J].中國科技產業,2007(07):94-96.
厲無畏.產業融合與產業創新[J].上海管理科學,2002(04):4-6.
Li 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music industry in China during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21st century with particular regard to industrial converge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sic Business Research, 2013, 2(1): 63-86.
伊麗媛.中國音樂產業研究二十年[J].音樂研究,2019(02):104-111.
孫夢青.“文旅”視野下的科技與音樂產業融合[J].產業創新研究,2019(11):61-62.
劉翠翠.新常態背景下音樂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融合途徑[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8,35(11):81-84.
劉棟.基于產業融合視角的鄉鎮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策略——以周窩音樂小鎮為例[J].湖北農業科學,2014,53(12):2966-2969.
呂飛. 產業聯動視角下的樂器產業區升級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2.
楊強.體育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路徑機制與重構模式研究[J].體育科學,2015,35 (07):3-9+17.
Roelandt, T.J.& Den Hertog, P. Cluster analysis & cluster-based policy in OECD Countries [J]. The Hague/Utrecht: OECD-TIP Group. 1998.
李二玲,魏莉霞.衍生、集群形成與鄉村空間重構——以河南省蘭考縣民族樂器產業集群為例[J].經濟地理,2019,39(06):12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