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彪 李省曄 孔維瓊 李昱星







摘要:昌馬地區位于北祁連造山帶西段與阿爾金斷裂的交匯部位,斷裂非常發育,區域內已發現金屬礦床主要為金礦床。為了實現找礦突破,在昌馬地區開展了1∶5萬水系沉積物測量。結果顯示:Au、As、Sb、Cu、Mn等元素相對富集,分異性好,成礦潛力大;元素組合可以分為4組,其中Au-Ag-As-Sb-Hg-Pb為典型的中低溫元素組合,反映研究區內Au成礦過程中熱液活動較為頻繁;圈定綜合異常34處,初步認為其中6處成礦性較好,并優選2處進行了評價及異常查證;結合成礦地質條件、成礦規律、異常查證結果等,圈定找礦遠景區4處,為研究區進一步找礦指明了方向。
關鍵詞:地球化學特征;綜合異常;水系沉積物測量;找礦遠景區;昌馬地區
中圖分類號:TD15P596文獻標志碼:A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文章編號:1001-1277(2021)03-0008-06doi:10.11792/hj20210302
昌馬地區位于北祁連加里東金、銅、鉛、鋅、鉻、鐵、鎢成礦帶內[1-2],該成礦帶構造位置特殊,地質特征復雜,已發現寒山金礦床、鷹嘴山金礦床、滴水山金礦床、陰凹大泉金礦床、車路溝金礦床等。區域內開展過1∶20萬水系沉積物測量[3],青石峽—陽凹大泉一帶開展過以Au為主成礦元素的1∶5萬水系沉積物測量。本次在昌馬地區開展1∶5萬水系沉積物測量,通過對研究區水系沉積物地球化學特征的綜合研究,圈定地球化學異常,并進行簡要異常查證,圈定找礦遠景區,以期為下一步找礦提供地球化學依據。
1研究區地質概況
研究區大地構造位置特殊,以阿爾金斷裂為界,大部分位于秦祁昆造山系—北祁連弧盆系—走廊南山島弧內,局部位于塔里木陸塊—敦煌地塊—阿爾金北陸核內。
研究區各時期地層均有出露,地層總體展布方向為北西西向,與北祁連總體構造線方向基本一致(見圖1)。其中,中—上寒武統黑茨溝組(∈2-3h)、下奧陶統陰溝群(O1Y)、中奧陶統中堡群(O2)、上奧陶統扣門子組(O3k)、上志留統泉腦溝山組(S3q)出露面積較大,也是研究區主要含礦地層[4]。
研究區以發育北西西向、北東向及近東西向構造為特征。其中,北西西向及近東西向區域性斷裂控制了地層的展布,多為地層界線,同時具有一定的儲礦、導礦作用;北東向斷裂一般對礦體破壞較大,但阿爾金斷裂與金成礦作用關系密切。受多期次構造活動和褶皺造山作用影響,古生界地層中發育多條北西西向展布的褶皺。
研究區內基性、超基性和中酸性侵入巖均有出露,且中酸性侵入巖分布范圍較廣。巖性主要有石英二長花崗巖、花崗閃長巖、英云閃長巖、黑云母花崗巖等。侵入巖一般規模不大,多呈巖株、巖枝或巖脈狀分布,走向和區域構造線一致,呈北西向、北西西向斷續條帶狀展布,嚴格受構造控制。
2水系沉積物樣品采集
研究區主要分布在半干旱高寒山區及其邊緣地帶,海拔2000~3500m,山勢陡峻,地形切割強烈,溝谷縱橫,相對高差500~1000m。水系沉積物主要由礫石、巖石碎屑、亞黏土組成,成礦元素主要富集在巖石碎屑中。本次在研究區開展的1∶5萬水系沉積物測量,測量面積1200km2。采樣點主要布置在一級水系中,其次為二級、三級水系,水系沉積物測量采樣粒級-10目至+80目,采樣深度10~30cm,共采集樣品6273件,平均采樣密度5.22點/km2。對樣品中17種元素進行了分析,包括Au、Ag、Cu、Pb、Zn、As、Sb、Bi、Hg、W、Sn、Cd、Mo、Cr、Ni、Co、Mn。
3水系沉積物地球化學特征
3.1元素含量特征
本次應用GeoIPAS3.2軟件對研究區水系沉積物樣品中17種元素的分析數據進行了統計,結果見表1。
由表1可知:Au、Ag、As、Sb、Cu、Zn、Co、Ni、Mo、Sn、Mn等元素平均值均大于背景值,其中Au元素平均值是背景值的2.43倍;Au、As、Sb、Bi、Ag、Cu、Ni、Cr、Pb、Mn、Cd元素濃度克拉克值>1.00,顯示相對富集,而Hg、Zn、Co、Mo、Sn、W元素濃度克拉克值<1.00,顯示相對分散;Au元素變異系數大于2.00,說明該元素成礦可能性較大,變異系數為1.00~2.00的元素為Ag、Hg、Bi、Pb、Ni、Mo、Cr,說明這些元素分異較強,成礦潛力有限。
綜上所述,Au元素顯示出極強的富集性。此外,通過對元素在各地層中富集系數的統計,Au元素在黑茨溝組、陰溝群地層中富集較強,表明黑茨溝組、陰溝群是重要的含礦地層。
3.2元素組合特征
對研究區內水系沉積物樣品中的17種元素的測試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利用元素相關性、聚類分析研究元素組合特征,為分析元素組合特征提供依據[5]。
元素相關性分析結果(見表2)表明:Au與Ag元素相關系數為0.259,顯示出較強的正相關性;As與Sb元素相關系數為0.508,顯示出較強的正相關性,且這2種元素常與Hg元素組成典型的低溫元素共生組合;Co與Ni、Co與Zn、Co與Cu、Pb與Ag相關性較好,相關系數為0.525~0.568。
為闡明劃分元素組合依據,采用了R型聚類分析,結果見圖2。根據元素聚類次序,元素組合大致可以分為4組:第一組為Co-Ni-Cr-Cu-Zn-Mn,為中溫元素組合,通常與中基性火山巖有關,反映了中基性火山巖巖漿活動與構造活動的疊加特征;第二組為W-Sn-Bi,為高溫熱液元素組合,主要與高溫熱液活動和酸性巖漿活動有關;第三組為Au-Ag-As-Sb-Hg-Pb,為典型的中低溫元素組合,與多期次熱液活動和構造運動疊加有關,說明研究區內Au成礦過程中熱液活動較為頻繁;第四組為Cr-Mo,為高溫元素組合,與超基性巖關系密切。
4水系沉積物異常特征及查證
根據1∶5萬水系沉積物測量結果,圈定綜合異常34處,初步認為AS-8、AS-9、AS-14、AS-17、AS-26、AS-34等6處綜合異常成礦性較好,優選具有代表性的AS-8、AS-9綜合異常進行特征描述。
綜合異常AS-8:位于牛毛泉東側,與寒山金礦床、滴水山金礦床位于同一斷裂帶中,異常面積為3.7km2,呈橢圓狀北東向展布,元素組合為Au-As-Hg-Zn-Pb-Cr-Mo-Sn-W-Cd,主成礦元素為Au(見圖3、表3)。Au元素異常面積較大,具有明顯的三級濃度分帶,含有3個極大值點;Au與As元素異常套合較好,但As元素異常僅見外帶,規模較小。Pb與Zn元素異常套合較好,位于綜合異常中南部,Pb元素異常面積較大,具有異常外、中帶,Zn元素異常僅具外帶。W、Sn、Mo、Cd元素異常位于南部,具有外、中帶,但異常面積較小。
該綜合異常內出露地層為陰溝群、妖魔山組、石炭系羊虎溝組及第四系,其中陰溝群為主要含礦地層,該地層分布在綜合異常中部,呈狹長帶狀北西西向展布,與區域構造線方向基本一致,巖性為淺綠灰色安山質凝灰巖、安山質晶屑巖屑凝灰巖、安山質角礫凝灰巖等;近東西向斷裂極為發育,沿斷裂破碎帶巖石劈理極為發育,片理化、石香腸、拉伸線理等脆韌性構造變形體普遍發育,東西向斷裂為導礦控礦構造。
該綜合異常元素組合較好,單元素異常套合好,發育三級濃度分帶,并形成礦體。在初步進行異常查證過程中發現了2條礦化蝕變帶,蝕變類型主要為硅化、黃鐵礦化、絹云母化、碳酸鹽化,與礦化最為密切的為硅化、黃鐵礦化。通過撿塊分析,樣品Au品位為2.60×10-6。隨后通過詳細查證,圈定金礦體6條,賦礦巖石為黃鐵絹云巖化凝灰巖,頂底板圍巖為安山質凝灰巖,礦石類型為黃鐵絹云巖化凝灰巖型,礦石具有包含(裹)結構、嵌晶結構,浸染狀構造、脈狀構造。
綜合異常AS-9:位于陰凹大泉金礦床東側,異常面積為2.23km2,呈不規則狀北西向展布,元素組合為Au-Ag-Cu-Mo-Cd(見圖4、表4),主成礦元素為Au、Cu。Au元素異常規模較大,具有明顯三級濃度分帶,極大值為111.83×10-9;Cu元素異常規模較小,位于綜合異常南部,極大值為240.75×10-6,Au、Cu元素異常濃集中心套合較好;Ag元素異常規模較大,位于綜合異常中部,極大值為294.37×10-9,極大值位置與Au元素一致;Mo元素異常規模較小,不具有分帶性。
該綜合異常內出露地層為中堡群,巖性為粉砂質板巖、粉砂質絹云板巖等,其中穿插多條石英脈,石英脈走向近東西,寬0.5~2.1m,延伸最大約500m,發育黃鐵礦化、黃鉀鐵礬化,局部發育孔雀石化。該綜合異常東部及北部出露英云閃長斑巖,區域上英云閃長斑巖與中堡群砂巖、板巖接觸部位的斷裂內多可見含金石英脈。該綜合異常內斷裂發育,主要為中部的東西向斷裂與東部的北東向平移斷裂。
石英脈發育硅化、黃鐵礦化、孔雀石化,表明該綜合異常是由熱液作用引起的,含礦成分富集為構造改造后熱液填充。通過詳查,共發現石英脈9條,初步圈定石英脈型金礦(化)體4條,寬0.5~2.1m,長100~500m,金品位0.5×10-6~14.3×10-6,石英脈普遍發育絹英巖化、孔雀石化,局部可見鉛鋅礦化呈星點狀分布。礦石類型為絹英巖化黃鐵礦化石英脈,石英脈表面可見明顯呈星點狀分布的黃鐵礦、黃銅礦,裂隙處見薄膜狀孔雀石化,石英脈走向多與東西向斷裂一致,受構造影響較為明顯。
5找礦遠景
在圈定綜合異常的基礎上,結合成礦地質條件、成礦規律、異常查證結果等,圈定找礦遠景區4處[4](見圖1)。
5.1紅口子—車路溝Au、Cu找礦遠景區
紅口子—車路溝Au、Cu找礦遠景區位于紅口子—車路溝一帶,呈東西向多邊形展布,長約16km,寬5.5km,面積65km2。
該遠景區主要出露扣門子組、泉腦溝山組、旱峽組、羊虎溝組、大黃溝組、紅泉組等地層,各地層間呈斷裂接觸;侵入巖較發育,規模較大的為車路溝巖體,巖性以英云閃長斑巖和英安斑巖為主,北部志留系地層中的二長花崗巖和花崗閃長巖呈東西向巖墻狀侵入。斷裂極為發育,主要為近東西向斷裂和北東向斷裂,北東向斷裂為后期與成礦作用有關的斷裂。受斷裂改造作用影響,各地質體破壞強烈,巖石中普遍發育片理化,蝕變較強,主要發育絹云母化、綠泥石化等。該遠景區已發現車路溝金礦床、車路溝西金礦床、昌馬金礦床、車路大板金礦床、紅口子銅礦床等。
綜合異常AS-1、AS-6、AS-7、AS-10呈串珠狀展布,結合成礦地質背景、地球化學異常、遙感及地質礦產調查等綜合信息,認為該遠景區金成礦條件十分有利,銅也具有較好的成礦條件和前景,主攻礦床類型為低溫低硫熱液型金礦床、砂巖型銅礦床。
5.2陰凹大泉—二家臺南Au找礦遠景區
陰凹大泉—二家臺南Au找礦遠景區位于陰凹大泉—二家臺南一帶,呈北西向條帶狀分布,長約20km,寬4km,面積80km2。
該遠景區主要出露陰溝群與中堡群地層,北部出露車路溝巖體,靠近巖體的中堡群中多發育石英脈,石英脈寬度約1~2m,局部可達十幾米,延伸最長可達上千米,發育黃鐵礦化、黃鉀鐵礬化,局部發育的孔雀石化石英脈中具有金礦化。斷裂發育,主要為北西西向壓扭性逆斷裂與北東向平移斷裂。其中,北西西向斷裂為主要含礦控礦構造。巖石絹云母化、綠泥石化較強,局部巖石具有強烈糜棱巖化。在斷裂發育部位,多發育破碎蝕變帶,其內具有硅化、糜棱巖化、絹英巖化、綠泥石化等。
該遠景區由西向東分布綜合異常AS-5、AS-9、AS-14、AS-15、AS-21、AS-22,結合成礦地質背景、地球化學異常、遙感及地質礦產調查等綜合信息,認為該遠景區金成礦條件十分有利,銅也有較好的成礦條件,主攻礦床類型為低溫高硫熱液型金多金屬礦床,黃鐵礦化、孔雀石化、絹英巖化石英脈是尋找金礦化的直接標志。
5.3牛毛泉東—寒山—朱家大山Au、Cu找礦遠景區
牛毛泉東—寒山—朱家大山Au、Cu找礦遠景區位于牛毛泉東—寒山—朱家大山一帶,呈東西向多邊形分布,長約28km,寬2.5km,面積67km2。
該遠景區出露地層主要為陰溝群,巖性為安山巖、凝灰質板巖、巖屑長石砂巖、粉砂質板巖、礫巖。在陰溝群南側分布閃長巖、輝綠巖巖墻,規模較大,與地層呈斷裂接觸,在輝綠巖與安山巖接觸部位可見裂隙中發育孔雀石化。構造較為發育,主要為北東向平移斷裂和北西西向壓扭性逆斷裂,北西西向斷裂是區域主要成礦和控礦構造,斷裂及其兩側發育破碎蝕變帶,規模較大的有2條,其內已發現寒山金礦床、滴水山金礦床,巖石蝕變主要有硅化、黃鐵礦化、絹云母化、碳酸鹽化、綠泥石化、黏土化等。
自西向東分布綜合異常AS-8、AS-11、AS-12、AS-13、AS-21,找礦潛力較好。
5.4鷹嘴山—火神山Au、Cu、Mn、Fe、石膏找礦遠景區
鷹嘴山—火神山Au、Cu、Mn、Fe、石膏找礦遠景區位于鷹嘴山—火神山一帶,呈東西向多邊形分布,長約40km,寬6km,面積235km2。
該遠景區主要出露黑茨溝組、香毛山組、新民堡群地層,整體呈北西西向展布。侵入巖較發育,主要有青石峽巖體、青山接黃山巖體及鷹嘴山輝長巖體、黑山頭超基性巖體等,巖脈走向多與構造線方向一致。發育北西向、北東向2組斷裂,北西向斷裂形成較晚,多為平移斷裂。巖石整體發育綠泥石化、硅化、絹云母化,其中黑茨溝組多發育蝕變帶,其內具有硅化、黃鐵礦化、碳酸鹽化、絹云母化、泥化等,超基性巖多發生較強的硅化、蛇紋石化、碳酸鹽化。
該遠景區有AS-16、AS-17、AS-18、AS-23、AS-24、AS-25、AS-26、AS-28、AS-32、AS-33、AS-34等綜合異常,分布多處1∶20萬化探綜合異常,重砂異常1處,發育1條蛇綠混雜巖帶,且已發現鷹嘴山金礦床、西湖泉鐵錳礦床,同時發現了眾多銅、金、石膏等礦化點,成礦條件好,具有較好的找礦潛力。
6結論
1)研究區內Au、As、Sb、Cu、Mn等元素相對富集,分異性好,成礦潛力大。
2)研究區內共圈定綜合異常34處,初步認為6處綜合異常成礦潛力較好。
3)研究區共圈定找礦遠景區4處,分別為紅口子—車路溝Au、Cu找礦遠景區、陰凹大泉—二家臺南Au找礦遠景區、牛毛泉東—寒山—朱家大山Au、Cu找礦遠景區、鷹嘴山—火神山Au、Cu、Mn、Fe、石膏找礦遠景區。
[參考文獻]
[1]張新虎,劉建宏,梁明寶,等.甘肅省區域成礦及找礦[M].北京:地質出版社,1996.
[2]張新虎,湯中立,劉建宏,等.甘肅省礦床成礦系列研究[J].甘肅地質,2007,16(4):1-15.
[3]甘肅省地礦局物探隊.昌馬幅水系沉積物測量(1∶20萬)[R].張掖:甘肅省地礦局物探隊,1994.
[4]甘肅省地礦局第四地質礦產勘查院.甘肅省玉門市昌馬一帶礦產地質調查報告[R].酒泉:甘肅省地礦局第四地質礦產勘查院,2018.
[5]吳文彬,王玉平,張妍,等.內蒙古赤峰紅山地區水系沉積物異常評價及找礦方向[J].黃金,2020,41(1):4-10.
Abstract:TheChangmaareaislocatedattheintersectionoftheArguinfaultandthewesternsegmentoftheNorthQilianOrogenicBelt,wherefaultsaredevelopedandthemajormetaldepositsdiscoveredaregolddeposits.Inordertomakeabreakthroughinprospecting,1∶50000streamsedimentsurveywerecarriedoutintheChangmaarea.TheresultsshowthatAu,As,Sb,CuandMnarerelativelyenrichedwithgoodvariationandmineralizationpotentials;elementcombinationcanbedividedinto4groups,andamongthemAu-Ag-As-Sb-Hg-Pbistypicalmedium-lowtemperatureelementcombination,indicatingfrequenthydrothermalactivitiesduringthemineralizationprocessintheresearcharea;34comprehensiveanomaliesaredelineatedandpreliminaryanalysistakes6ofthemasfavorableformineralizationbefore2areselectedforevaluationandverificationforanomaly;basedonmineralizationgeologicalconditions,mineralizationrulesandanomalyverificationresults,4prospectingprospectsaredelineated,pointingthedirectionforprospectingintheresearcharea.
Keywords:geochemicalcharacteristic;comprehensiveanomaly;streamsedimentsurvey;prospectingprospect;Changmaa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