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會敏


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針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出現低血糖的常見原因開展多角度分析,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護理對策。方法:選擇在我所修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共選擇了7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時間分段的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采用的是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應用的是全方位護理干預手段。對患者發生低血糖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對護理滿意度進行評估。結果:通過護理后得出,觀察組患者無論是護理滿意度還是發生的低血糖,都要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妥善的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減少低血糖情況的發生,保護好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低血糖;2型糖尿病;護理;原因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很多人開始養成了不良習慣,這也導致糖尿病(DM)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已經嚴重危害到了人們的身體。在糖尿病中2型糖尿病(T2DM)是最為常見的一種類型,臨床表現為血糖異常升高,會出現不同器官的并發癥,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有非常大的影響。而2型糖尿病非常容易引發低血糖,對血糖控制有非常大的影響,還會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導致器官永久性損害。因此,對糖尿病治療過程中對低血糖的預防成了非常重要的防控手段,基于此,本文選擇在我所進行治療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下面是詳細的資料和方法。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在我所修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共選擇了7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時間分段的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都是35例。其中,觀察組男性患者為20例,女性為15例;患者年齡為60-84歲,平均(70.5±4.3)歲。對照組男性患者為18例,女性為17例;患者年齡61-85歲,平均(71.3±4.7)歲。對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排標準:(1)患者已知曉本次研究內容及過程,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2)患者滿足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3)患者年齡在60歲以上;(4)血糖低于4mmo1/L。
排除標準:(1)有惡性腫瘤、精神病史等。(2)發熱,結締組織病。在這些患者中,部分人還伴有高血壓腦動脈硬化、冠心病者等,出現的低血糖表現癥狀主要為:四肢無力、精神異常、嗜睡、輕微饑餓感伴心悸、面色蒼白以及一些常見整整。
1.2方法
1.2.1對照組:該組采用的是常規護理手段,對患者開展健康宣教,對患者用藥進行指導,并叮囑患者按時按量服用藥物。對于吞咽障礙和意識不清患者,要給予靜脈葡萄糖注射,對患者的血糖水平變化情況密切進行觀察,確保糾正低血糖。
1.2.2觀察組:本組采用的是全方位護理干預措施,下面是詳細的護理內容:
(1)健康宣教:結合患者的疾病情況和文化水平,開展針對性的健康知識教育活動,讓患者及其家屬對低血糖的相關知識有充分的了解,明白低血糖的危害和臨床表現,熟練掌握相應的急救措施和防治方法,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告知患者要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進行適當的運動,保持良好的心態。在外出的時候盡可能隨身攜帶糖果和餅干,避免出現低血糖時無法及時補充。并且,要隨身攜帶自己的基礎資料,比如聯系人電話、所患疾病等等。
(2)情感支持:護理人員要與患者積極主動進行溝通交流,對他們的用藥情況、飲食習慣有一定的了解,這樣在開展護理工作的時候,才能體現出針對性的護理價值,還能夠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并且,要對患者的實際想法有充分的了解,對他們的合理需求盡可能滿足。并結合患者的特點,培養培養的生活情趣,可以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養花、看報、書法等方式轉移患者的注意力,盡可能減輕對低血糖的恐懼,保持良好的心態面對疾病。對于患者生活中的不合理之處,要及時進行指導改正,并對他們的不良情緒及時進行疏導。
1.3觀察指標
(1)對低血糖發生的原因進行全方位分析。(2)通過本院自制的調查問卷開展護理滿意度調查分析,主要涉及到的內容有生活管理、護理技能、工作態度等等。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代表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越高。
1.4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采用SPSS24.0統計學軟件。以率(%)表示計數資料,采用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差異比較有統計學意義為P<0.05。
2結果
2.1 發生低血糖原因
在70例患者中,發生低血糖的主要因素有三大類,分別是藥物因素、飲食因素和高齡因素。詳情見表1所示。
2.2 對比兩組的護理滿意率
對比兩組的護理滿意度發現,觀察組滿意度達到了34(37.14%),明顯要優于對照組的25(71.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所示。
3討論
由于老年患者的各項身體機能開始下降,出現老年2型糖尿病的病癥非常常見,而該疾病非常容易引發低血糖,嚴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質量。通過研究調查發現,出現低血糖的原因主要有三大類,分別是藥物因素、飲食因素和年齡因素。首先,藥物因素。患者在長期服用藥物的時候,因為降糖藥物使用劑量大,或是聯合用藥會產生協同作用。尤其是在注射胰島素時,體內糖激素分泌量增加,從而導致低血糖的出現。其次,飲食因素。患者的飲食習慣不合理,導致蛋白質攝入量不足,無法滿足身體的熱量需求,對血糖的調節控制有較大影響。最后,年齡因素。隨著患者年齡的增加,經常出現肝腎功能損害,器官功能減退,導致血糖波動有較大的幅度。
通過本次研究結果就可以發現,應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無論是發生的低血糖事件,還是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都與應用全方位護理干預措施的觀察組有較大差距,對比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總而言之,應用全方位護理干預措施,對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能夠有效降低低血糖情況的發生,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非常值得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沈曉霞,王玲,胡永慧,等.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應的影響因素與護理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5(03).
[2]李艷.探討老年2型糖尿病鼻飼患者引起低血糖的因素及護理措施[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5(21).
(中國人民解放軍江蘇省軍區南京第十四離職干部休養所江蘇 南京 210000)